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對好方法,輕鬆做爸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結婚生子一直都是人生大事,都說帶孩子很累,以前沒有親身經歷過,所以不懂到底是如何累法。

直到去年自己生了孩子,當了媽媽,才真真是有了深刻的體會。

為了這麼一個小小的人兒,全家齊上陣,還都忙得暈頭轉向的。

可若是現在有人跟你說,帶娃很輕鬆,一點不累,你相信嗎?

1、不是孩子叛逆,是你成長太慢。

相信大家都經歷過青春期,又叫「叛逆期」。

每當孩子到了這個階段,就會有不少父母感慨道,這孩子啊,真是越大越不聽話,小時候多乖啊,現在呢?總愛和我唱反調。

好在我家寶寶還小,暫時還不需要擔心青春期的問題,可是又冒出來個terrible two要對付。

Terrible two指的是2歲左右的孩子都會出現一個反叛期,孩子還在襁褓中的時候,除了吃吃睡睡就什麼都不會,很好控制。

現在孩子長大了,能夠掙脫媽媽的手去做她不讓做的事,甚至還開始跟媽媽頂嘴了。

媽媽們都說,terrible two成了她們的噩夢。

可是只要你對孩子的成長過程稍微有點了解,你就會知道,其實兩歲的寶寶一點都沒有反叛,只是自我意識在增強,孩子開始有了主見,有了自己的思想,正在掙扎著認識現實。

在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都沒有獨立的自我意識,不能區分自己和外界。

而到了兩歲左右,我們明確意識到了「我」的存在,也意識到「我」是有著自己的想法和願望的,和別人不同。

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行動體驗和證明自己的獨立,比如喜歡爬高爬低、碰碰這個碰碰那個。

這其實是作為一個兩歲孩子必須學習的人生課程,而在大人眼裡,這就成了叛逆、不聽話的象徵。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terrible two其實是幾乎所有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發展階段,媽媽們之所以覺得兩歲反抗期「可怕」,只是因為她們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孩子的這一發展階段而已。

只要對這一階段深入了解,做好充足的準備,你就會發現,terrible two其實並不可怕,反而應該為它喝彩!

所以,當孩子出現「2歲反叛期」的時候,媽媽們千萬不能和孩子對著幹,而應該進行正向的引導,否則絕對會適得其反。

青春期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長到十二三歲,自我意識訊猛增強,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成長特別迅速。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做的是學習他人的經驗、自己觀察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去了解、去感悟,找到適合這個階段孩子的方法去和他溝通,給予適當的引導,這是父母的成長。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應放棄控制孩子的執念。

沒有控制,又何來叛逆?在所謂的terrible two和青春期,父母要學會理解孩子,隨著孩子一起加速成長,自然就不會遭遇令人不知所措、無可奈何的叛逆。

2、給孩子充足的陪伴

年輕父母生活壓力大,工作忙碌,常常會無暇顧及家庭和孩子。

要麼是把孩子丟給老人帶,要麼就是媽媽帶。

隔代教育、主要由媽媽養,這兩種情況,都無法保證給孩子充分的陪伴。

本書作者真心爸媽主張:爸爸媽媽,要盡一切可能,親自、一起,給孩子日常的、用心的陪伴。

要盡所有可能,爸爸媽媽自己帶孩子;實在條件不允許,也要請保姆或老人在自己身邊帶孩子。

這樣,孩子才能與父母建立親密的感情關聯,才能從這種親密關係中獲得信任、安全感與愛。

放棄「工作再忙」句式

有些爸爸工作忙得每天只有在下班後才能見到孩子,自然是沒有辦法花很多時間去陪孩子或帶孩子,還常常會覺得理直氣壯:我辛苦工作、努力賺錢,還不都是為了養家,給你們更好的生活。

可是工作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嗎?如果你的工作已經開始影響到你的家庭穩定,生活和諧,那你賺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

調整生活形態,為陪伴孩子騰出時間

那如果時間確實不夠怎麼辦呢?兩個辦法,一是提高效率,統籌規劃,省出時間。

二是調整自己的生活形態,削減工作、家務之外的占用個人時間的活動,為陪伴孩子讓路。

比如看電視、逛街、看電影,這些個人娛樂性質的時間,都可以省出來。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樣太嚇人,啥娛樂都沒有生活還有什麼樂趣呢?其實如果帶孩子的方法得當,陪伴孩子也不單純是花更多的時間,爸爸媽媽個人生活的品質也可以完全不受影響。

3、充分尊重孩子

中國父母有一點很不好,就是總把孩子視為自己的個人財產,想打就打想罵就罵,還有一些把女兒不當自己孩子小小年紀就虐待或者賣給別人的就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了。

但如果對象換成一個成人,我們會這麼對他嗎?對象換成工作夥伴,我們會這麼對他嗎?如果不會,那為什麼會對自己的孩子這樣?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書中講了這樣一個例子,真心爸媽陪大兒子去參加科技館的活動,送孩子進去後,爸媽便一起在休息室等待,結果不小心聽到了一大堆關於孩子的焦慮。

都是還沒上學的孩子,媽媽們卻已經在關心英語、奧數、特長加分,小學、初中、高中甚至未來能掙多少錢了。

沒人談孩子的興趣,沒有人談孩子的個性發展,沒人談孩子的快樂,沒人談孩子的創造力,也沒有一個媽媽為自己的孩子表現出一點點驕傲。

為什麼會這樣呢?每個媽媽都很關心孩子的未來,可他們真的是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對待嗎?當然沒有任何一對父母會希望孩子的未來黯淡無光,可大人的安排就一定會讓他的未來光輝燦爛嗎?父母必須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自己的所有物,他們的未來應該由自己決定。

避免孩子被評頭論足

中國的大家庭有一個特點,越是至親,越是口無遮攔,越是愛說些不好聽的話來表示我們是親人,沒把你當外人。

尤其是過年時,一大幫親戚聚在一起,總愛問些比如你結婚了嗎,有孩子了嗎,在哪工作,工資多少之類的話題,各自的孩子也不免被拿來比較一番,期末考怎麼樣?班裡第幾?

並且中國人在別人面前,總是喜歡誇獎別人孩子,貶低自己孩子。

中國人謙遜,無可厚非,可是你們的孩子在邊上聽著,心裡是什麼感受?作為父母,自然是要保護自己的孩子,明智的爸爸媽媽,在發現談話中出現比較孩子的苗頭時,就要馬上岔開。

4、和孩子平等交流

要培養出自主的孩子,爸爸媽媽的第四守則是:和孩子平等交流。

不要總是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要知道哪怕是一個小嬰兒,也是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的。

在一家人能以平等的態度,好好說話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更能形成自己的見解,更樂於表達自己的主張,也更懂得傾聽別人。

傷娃壞話不出口

中國父母還有一點很不好,總是喜歡跟孩子開玩笑,說些比如爸爸(媽媽)不喜歡你了;再鬧,就把你丟這兒不管了;你看某某如何……之類的話。

它會讓孩子覺得,原來大人愛我是有條件的,經常「不被喜歡」的孩子,很難感到被愛、感到安全、感到自信。

長此以往,孩子要麼變得膽小、自卑,要麼就是慢慢「學乖」,一味迎合大人。

無論哪一種,都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這麼說的大人,其實只是犯了一個語言表達的技術性錯誤,通常他們想表示不喜歡的對象,並不是孩子本身,而是眼前發生的某件具體的事。

那麼就不要說「不喜歡孩子」,而是就事論事,「媽媽不喜歡你這麼做」、「爸爸不喜歡你說髒話」。

這兩種表達方式之間的差異,孩子是能夠感覺到的。

至於「再怎麼樣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父母不該這麼想,也不該這麼說,為人父母是自己的選擇,也是一輩子的責任,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困難,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提升自己作父母的能力,而不是遷怒孩子。

三、建立自主規則

1、自主生活

爸爸媽媽能做到自己不斷成長、充分陪伴孩子、充分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交流,一個家庭,就具備了讓孩子自主的必要條件。

但沒有爸爸媽媽的著意引導,孩子不會自然形成自己做主的意識、能力和習慣。

爸爸媽媽還需要做三件事:

一是和孩子一起,確立孩子自己做主的範圍。

二是從孩子小時候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自己做主。

三是引導孩子面對內心,學會和自己的內心對話。

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現在的父母覺得帶孩子累,主要是因為沒有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孩子做作業大人在邊上看著,孩子的書包大人背著,孩子上學要用的東西也是大人負責整理,這樣帶孩子,怎麼會不累呢?

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做作業,自己收拾書包,自己記著帶齊上學要用的東西,大人自然不會累了。

培養孩子不嬌氣

孩子年紀小,走路還不穩,總是踉踉蹌蹌,當他摔倒時,有些家長就會很心疼,一把摟入懷中,拚命哄著。

其實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孩子學步時,讓孩子穿著長褲,在平坦、沒有危險的地方練習走路,大人只在一旁提供必要保護便可。

孩子生病時,也要理性對待,該休息休息,該吃藥吃藥,不要為了餵孩子吃藥,而答應他一些平時不會答應的事,這樣形成習慣,以後苦的就是家長了。

2、自主閱讀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雖是簡單的習慣,卻是人生的無價之寶,能讓我們受益終生。

學校也在強調閱讀的重要性,讀書考試時,不管考的是語文數學,還是英語化學,閱讀理解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否則給你一道題目,你連意思都理解不了,又怎麼做對呢?

那要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作者在書中也寫出了明確的方法:儘早開始,讀紙書,給孩子建立自己的書架,把選書權交給孩子。

同時要注意,閱讀不是「速效救分丸」,而是每日維生素,長期積累才會有效果

3、自主學習

孩子小時,父母發愁要怎麼把孩子帶大,吃多少奶,撒幾泡尿,是不是冷了餓了,有沒有生病不舒服。

孩子大了開始讀書,總能輕鬆一些了吧,不,孩子大了父母就更發愁了,孩子不愛讀書,做作業不及時,成績差,上學總遲到,怎麼辦吶?

其實這些都是父母的責任,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卻總愛事事包辦。

孩子做作業,父母在邊上盯著,做完了,一項項檢查;孩子要上學,父母幫著收拾書包;甚至連每天的作業是什麼,父母都會幫孩子問清楚,導致孩子覺得讀書是父母的事情,與我無關,久而久之,自然就不會自主學習了。

不幫背書包,讓孩子「獨立」上學;自己的學自己上;幫孩子學會管理書包,而不是幫孩子整理書包。

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知道讀書是自己的事情,才能學會自主學習。

4、自主情感

除了生活、閱讀、學習上的自主,情感上的自主也很重要。

爸爸媽媽要做的,是引導孩子的情感發展,尊重他們的情感。

這個世界並不是處處美好,醜陋和惡意隨處可見。

可我們還是要培養孩子成為善良的人,至少要讓他知道:這世界並非處處美好,但我們可以選擇成為美好的一部分。

二胎大時代來臨,很多父母對於如何撫養兩個子女焦慮萬分,小寶寶固然重要,可是大孩子也不能輕易冷落。

要幫助大孩子迎接弟弟妹妹,幫助他適應有了弟弟妹妹後的生活。

比如在媽媽孕期、小寶寶的嬰兒時期,大寶優先。

爸爸媽媽要保證小寶寶的到來,不會對大孩子的生活造成任何影響。

小寶寶長大後,也要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不要總讓大孩子讓著小寶寶。

這樣,家有倆娃的生活,才能有更多幸福、更多樂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媽媽,你為什麼會焦慮?

談到育兒,不可避免的一個話題就是「焦慮」。真心爸媽遇到過很多焦慮的爸爸媽媽,其中媽媽們的焦慮程度,又常遠高於爸爸。

這才是正確陪伴孩子的方式 還不知道就晚了

父母長期代替、監管會損害孩子內在成長動力,當他們從小學走向更複雜的中學時,就會變得拘謹不安、困難重重。「高老師,我兒子都陷入電子遊戲不能自拔了,可怎麼辦啊!」一次電話諮詢中,一位初一男孩的媽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