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患了強迫症?其實是有了秩序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女兒的行為真讓我摸不著頭腦,她總是把玩具藏在一些地方,每當我把玩具收拾出來,她就大鬧不止。
」「我給寶寶穿衣服他就鬧個不停,襪子、鞋子一定要媽媽親手幫忙穿上,衣服則可以由奶奶來幫忙穿。
」「3歲多的兒子最近對待事物總是近乎苛刻地完美,比如,不可以把蘋果切成兩半、拒絕接受媽媽剛剛剝開但是咬了一小口的雞蛋。
」「大門必須關嚴,鍋蓋必須蓋好,否則寶寶就會大叫不止。
」「吃飯時每個人的座位必須是固定的,坐亂了得重新坐,不然寶寶就不吃飯。
」
看上去,寶寶似乎患了強迫症,讓大人哭笑不得,其實,寶寶的這些表現是「秩序感」在起作用。
比如玩捉迷藏遊戲時,寶寶躲到沙發後面去了。
當大人接近他時,他就咯咯大笑,一點也沒躲藏的意圖。
然後他會一再地躲在同一個地方。
之後,他會說:「該你躲了!」手指著同一個地方。
所以大人就藏在那裡。
寶寶明明知道大人就在沙發後面,但他仍會興致勃勃地跑進來找你。
估計許多大人都會驚奇地發現,他們沒有辦法真正和非常小的孩子玩捉迷藏的遊戲。
因為捉迷藏遊戲總是走了調。
對大人來說,這好像是徒勞無益的遊戲,大費周章地找一位你知道他躲在哪裡的人。
但對小孩子而言,這正是遊戲的中心。
對他們來說,這並不是捉迷藏的遊戲,他們並不是要真的躲起來。
整個遊戲的妙趣所在,就是在一個人或物的老地方或正確地方,找到這個人或物,即使這個人或物在你眼前消失了。
如果他們跑到雙方已有默契的地方去找你,而你卻在另一個地方,他們一定會相當失望。
因為重要的不是藏東西,而是看到每樣東西都能回到它正確的位置。
幼兒對秩序的渴望,可從這些遊戲中得到印證。
孩子滿周歲後,會出現對秩序敏感性的徵兆,如對物品位置、時間、順序等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在精神上也重視秩序感,厭惡不守約定的事情。
這個敏感期持續將近兩年,在3歲時最為明顯。
在這段時期,孩子對空間與時間內事物的秩序,均呈現出高度興趣。
對他而言,環境中的每一樣東西擺放在原來的位置,似乎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且每天的作息都要有規律。
事實上,對於這些事物,他變成積極的保守分子,他的要求幾乎是蠻橫不講理。
對於敏感期的孩子來講,秩序是生命的一種需要,像呼吸需要空氣一般,當它得到滿足時,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自然的快樂,從而形成使得心靈寧靜和愉悅的安全感。
如何幫寶寶建立秩序感?
1、讓孩子自己多動手收拾自己的東西,或幫助媽媽收拾東西
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做房間的物品的整理工作,並多給予孩子鼓勵。
不要因為怕孩子做不好或時間緊,由父母替代孩子去做孩子自己物品的整理工作。
2、讓孩子生活及住在固定的地方,為孩子安排屬於他自己的空間
孩子的生活用品和玩具都有固定的擺放的地方,除了孩子的寢室、遊戲室外,客廳中也應有屬於他的空間,每一個地方都有柜子放置他的物品,而且是固定的。
3、不要買過多的玩具給孩子,也不宜將玩具往一個籃子裡放
因為孩子每一次只想玩其中一、二種。
若放在籃子裡,則孩子需要全部倒出來,才能找到他所需要的。
要求孩子收拾所有玩具,孩子不肯是因為他只玩了其中的一項。
4、為孩子預留收拾玩具的時間
不管是在餐前或外出前玩玩具,父母千萬不要為了進行下一個活動,而姑息孩子可以不收拾玩具或草草地幫他收好,這樣是無法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的,父母應考慮孩子的能力,並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孩子去收拾。
5、尊重兒童特殊心理
理解並尊重兒童秩序敏感期的特殊心理,只要沒有不良行為和不合理要求,儘量滿足孩子對事物固定秩序與完美無缺的追求。
當孩子因為「秩序」被破壞而哭鬧時,平靜地陪伴他、傾聽他、幫助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果孩子要求「重新來一遍」,只要條件許可,不妨就重新來一遍,否則你可能需要浪費更多的時間去平息他的情緒。
如何讓孩子順利度過秩序敏感期 聰明寶媽給你支招
孩子成長到2歲左右的時候,就會出現秩序敏感期,在這樣的時期里,小孩子做事情再也不是隨隨便便,而是非常有秩序感,有點像成人的強迫症。比如,自己的杯子任何人不許碰,只吃媽媽餵的食物,爸爸的座位別人不...
學齡前12個的寶寶敏感期,媽媽你捕捉到了嗎?
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成長也是不可複製的。但是大部分寶寶在發育成長過程中還是有一定規律可遵循的。在一定的年齡段里,寶寶會對某些事情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而且非常執著。掌握好寶寶成長的這類規律...
孩子自私、小氣,壓根不是你想的那回事
孩子早晚會長大,需要離開父母,進入社會,在群體中生活。懂得分享是非常重要的社交能力,不僅能幫助孩子獲取信任、贏得友誼,也能避免孩子由於太過自我而被群體排擠。◆ ◆ ◆ ◆ ◆孩子學會分享通常需要...
寶寶不收玩具,或許和這些「大環境」有關
年輕急躁的麻麻需要學習如何指導孩子收拾玩具,讓孩子養成收拾玩具的習慣,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都和孩子的心理以及生理髮展階段相適應的,所以,即不能鬆懈也不能有過高要求!收拾玩具是一種規則的建立過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