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惟集諦(一) - 淨蓮上師佛法網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第二:由集諦門思惟流轉生死次第分三:一、煩惱發生之理,二、彼集業之理,三、死沒及結生之理。
... 這十種煩惱,是出自集論、瑜伽師地論,以及釋五蘊論中所說的。
淨蓮上師佛法網站>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士道>思惟集諦(一)
【煩惱之產生】
第二:由集諦門思惟流轉生死次第分三:一、煩惱發生之理,二、彼集業之理,三、死沒及結生之理。
今初
於苦集門中思惟的第二部分,是思惟集諦,以了解流轉生死的次第。
內容分三:第一是煩惱發生的道理;第二是因煩惱而造業的理由;第三是死亡以及如何投生的情況。
首先介紹煩惱發生的道理。
成辦生死之因,雖俱須惑業,然以煩惱而為上首。
若無煩惱,雖有宿業超諸量數,然如種子,若無潤澤及其土等,定不發芽。
如是諸業缺俱有緣,亦定不能發苦芽故。
又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無間新集,取後有故。
如是亦如釋量論云:「超度諸有愛,非餘業能引,滅盡俱有故。
」又云:「若有愛,仍當出生故。
」是故開示煩惱對治極為重要,此復賴於先知煩惱,故於煩惱,應當善巧。
成辦生死之因,雖俱須惑業,然以煩惱而為上首。
輪迴的原因,雖然必須具備煩惱和業等因素,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在於煩惱。
若無煩惱,雖有宿業超諸量數,然如種子,若無潤澤及其土等,定不發芽。
如是諸業缺俱有緣,亦定不能發苦芽故。
如果已經斷除煩惱,即使還有數不清的舊業沒有受報,也一定不會感果。
就像一粒種子,若是缺乏水、土等的潤澤及滋養,必定不會發芽。
同樣的,業力的種子,如果失去了感果的因緣(煩惱),也一定不能發出輪迴六道的苦芽。
(如阿羅漢斷除煩惱後,雖然還有宿業未報,也能入涅槃,暫時不受輪迴後有。
)
又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無間新集,取後有故。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還有煩惱,就算你已經沒有舊業,也很快能再新造,而取輪迴後有。
如是亦如釋量論云:「超度諸有愛,非餘業能引,滅盡俱有故。
」這樣的道理,就像釋量論中所說:「想要出離三界,使舊有的業不能感果,唯一的途徑就是滅盡一切的煩惱。
」
又云:「若有愛,仍當出生故。
」又說:「如果還有煩惱的話,就一定會在六道中受生。
」
是故開示煩惱對治極為重要,此復賴於先知煩惱,故於煩惱,應當善巧。
因此,如何對治煩惱,就成為修行最主要的課題。
但是在了解如何對治煩惱之前,首先必須認識煩惱發生的原因,才能進一步探討對治煩惱的方法。
此中分四:一、正明煩惱,二、如何生起之次第,三、煩惱之因,四、煩惱過患。
今初
「煩惱發生的道理」,主要分四點來說明:第一、什麼是煩惱?第二、煩惱生起的次第,第三、發生煩惱的原因,第四、煩惱的過患。
首先介紹什麼是煩惱?
煩惱總相者。
如集論云:「若有法生,即便生起極不靜相,由彼生故令心相續,極不靜起,是煩惱相。
」謂若何生,令心相續,極不寂靜。
煩惱總相者。
煩惱的總相是什麼?
如集論云:「若有法生,即便生起極不靜相,由彼生故令心相續,極不靜起,是煩惱相。
」謂若何生,令心相續,極不寂靜。
如集論中說:「凡是一法的生起,能使我們的心,相續處在極端不寂靜的狀態,這就是煩惱的總相。
」因此,所謂的煩惱就是使我們的心,相續處在非常不安靜狀態的那個法。
各別相中有十煩惱。
貪者,謂緣內外可意淨境,隨逐耽著,如油著布難以洗除,此亦耽戀自所緣境與彼所緣難以分離。
瞋者,謂緣諸有情及苦苦具,謂刀杖荊刺等,發恚惱心,發粗猛心,於彼諸境思作無義。
慢者,謂依止薩迦耶見,緣內外之高下好惡,令心高舉,高相隨轉。
無明者,謂於四諦業果,三寶自性,心不明了,染污無知。
疑者,謂緣諦等三法,念其有耶無耶,是耶非耶。
壞聚見者,謂緣取蘊,計我我所,染慧為性,我我所見,其中壞是無常,聚是眾多,為欲顯此所見之事,唯是無常,非一之法,全無常一補特伽羅,故為立名曰壞聚見。
邊執見者,謂緣薩迦耶見所執之我,計為常恆,或見斷滅,無從此沒,結生當來,染慧為性。
見取者,謂緣薩迦耶見邊見邪見,三中隨一,及彼所依見者之蘊,執為最勝,染慧為性。
戒禁取者,謂緣壞戒,可捨之戒,及諸行狀軌則,身語定轉,所有邪禁及緣彼等所依之蘊,見為能淨罪惡,能解煩惱,能出生死,染慧為性。
邪見者,謂謗無前世後世及業果等,或計自在及勝性等為眾生因,染慧為性。
此十煩惱,是如集論,瑜伽師地,釋五蘊論,所出而說。
各別相中有十煩惱。
至於煩惱的別相,共有十種:
貪者,謂緣內外可意淨境,隨逐耽著,如油著布難以洗除,此亦耽戀自所緣境與彼所緣難以分離。
第一是貪。
在六根面對六塵時,由於追逐外境,對於喜歡的境界,產生耽著難捨的心意,就像布上沾滿了油漬,無論如何都難以洗除。
這種自心與外境難以分離的愛戀,就屬於貪。
瞋者,謂緣諸有情及苦苦具,謂刀杖荊刺等,發恚惱心,發粗猛心,於彼諸境思作無義。
第二是瞋。
不論對象是人、事、或者物(如刀、杖、荊刺等),只要是能引發眾生苦受,產生恚惱心,或者忿、恨、惱、嫉、害等情緒,因而想到要對這些人、事、物,加以報復或損害的都屬於瞋。
慢者,謂依止薩迦耶見,緣內外之高下好惡,令心高舉,高相隨轉。
第三是慢。
慢是依於我見,在自己和他人相較之下,所產生一種自認為高過別人的心態。
無明者,謂於四諦業果,三寶自性,心不明了,染污無知。
第四是無明。
就是對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以及業果;三寶等真實的涵義,無法明瞭,因此內心被愚癡所遮障。
疑者,謂緣諦等三法,念其有耶無耶,是耶非耶。
第五是疑。
就是對於四諦、業果、三寶等內容,產生懷疑。
不能確定它們是有?還是無?是對?還是錯?
壞聚見者,謂緣取蘊,計我我所,染慧為性,第六是壞聚見。
就是薩迦耶見,執取五蘊為我的一種錯誤見解。
這種以為有「我」、「我所有」的錯誤見解,染污了我們的智慧,使眾生不能體證「無我」的真實義。
我我所見,其中壞是無常,聚是眾多,為欲顯此所見之事,唯是無常,非一之法,全無常一補特伽羅,故為立名曰壞聚見。
這種以為有「我」、「我所有」的見解,為什麼稱為壞聚見呢?壞,是指無常、生滅;聚,是指眾多,並非唯一。
為了要顯示這個因緣所生的五蘊之身,是無常、生滅的;是許多因緣條件和合之下,所產生的假有之身,並沒有一個永恆不滅(常)、獨一無二(一)的「我」存在。
因此立名為壞聚見。
邊執見者,謂緣薩迦耶見所執之我,計為常恆,或見斷滅,無從此沒,結生當來,染慧為性。
第七是邊執見。
就是執著「有」或「無」兩邊。
這是依於薩迦耶見,先執取有個「我」的存在,再進一步認為「我」是常住不滅、永恆存在的(落在「有」邊),或者是認為「我」會隨著死亡而斷滅,並沒有所謂的輪迴或來生(落在「無」邊),這兩種邊見,染污了我們的智慧,使眾生無法體悟「中道」正見。
見取者,謂緣薩迦耶見邊見邪見,三中隨一,及彼所依見者之蘊,執為最勝,染慧為性。
第八是見取見。
這是依於薩迦耶見、邊見或者邪見,這三種不正見而來的。
只要是執取其中的一項,主觀的認為這種見解是對的、是最殊勝的,就是見取見。
這種錯誤的見解,染污了我們的智慧,使眾生無法得正知見。
戒禁取者,謂緣壞戒,可捨之戒,及諸行狀軌則,身語定轉,所有邪禁及緣彼等所依之蘊,見為能淨罪惡,能解煩惱,能出生死,染慧為性,第九是戒禁取見。
凡是依照一些錯誤的禁忌,應當捨棄的戒條,或者其他種種行為、規則,認為身、語只要這樣行持,必定能淨除業障、解除煩惱,甚至了脫生死。
但是這些錯誤的見解,不但不能達到這些目的,反而染污了我們的智慧,使眾生永遠無法正確地淨除業障、斷除煩惱和解脫輪迴。
邪見者,謂謗無前世後世及業果等,或計自在及勝性等為眾生因,染慧為性。
第十是邪見。
就是毀謗沒有前世、後世、業果等錯誤的見解;或者認為「大自在天」,以及「勝性」等,是造一切情、器世間的主宰。
這樣的見解,染污了我們的智慧,使眾生無法了解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以及「無主宰、非自然、因緣所生」的緣生道理。
此十煩惱,是如集論,瑜伽師地,釋五蘊論,所出而說。
這十種煩惱,是出自集論、瑜伽師地論,以及釋五蘊論中所說的。
這十種煩惱,稱為「根本煩惱」。
在百法明門論中,除了詳細地介紹這「十根本煩惱」以外,更將煩惱細分為大隨煩惱、中隨煩惱,以及小隨煩惱。
可參閱百法,以幫助更進一步認清煩惱的內容。
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
如許薩迦耶見與無明異者,譬如盤繩,略降黑闇,於繩實體不能明了,於彼遂起執蛇之覺。
如是障蔽明見蘊體,由無明闇誤蘊為我,從此發生諸餘煩惱。
如許彼二為一,即薩迦耶見為煩惱根本。
此復由其薩迦耶見,執為我已,遂即分判自他差別。
如是分已,貪著自黨,瞋恚他品,緣我高舉,執我常斷,於我見等及彼相屬所有惡行,執為第一。
如是便於開示無我之大師,及師所說業果四諦三寶等法,邪見謂無,或復生疑,為有為無是耶非耶,如釋量云:「有我知有他,執瞋自他分,與此等係屬,生一切過失。
」
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
「煩惱發生的道理」,第二點是說明煩惱生起的次第。
在了解煩惱的內容之後,並不能解決煩惱的問題,因此必須進一步推究煩惱生起的次第。
對於「煩惱是如何生起」這個問題,唯識學派中,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派認為「無明」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另一派則認為「薩迦耶見」才是煩惱的根本。
如許薩迦耶見與無明異者,譬如盤繩,略降黑闇,於繩實體不能明了,於彼遂起執蛇之覺。
如是障蔽明見蘊體,由無明闇誤蘊為我,從此發生諸餘煩惱。
前一派是依於瑜伽師地論,以及阿毘達磨論的觀點,主張「薩迦耶見」和「無明」兩者,並不相同。
眾生是因為「無明」,才會妄認「五蘊」為「我」,因此發生根本煩惱和隨煩惱。
這樣的情況,就好比在黑暗中,由於看不清楚物體的形狀,很容易把盤起來的繩子,誤認為蛇。
這種我們以黑暗比喻「無明」,盤繩比喻為「五蘊」,蛇比喻為「我」。
眾生因為「無明」(黑暗)的覆蓋,才會妄執「五蘊」(盤繩)為「我」(蛇),而實際上,沒有「蛇」,也沒有「我」的存在。
只因「無明」,才妄執「五蘊為我」,而生起種種煩惱,所以說「無明」,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如許彼二為一,即薩迦耶見為煩惱根本。
此復由其薩迦耶見,執為我已,遂即分判自他差別。
如是分已,貪著自黨,瞋恚他品,緣我高舉,執我常斷,於我見等及彼相屬所有惡行,執為第一。
如是便於開示無我之大師,及師所說業果四諦三寶等法,邪見謂無,或復生疑,為有為無是耶非耶,如釋量云:「有我知有他,執瞋自他分,與此等係屬,生一切過失。
」至於另一派是依釋量論的見解,主張「薩迦耶見」與「無明」兩者,事實上指的是同一件事。
眾生因為「無明」,才起了「薩迦耶見」,再由於「薩迦耶見」,而妄執「五蘊為我」,生出種種煩惱,所以「薩迦耶見」,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由於「薩迦耶見」,才妄執有「我」,有了「我」以後,就開始有「他」,這種「自」、「他」的差別一旦產生之後,就會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而排斥其他,形成了貪著自己,瞋恚他人的情況。
要抬高自己時,便有了「我慢」,在辯論「我」是否能永恆存在時,又落入了「斷見」(認為人死如燈滅),或者「常見」(認為我可以永恆存在)。
這兩種「邊見」當中,也因為有「我見」,所以又生出了「見取見」、「戒禁取見」等相關的惡見來。
於是,對於開示「無我」正見的大師(佛),以及大師所說的業因、四諦、三寶等法,由於「邪見」而完全的否定,或者懷疑他是有?是無?是對?是錯?如釋量論中所說:「有了我,才分別有他,因此貪自瞋他,而生出了貪、瞋、癡、慢、疑、壞聚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等一切過失。
」
因此,薩迦耶見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第三能生煩惱之因分六。
所依者謂煩惱之隨眠,所緣者謂順生煩惱境界現前,猥雜者謂隨學惡友非善士夫,言教者謂聽聞邪法,串習者謂增長煩惱昔串習力,作意者謂妄增益愛非愛相,及於無常妄執常等非理作意。
第三能生煩惱之因分六。
「煩惱發生的道理」,第三點是說明煩惱發生的原因。
共有六種,分述於下:
所依者謂煩惱之隨眠,煩惱發生的第一個原因,是煩惱的種子。
這個種子,在沒有遇到外緣時,潛伏在我們的第八識當中,處於一種睡眠的狀態,所以稱為「隨眠」,等遇到外緣時,就生起現行,因而發生種種煩惱。
因此這個煩惱的種子,是煩惱發生的所依。
所緣者謂順生煩惱境界現前,煩惱發生的第二個原因,是外面的境界。
由於外面不同的境界現前,因此引發種種不同的煩惱。
如順境現前時,引生貪煩惱;違境現前時,引生瞋煩惱;不順不違境現前時,引生痴煩惱。
所以,外面的境界,是煩惱發生的所緣。
猥雜者謂隨學惡友非善士夫,煩惱發生的第三個原因,是惡友的雜染。
由於親近惡友,引誘追求世間的名聞利養等,以致於引生貪、瞋、癡等煩惱。
由此遠離佛法,貪著世間,難以生出厭離、解脫的心。
言教者謂聽聞邪法,煩惱發生的第四個原因,是受言教的影響。
由於聽聞邪法的言論、教導,因此不但不能伏斷煩惱,反而因為錯誤的引導,而發生煩惱。
串習者謂增長煩惱昔串習力,煩惱發生的第五個原因,是串習力。
由於每天繼續不斷地串習貪、瞋、癡等煩惱,因此只有增長煩惱,而無法斷除煩惱。
作意者謂妄增益愛非愛相,及於無常妄執常等非理作意。
煩惱發生的第六個原因,是「非理作意」。
煩惱發生時,不但沒有馬上「如理作意」來對治煩惱,反而「非理作意」地增加對喜歡、不喜歡的愛著。
另外,如妄執「無常」為「常」等四種顛倒,也是因「非理作意」而產生煩惱的原因。
第四過患者。
謂煩惱纔生,先能令心雜染,倒取所緣,堅固隨眠,同類煩惱,令不間斷。
於自於他於俱損害,於現於後於俱生罪,領受苦憂感生等苦。
遠離涅槃,退失善法,衰損受用,赴大眾中,怯懼無樂及無無畏,一切方所惡名流布,大師護法聖者呵責,臨終憂悔,死墮惡趣,不能獲得自己義利。
莊嚴經論云:「煩惱壞自壞他壞淨戒,退損失利護法大師呵,鬥諍惡名他世生難處,失得未得意獲大憂苦。
」入行論亦云:「瞋愛等怨敵,全無手足等,非勇智如何,彼令我如僕,安住我心中,歡樂反損我,於此忍不憤,忍非處應呵。
一切天非天,設與我作敵,彼不能令入,無間大火中。
此大力惑敵,若遇須彌峰,且不留灰塵,能剎那擲我。
如我煩惱敵,長時無始終,餘敵皆不能,至如是久遠。
若隨順承事,悉為作利樂,若親諸煩惱,返作苦損惱。
」此說過患,皆當了知。
又如阿蘭若師云:「斷除煩惱,須知煩惱過患體相對治生因,由知過患,觀為過失,計為怨敵,若不知過患,則不知為怨敵,故如莊嚴經論及入行論所說思惟。
」又云:「知煩惱相者,亦須聽對法,下至當聽五蘊差別論,了知根本及隨煩惱,於心相續。
若貪瞋等,隨一起時便能認識,此即是彼,他今生起,與煩惱鬥。
」須如是知。
第四過患者。
「煩惱發生的道理」,第四點是說明煩惱的過患。
謂煩惱纔生,先能令心雜染,倒取所緣,堅固隨眠,同類煩惱,令不間斷。
只要煩惱一生起,心就立刻被染著,而對外境攀緣不止,產生種種的顛倒和執取。
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呢?原來是含藏在第八識內習氣的種子,如今遇到外緣而生起現行了。
貪習的種子,遇到了順境,生起貪煩惱;瞋習的種子,遇到了逆境,生起了瞋煩惱……,這些生起現行的煩惱,又回薰到第八識,成為未來的種子。
這樣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的結果,不但更堅固了第八識內習氣的種子,也使得煩惱永遠不能間斷。
於自於他於俱損害,於現於後於俱生罪,領受苦憂感生等苦。
一旦發生煩惱,對於自己、對於他人,甚至包括大眾,都會造成損害;而且在這一世、下一世,或者生生世世,身心都將遭受憂苦等果報。
遠離涅槃,退失善法,衰損受用,赴大眾中,怯懼無樂及無無畏,一切方所惡名流布,大師護法聖者呵責,臨終憂悔,死墮惡趣,不能獲得自己義利。
煩惱使我們永遠無法證得涅槃、寂靜;煩惱使我們的善法退失,使一切的受用衰損;煩惱使我們處在大眾中時,內心充滿怯弱、畏懼和害怕;煩惱使我們不論置身何處,都惡名遠播;煩惱使我們受到大師和護法聖者的訶責;煩惱使我們臨終時憂悔而死;煩惱使我們死後墮惡趣;煩惱使我們不能獲得任何的利益。
莊嚴經論云:「煩惱壞自壞他壞淨戒,退損失利護法大師呵,鬥諍惡名他世生難處,失得未得意獲大憂苦。
」莊嚴經論中說:「煩惱不但毀壞自己、毀壞他人,也毀壞一切的淨戒;煩惱使一切的利益退失、損害,同時也會遭受護法和大師們的訶責;煩惱使得鬥諍不斷、惡名遠播,他生來世還會墮在八難等處;煩惱使已經得到的,害怕失去;還未得到的,希求得到。
這種患得患失的心理,使我們永遠處在大憂苦中。
」
入行論亦云:「瞋愛等怨敵,全無手足等,非勇智如何,彼令我如僕,安住我心中,歡樂反損我,於此忍不憤,忍非處應呵。
一切天非天,設與我作敵,彼不能令入,無間大火中。
此大力惑敵,若遇須彌峰,且不留灰塵,能剎那擲我。
如我煩惱敵,長時無始終,餘敵皆不能,至如是久遠。
若隨順承事,悉為作利樂,若親諸煩惱,返作苦損惱。
」此說過患,皆當了知。
入行論中也說:「瞋恚、貪愛等煩惱,是我們最大的怨敵。
它沒有萬能的手腳,也沒有勇猛的勢力,和多謀的智慧,卻能夠征服我,使我成為它的奴僕,讓它安然地住在我的心中。
對於這個看起來似乎能帶來歡樂,卻是損害我最多的怨敵,我竟然能夠百般地忍讓,不生起一絲一毫的憤恚;但是對於修行時,身心上的一點小苦,卻不能忍受而生瞋恚。
如此該忍的不忍,不該忍的卻忍,這般顛倒的心態、做法,是應該受到呵責的。
縱使一切的天人與非天(阿修羅等),都與我為敵,也不能使我墮入無間地獄的大猛火中。
只有這個煩惱的怨敵,能夠在剎那間,將我拋向無間地獄的大猛火中。
這股強大的勢力,就算是遇到了須彌山峰,也能將它化為灰燼,何況是如此脆弱、渺小的我。
這個煩惱的怨敵,從無始以來就一直跟隨著我,不像其他的敵人,僅是短暫的一段時間為敵。
因此,對於這個久遠以來,一直陪伴著我的怨敵,若是不能戒慎恐懼地相待,影響就很深遠了。
如果我們親近、承事的是善知識,就能得到許多世間,以及出世間的利益和安樂。
可是如果親近、承事的是煩惱怨敵,就只會帶來無邊的損惱和痛苦了。
」以上所說,是關於煩惱的過患,應當仔細地思惟、瞭解。
又如阿蘭若師云:「斷除煩惱,須知煩惱過患體相對治生因,由知過患,觀為過失,計為怨敵,若不知過患,則不知為怨敵,故如莊嚴經論及入行論所說思惟。
」又如阿蘭若師所說:「若是想要斷除煩惱,就必須先了解煩惱的過患、煩惱的體相、對治煩惱的方法,以及煩惱發生的原因。
如果不能明白煩惱的過患,就不能觀察它所造成的過失,而將它視為怨敵,來斷除煩惱了。
若是不能瞭解煩惱的體相,就不能認識煩惱,當煩惱來的時候就不能察覺。
如果不能了解煩惱發生的原因和對治的方法,即使認識煩惱,也無從拔除煩惱。
因此,想要斷除煩惱,就必須多多思惟莊嚴經論,以及入行論中所說,有關煩惱的部分。
」
又云:「知煩惱相者,亦須聽對法,下至當聽五蘊差別論,了知根本及隨煩惱,於心相續。
若貪瞋等,隨一起時便能認識,此即是彼,他今生起,與煩惱鬥。
」須如是知。
又說:「若是想要認識煩惱的形相,就必須聽聞、學習阿毘達磨俱舍論,乃至五蘊差別論。
以論中所說的,來分別根本煩惱和隨煩惱與心相應的情況,這樣在貪、瞋等煩惱一生起時,就能馬上知道這是貪、這是瞋……,認識這就是我的怨敵,我應該與煩惱鬥爭。
」唯有如此,才能認識煩惱,進而對治煩惱。
[首頁][上師略傳][菩提道次第廣論][圓覺經][大智度論][弘法講座][電子法寶][學佛心得][菩提學會座談會][訊息/法寶流通][簡體字資料庫]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士道- 思惟集諦 -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
是對的、錯的?貪、瞋、癡、慢、疑在漢地我們稱為「五鈍使」,或者叫「思惑」,是煩惱當中 ...
- 2思惟集諦(一) - 淨蓮上師佛法網站
第二:由集諦門思惟流轉生死次第分三:一、煩惱發生之理,二、彼集業之理,三、死沒及結生之理。 ... 這十種煩惱,是出自集論、瑜伽師地論,以及釋五蘊論中所說的。
- 3本週廣論消文 - 159903
壬一、思惟苦諦生死過患 ... 第二,由集諦門思惟流轉生死次第分三。 ... 十種煩惱又可以分為:五種思惑(五鈍使)─貪、瞋、慢、無明(癡)、疑;和五種見 ...
- 4思惟集諦-《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中士道 - 喇嘛網
第二、由集諦門思惟流轉生死次第分三:① 煩惱發生之理,② 彼集業之 ... 有時候我們把十煩惱總說分為六種煩惱,就是把最後五種統稱為「見煩惱」。
- 5思惟集諦P.169 - 福智全球資訊網
由集諦門思惟流轉生死次第分三.一煩惱發生之理.二彼集業之理.三死沒及結生之理。 今初. 成辦生死之因.雖俱須惑業.然以煩惱而為上首。若無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