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東44期——不一樣的「引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一樣的「引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孩子的成長中,很多父母發覺當孩子漸漸有了個性和脾氣的時候,孩子會讓父母越來越難管束,這個時候很多父母都說不知道拿孩子怎麼辦才好?解決問題要考慮問題的本質原因,只有解決根本問題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很多家長更多的是關注每次考試考多少分(這就相當於問題的結果),看到分數不好,家長就會思考孩子不努力,老師沒有教好,其實這些的確都是問題的原因,但這些都是問題的表面現象,所以這類的孩子一直學習很苦惱,一直在惡循環下去(根本問題沒有解決),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的原因,父母的習慣不好,教育方式不好.....父母與孩子接觸的時間是很長的,如果這些習慣沒有改掉,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這些在上一期中也聊了一些話題,家長不妨在看一看。

這一期我們聊一聊不一樣的溝通方式或者說是懲罰的方式,永遠不要用命令式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永遠也不要去教孩子一些不好的習慣(父母的言行舉止很重要,孩子會模仿)成人才能成才。

習慣不好表現一:與同學朋友吵架、搶奪東西

引導」方式:

1、規勸。

先放下手邊的工作,並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關注;然後詢問孩子爭執、吵架的原因,並耐心聽完孩子的想法;灌輸孩子打人、搶奪是不正確的行為和觀念,並要求孩子學習說「請、謝謝、對不起」。

2、沒收心愛的東西(同樣的事情在孩子身上發生一次)。

將孩子的物品予以沒收,問問他的感受,再去溝通上次事件,反問他那樣做對不對?

溫馨提示:先放下手邊的工作,並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媽媽正在注意和關注;告訴孩子今天的問題是有錯的和媽媽生氣的原因,讓孩子說出為什麼犯錯,。

勿以很大聲音去壓住或威脅孩子;勿直接將孩子拉開,然後大聲訓斥孩子不是;言語間避免傷孩子的自尊心。

習慣不好表現二:打架、亂丟東西、亂畫

引導」方式:

1、同學間打鬧,經常有父母不但沒有和孩子溝通這種行為不對,反而還鼓勵孩子動手,不要被別人欺負,這種情況不管孩子是否對錯,都要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對的,要和老師溝通。

2、幫忙做家務。

對於亂丟亂畫東西的孩子懲罰他做家務,讓孩子學習清理和養成整潔的習慣。

溫馨提示:處罰孩子時,先讓他說出自己錯在什麼地方;提醒處罰的原因;

做家務父母應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較小的孩子可由父母一起帶領做家事;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詢問孩子在幫忙家事時學習到什麼。

習慣不好表現三:喜歡罵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動作


引導」方式:  畫畫。

依家庭的情況,在固定處擺放一張小桌子(此處罰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書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後使用到這些桌子時,會產生害怕、恐懼的心理);準備一本畫冊及顏色不同的畫筆,讓孩子畫出、寫出心中的想法。

溫馨提示:當孩子有受傷時,先處理受傷部位再處罰;讓孩子將發生的時間和做錯的事情畫下來;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可從孩子的畫中了解到,孩子犯錯的心理想法;此為藝術治療法,較不會傷害到孩子自尊心。

習慣不好表現四:說謊、順手牽羊


引導」方式:

看書、寫字。

選擇固定處罰區;在處罰區裡面放鉛筆、畫紙、彩色筆、書、彩色紙;讓孩子自己先寫字或看書,看完書之後寫一篇讀後感,理解書中的含義,閱讀什麼書最好是家長選擇好。

溫馨提示:當不能馬上放下的工作時,可先叫孩子到處罰區去反省;別怒斥孩子的不是,與孩子先隔離,緩和彼此的情緒;等情緒平復後,詢問孩子犯錯的動機。

習慣不好表現五:生活習慣不好,不愛刷牙、挑食

引導」方式:

禁止某些權利、要求。

將孩子愛吃、愛玩的東西暫時禁止碰觸,作為懲罰。

溫馨提示:不以威脅、憤怒的態度大聲對孩子說;讓孩子知道禁止這些權利的原因,當孩子日後表現佳時,恢復其權利。

給孩子立規矩需要注意什麼

第一,給孩子立規矩時,信號要明確。

比如,街上的黃燈亮了,那意味著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

有誰主動停過?立規矩時,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後果。

第二,要就事論事,別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如果我們大人說些「你從生下來就給我找麻煩」這樣的話,會使孩子把自己和壞孩子連同起來,從而喪失信心。

第三,懲罰一定要及時。

孩子的長期記憶比較差。

早上吃飯慢這件事到晚上,他很可能早就忘了。

媽媽實際上也沒必要再說,對孩子的懲罰要切實可行。

第四,給孩子樹立規矩,一定要簡單易懂,讓孩子容易遵守。

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沒有那麼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強,樹立十分複雜艱難的規矩,非但不能夠讓他遵守,反而會讓他糊塗;要把道理講清楚,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擺出強權嘴臉——「你聽我的!我說了算!」

第五,立下的規矩,無論時間地點場合,都要遵守。

給孩子立規矩不能今天這個樣子,明天那個樣子,在家一套,外邊一套。

這樣只會讓孩子糊塗,無所適從。

最後,習慣是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上述針對的更多是小學生,小學時期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學習思維,初中會有很大影響,如果是初中生再遇到一些習慣不好或叛逆期,家長更應該注意引導方式,初中及以上孩子思維已經初步形成,父母說的很多不願意聽,最好找一些專業的老師給孩子做心理方面的工作。

有學習問題可發胡振東老師郵箱溝通:[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打罵無用,科學的「懲罰」搞定孩子不聽話

寶寶做錯事,最著急上火的就是父母了。儘管是出於擔心或是心急,但一時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粑粑麻麻還是會常常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比如在商場、餐廳等公共場所大聲斥和,甚至動手打孩子的,在家裡亂扔東西來...

父母如何做到「完美處罰」孩子

星仔前言孩子犯錯後,有的父母會嚴厲處罰,但是處罰不當有可能導致孩子逆反心理,甚至給孩子留下孩童時期的陰影,如何適當處罰既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又不傷害孩子呢?一起來看看吧!1孩子通過不服從來探索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