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一生的壞習慣-嫉妒心,作為家長我們怎樣去疏導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於嫉妒我講兩個例子:比如我分糖果給小朋友,大女兒就會慢慢吃甚至不吃,等到其他人沒有的時候,再顯擺地在小孩子們前吃,她特別享受這種別人沒有自己才有的感覺。

而小女兒會最快吃完糖,再到別的小孩子那裡去討。

(大女兒現在7歲半,小女兒4歲半我們平常很注重對兩個小孩子的公平對待,基本沒有要求大的讓給小的。

但是肯定無法消除小的生下來後關注力只能有原來的一半的影響,)

壞的例子:比如其他小朋友摔到了,她會很高興。

別的小孩子受表揚了,她會不高興。

而且為了這個目的,在別的小孩子受表揚時,會特地去批評他人(翻舊帳或者鄙視),語言上去傷人。

嫉妒是對小夥伴中在智能、名譽、地位、成就及其他條件比自己強或比自己優越的孩子懷有的一種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

嫉妒心,雖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但你不能就此聽之任之,而要及時疏導,以免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

孩子嫉妒心的表現很外露,不會掩飾。

只要稍加注意,你就能及時發現,及時疏導。

孩子嫉妒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許爸爸媽媽親近或愛別的孩子。

2、別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學習上有了進步,或受到教師的表揚時,認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氣,對別的孩子中傷、諷刺、排斥等。

3、別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多,或小夥伴多,就打擊、嘲弄、疏遠,甚至怨恨。

4、別的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慾望,就產生對立情緒,或怨恨,或採用另外的形式補償和替代,如別的孩子不借水彩筆給他,他就向別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給那個孩子玩,以藉此壓倒對方。

一般來說,對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導,便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激發孩子發奮上進,養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

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就會影響健康成長。

家長應採取心理疏通並輔之以思想教育來消除。

1、對孩子嚴格要求。

鼓勵孩子勤奮踏實、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對於浮躁、損人利己的不足的行為要予以處罰、教育,以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

2、對孩子的讚許、表揚要恰當。

既要實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認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圍夥伴的貢獻和幫助,而不可趾高氣揚,好圖虛榮;同時,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驕傲自滿,過高估計自己,藐視別的孩子。

3、激發孩子把嫉妒轉化為競爭意識,使孩子在趕、超先進中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從而使壓力轉變為動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誠實待人。

要教育孩子心胸豁達,不斤斤計較;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小夥伴,交流和溝通感情,增強與小夥伴團結共進的氣氛。

只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導、教育,不要想一下子就改過來,要潛移默化,欲速則不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在幼兒園怎麼獲得好人緣?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要怎麼做才能更快的融入這個小社會小集體呢?幼兒園是孩子們接觸的第一個真實社會生態圈,這裡充滿了喜怒哀樂。而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在這個小社會可以開心、快樂。苗苗園長今天就來告訴...

如何在黃金期培養孩子的情商

孩子在群體里,如何和小朋友相處、如何解決與小朋友的衝突、怎樣表達自己的立場、如何與別人交流協商。在孩子性格塑造的黃金期,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引導?才能夠讓孩子學習人際交往的一些初步技巧,並逐步培養孩...

父母要注視「BB」的情趣培養

對於孩子來說,當事情沒有向著自己所希望的樣子發展時,他們就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情緒穩定的培養是形成良好性格的前提。因此,情緒培養顯得尤為重要。一、讓孩子坦然面對失敗很多孩子在失敗後,情緒會顯得...

幼兒嫉妒心強 父母如何疏導?

什麼是嫉妒?嫉妒是一種複雜敏感的情緒,當他人某方面比自己優越時產生一種憤怒、羨慕等情緒發應,往往伴隨著攻擊、報復、自卑等不良心理。嫉妒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對孩子的人際交往具有不良的影響,會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