寶寶在幼兒園總是憋尿,家長應該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了解更多有趣的育兒知識,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吧!

從寶寶進了幼兒園的大門,當爸媽的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他們的孩子,吃的怎麼樣?睡的好不好?能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一系列問題就開始各種畫面腦補!

欣欣媽媽最近就遇到一個頭疼的問題:欣欣今年到了入園年齡,經過各種挑選淘汰,最終選擇了一個各方面都不錯的幼兒園,除了剛入園的幾天哭過幾次,之後欣欣表現得都非常棒,而且老師經常表揚。

但最近欣欣媽媽發現,孩子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廁所。

甚至放學的路上也會說:「媽媽,快點回家,我想上廁所。

」難道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嗎?和其他媽媽們討論後,發現這並不是個例。

有一個媽媽說,自己家的寶寶已經入園2年了,在幼兒園上廁所的次數屈指可數。

為什麼孩子寧願憋尿,也不在幼兒園上廁所呢?

一、環境陌生

從寶寶出生到他懂事,一直是生活在家庭環境中,這個環境是熟悉的、是安全的。

但是幼兒園這個環境對於他們來說是陌生的,他們就會排斥戒備,就會出現憋尿的現象。

這種情況的話,家長是無需擔心的,因為這種情況對於寶寶來說是正常現象,一般來說在陌生的環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孩子適應了,那麼一切都是會恢復正常的。

二、如廁方式的改變

大多數孩子在家裡使用的都是坐便的方式,而且都是獨立的空間。

但是,因為很多因素的限制,大多數的幼兒園採用的都是蹲便的形式,空間也是開放式公廁,部分適應能力弱的孩子就會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調整。

而且,孩子在家上廁所的時間是沒有限制的,隨時都可以,但是在幼兒園裡,為了培養孩子的常規和秩序感,孩子的活動都是根據一日生活的流程來安排的,錯過了當集體上廁所的時間,有些孩子就會選擇憋尿。

三、想尿尿但不敢說

有些孩子性格非常內向,哪怕是有了尿意也不好意思舉手告訴老師。

而且一般性格內向的孩子,他們會比較注重他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他們認為的重要的人,例如父母、老師、小朋友等等。

因此他們在幼兒園的時候都是表現得比較拘謹,表現得很乖,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一般很少自己提出要求。

即使是憋尿,也不好意思告訴老師。

四、因為貪玩

當孩子全心全意投入在他現在進行的遊戲中時,哪怕他有尿意,也會一直憋著也不願意離開。

五、怕老師批評

在幼兒園裡,老師在孩子的心理是有絕對權威的人,老師的言行舉止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會響一個孩子的行為。

如果某個孩子因為上廁所慢了而被老師批評,有的孩子就會認為,上廁所就會被老師批評,所以他們就憋著不去上廁所!

如何幫助孩子改掉憋尿的習慣呢?

♣我們可以根據園所的一日生活的時間,有規律的調整孩子在家的如廁時間,慢慢過渡。

♣正確看待孩子尿褲子,哪有不尿褲子的孩子呢?告訴他們這沒有什麼了不起,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這樣尷尬的經歷,絕對不能有打罵、威脅等舉動,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做錯事,很無能。

♣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告訴老師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希望老師提供幫助,特別在孩子還不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時候,多給孩子一些關心和指導。

♣給孩子讀一些與如廁相關的繪本,比如《是誰嗯嗯在我頭上》《便便去旅行》《我的神奇馬桶》等。

通過這些輕鬆愉快、富於童趣的故事,讓孩子明白大小便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人都要大小便,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幼兒園,想大小便的時候隨時可以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九月開學季,寶寶的入園焦慮該如何緩解?

時間過得真快,咔咔今年也滿年齡上幼兒園了。人生進入又一階段,對寶寶和媽媽來說都是一個挑戰,隨著而來的入園焦慮,媽媽們該如何幫助寶寶一起去克服呢?今天我們著重來探討一下。開學第一天,因為滿是新鮮感...

幼兒園日常溝通工作,孩子上廁所等問題的解決

孩子剛進幼兒園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上廁所不敢告訴老師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孩子剛接觸陌生的環境,對環境不太適應,不願意表達自己。而結果往往就是孩子們尿褲子,受到其他人的羞辱,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壓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