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安全感缺失,父母該做些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的安全感是什麼?是對世界,對人的基本信任。

那孩子為什麼會沒有安全感呢?

軒軒3歲多了,特點:喜歡哭,有個不如意就開始撒哭,這是軒媽最頭痛的事了。

軒軒現在特別能吃,總是吃撐了還要吃,還要軒媽喂,但軒媽剛給軒軒添了小弟弟,沒有那麼多時間照顧著軒軒,但軒軒越來越愛黏著軒媽。

有次軒媽空出弟弟睡覺的時間餵軒軒飯,差不多吃完了弟弟哭醒了,媽媽就起身去抱弟弟,軒媽剛起開軒寶就哇哇大哭,等軒媽抱著弟弟過來問他怎麼了,軒寶說還要媽媽餵飯,要,媽媽抱。

軒媽一說肚肚飽飽了,別吃了好不好,二話不說就開始哭。

真的是有了老二就顧不了老大很多,最怕就是大寶不聽話,於是,也忍不住脾氣凶老大,凶完又後悔了,導致老大以為媽媽不愛他愛弟弟,但其實自己又是很愛他的。

其實軒軒這種情況,愛哭,愛吃,都是缺乏愛的表現,也是說安全感不足的表現。

因為安全感不足,沒有自信,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或者不能正確的表達情緒和感受。

解決的方式,可以用同感式情緒溝通方式,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釋放內心的情緒,正確的表達出孩子內心的感受,當孩子學會了用語言表達情緒感受的時候,孩子就不會每次都用哭來表達情緒感受了。

1、要了解孩子現在所處的發展時期,自己相應的發展表現,才能給孩子相應的應對。

孩子在1~6歲,正處於探索期,探索期的孩子需要與世界發生連接,他會對世界非常好奇感興趣,喜歡用自己的身體去探索,去觸摸,去接觸外在世界,父母會經常發現孩子會反抗父母,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去碰一些父母不讓他摸的東西,這其實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行為,也是從這些探索的過程裡面,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好奇心對世界的熱情。

如果他的探索被父母呵斥阻止,那麼孩子就會變得缺乏主動性,會懷疑自己。

這個時期的孩子,就是讓孩子去觸摸世界,讓孩子和世界有更多的互動,讓孩子對世界產生好奇。

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就可以了。

2、了解到孩子的發展狀態後,那麼他的「無理要求」有沒有其實有一些是「有理要求」,是可以滿足的。

3、當孩子總喜歡用哭來與世界互動時,,是孩子表達他的情緒內再需求外在表現,他不知道其他表達方式,只知道沒人理解他,沒人知道他內心的情緒感受,沒人理解到他的傷心,難過,害怕,憤怒等等。

我們可以跟孩子用情緒溝通方法。

先標記孩子的情緒

寶貝現在很不開心對不對,寶貝現在很傷心對不對?

了解孩子的內在感受和內在需求,

寶貝為什麼生氣了?寶貝告訴媽媽,因為什麼生氣了?引導孩子說出來。


理解孩子

我理解你,希望……( 孩子說出的感受和需求)比如「寶貝傷心,不開心,我理解你,覺得媽媽不理解你是嗎,你希望媽媽理解你,媽媽現在知道了」

找解決辦法

寶貝,我們來看看,你希望……的時候,自己去生氣了,但是你沒有告訴媽媽你生氣了,那麼媽媽是不知道你為什麼生氣,不知道怎麼安慰你的哦,有時候媽媽看到你生氣,還會覺得你是不懂事不聽話的孩子,這不是你想告訴媽媽的對不對?」「那麼下次,如果你生氣了,你可以告訴媽媽,你不開心了,這樣媽媽就知道寶寶不開心了,就會來幫助你了,好不好?」

安全感的意思就是,孩子確信自己無論是什麼樣子,父母都會無條件的愛他,這是孩子安全感,自信的源泉。

自信增強的方式,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優勢,給與孩子肯定與鼓勵,給孩子肯定與鼓勵的時候,一定是要有事實作為依據的,就是說假如你說孩子很自覺,給與孩子這個優勢的肯定鼓勵,那麼一定要找個事實依據能夠說明孩子自覺這個論點的論據出來,比如孩子會自己起床,這就是自覺的表現。



買東西先給老大,這些並不是給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方式,父母要看到的孩子優勢,以及父母經常告訴孩子,你們愛他,要讓孩子擁有安全感,最重要的是要讓家庭氣氛充滿和諧和溫馨,另外,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對孩子的愛意要表達出來,而且十分肯定。

時間長了,孩子的不安全感就會慢慢消失。

還有,要帶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比如多到戶外去活動,參加一些早教和親子類的活動,這些都是讓孩子擁有安全感的好方法。

更多家庭教育知識,歡迎關註:海豚世界 微信公眾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不聽話?教你4招搞定他!

最近范媽接觸到一個詞叫--The 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意思是說孩子到了2歲左右的時候,會出現一個反抗期,對父母的一切要求說「不」,哭鬧、任性、難以調教更如家常便飯。這不禁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