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正面讀之《我想請你認真聽我說》——如何聽孩子才會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封面

這個繪本,雖然不是什麼大家之作,但讀來,讓心靈深深震撼。

全文只有一個女孩在獨白,她要離家出走,離開沒有人理解她,沒有人聽她說話的家。

她真的想走嗎?當然不是的,她一邊離開,一邊問,爸爸媽媽為什麼從來不聽我說話呢?這下,他們再也聽不到我的聲音了。

就這麼簡單!顯然,她只是用這種行為,報復爸爸媽媽,她真正的訴求是什麼呢?只是希望爸爸媽媽能聽她說話,走入她的內心世界而已。

下定決心

小女孩走過學校,走出城市,走過草地,穿過森林,跨過河流……她一直低著頭,看得出來,她非常傷心,甚至在哭泣。

穿過森林,她想回家了,但迷了路。

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只知道,她的內心,非常渴望被傾聽,非常需要被指引。

整個繪本淺淺淡淡的色彩,有點灰,一如小女孩複雜的,糾結的心情,暗淡的情緒。

但綠色和黃色,還是給了我們淡淡的希望,畢竟,這個孩子還在呼喚父母,她還在渴望溝通,並沒有完全關閉她的心門。

離家出走,只是希望喚醒爸爸媽媽的注意,來聽她說話,來認真地聽她說話。

所以,爸爸媽媽們,不管你的孩子多大,比起培養他任何一種習慣,我們最需要的是培養孩子與父母溝通的習慣。

因為沒有任何東西,比擁有一個能接納你情緒,願意傾聽你,並且無條件支持你的父母的滋養更能讓你內心強大地做自己。

我們的孩子,他們在成長,他們希望證明他們長大了,但是,其實,我們都知道,連我們都沒有真正長大,何況他們呢?他們想證明自己,又不知道路在何方,於是,迷茫、痛苦、逃避……。

這個時候,孩子其實是非常需要我們的幫助。

只是,爸爸媽媽們可能也在迷茫,經常有媽媽說,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問他,他也不說!小一點的孩子,語言能力不夠,他們很難向媽媽描述,發生了什麼事,他感覺怎麼樣,需要什麼。

大一點的孩子,特別是走入青春期,可能又不願意跟父母再傾訴心事了。

那麼,怎麼聽,孩子才會說呢?

1、 首先,把握時機

當孩子想跟你說的時候,當然是最好的時機。

但是,我們不可能隨時都能停下來聽,比如,媽媽正在炒菜,孩子跑過來,媽媽,我想跟你說……那怎麼辦呢?我們可以跟孩子預約時間。

先摸摸孩子的頭,對他說,媽媽現在沒辦法分神聽你說,20分鐘後,媽媽一定會去聽你說說。

20分鐘後,一定說到做到,或許孩子沒再提起,但我們一定要主動兌現承諾。

如果孩子這時候不想再說了,也不要強迫,我們只要告訴他,當你想說了,隨時來找我,我一直都在準備傾聽。

如果孩子沒有找你,但你感覺到孩子有情緒,可以主動地連接,孩子,媽媽感覺你有一點……如果你願意,我隨時都在……

2、 其次,接納孩子的感受。

感受沒有對錯,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受。

什麼是接納?是要哭就隨他哭,要鬧就隨他鬧嗎?當然不是,同理孩子的心情,就是不要評價,如果孩子有負面情緒,不要急著勸慰,不要急著出謀劃策,你只要感受他所感受到的,並表示理解他,無論他遇到的是什麼,你一直都在他身邊。

這個對很多人來說,不容易做到。

很多爸爸媽媽在自己小的時候,情緒很少得到接納。

孩子就像鏡子,照出是我們的過去和現在。

哭什麼呀,有事你說啊!閉上眼睛,想像你縮小再縮小,時間倒退再倒退,回到很小的時候,遇到這樣的事,你希望得到的是什麼呢?也許剛開始挺難的,可能爸爸媽媽自己就先急了,但多練習幾次,就會好很多。

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用自己的感受,替代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說,累了。

你上來就說,怎麼會呢?你不是剛睡醒嗎?也沒幹什麼呀?是不是想偷懶不做作業啊……這樣的溝通,你覺得孩子願意繼續說下去嗎?

接納孩子的感受,是建立跟孩子連接的第一步。

孩子感覺被理解了,被接納了,情緒自然會慢慢平復。

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很多問題,根本不需要你出謀劃策,孩子自己冷靜下來,自然而然,就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3、 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來傾訴

不僅僅是指安靜,舒適的環境,更重要的是平和、信任和接納的態度。

可能有的爸爸媽媽,一看孩子有些不良行為,也很想聽聽孩子的理由,來,你過來,我今天倒要聽聽你為什麼這麼做!您這一點都不和善的語氣,孩子能感受到安全嗎?不管孩子的情緒是什麼樣的,態度是什麼樣的,他跟你傾訴的事情是對是錯,都已經發生了,作為要引領他的成人,我們首先得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先接納,再引領。

特別是,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很多人小時候是不是有這樣的經歷:你說實話,說出來,我保證不打你!好,孩子鼓起勇氣說了,這是時候爸爸媽媽即使氣得要死,因為有言在先,確實沒打!這時候你很慶幸吧!但是,也許到了下一次,你又犯了錯,然後這個事被翻出來,一起算總帳!於是,你心裡是不是會暗下決心,再也不能老實交待了!

4、 注意傾聽的態度和姿勢

當孩子情緒平復,感覺到安全,我們才開始走進傾聽。

對於小一點的孩子,我們可以蹲下來,把他抱在懷裡,或讓他坐到你的大腿上。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對他的信任,然後並排,或呈45度角坐下來。

首先我們有眼神的交流,但不是一直正面緊盯著,在心裡學上,緊盯著眼睛,會讓對方迅速迴避和防備。

也許,你用了這樣的方法,孩子並沒有跟你合作,會讓你有點失望。

但方法絕對不是操縱孩子的一個手段,而是愛傳遞的方式,方法只是一個橋樑,幫我們實現了跟孩子之間的連結,也許方法沒有奏效,但你會發現,孩子跟你的關係一定不會漸行漸遠。

溝通,從學會傾聽開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到底怎麼說話,孩子才願意聽

我們經常把「孩子不聽話」掛在嘴邊,那麼孩子不愛聽什麼樣的話呢?到底怎麼說,孩子才願意聽呢?孩子最討厭什麼樣的話指責「你怎麼這麼粗心,又把水弄得滿地都是,想累死媽媽嗎?」「你看,都是因為你早上太磨...

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孩子不聽話?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開始不聽話了,是怎麼回事?我說東,孩子偏往西,越說道理他越不聽!老話說棍棒之下出孝子,現在的孩子到底還能打嗎?在百度搜尋引擎輸入「怎樣教育熊孩子」,顯示出的結果有7,360,0...

傾聽心裡話,是助孩子智力提升的第一步!

有的父母表示,很多時候孩子不喜歡跟自己說在幼兒園或者學校的事情,一問他就會有牴觸情緒。這其實是孩子覺得父母無法分享自己心情的表現。他們覺得一旦把心裡話對父母說了,自己一點小秘密都沒有了特別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