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走出孤僻的陰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亞里士多德曾說:「人是社會的動物,不可能獨立於社會而存在。

一個人必須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完成社會化過程,使自己逐漸成熟。

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孤僻成了他們的共同標籤。

這些孩子不喜歡與他人交流,總是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之中,無窮盡地感受著孤獨。

也許你以為,這是孩子的正常狀態,但事實上,這卻說明了孩子有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孤僻是摧毀他們的「殺傷性武器」,長期被孤獨感所折磨,孩子不可能健康成長.從而影響自己的情感,表現出對他人冷漠、對集體活動排斥的行為,甚至還會影響他今後的生活,包括婚姻戀愛生活。

對於孤獨的孩子,父母萬萬不可聽之任之,而是應當伸出溫暖的雙手,幫助他走出孤獨。

否則,孩子會感到世間沒有溫暖,到處都是敵人。

如果你的孩子與瀟瀟一樣,性格孤僻,作為家長就要注意採取一定的方法,幫孩子走出孤僻。

而幫助孩子走出孤僻的唯一方法,就是讓孩子變得合群。

所謂合群,不僅僅是指和眾多的人在一起,更m要的是能適應群體生活,被群體中的人認可和歡迎,在群體中得到快樂。

合群更多地表現出孩子的一種主動的行為。

因此,當孩子融人群體之中的時候,他才會有集體榮譽感,才知道什麼是團結協作,才真正明白競爭的意義,才更懂得生命的價值,才會擺脫那種低落的情緒。

孩子都是喜歡群體生活的,那些孤僻離群的孩子大多數不是緣於天生,而是由於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所致。

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幾點來幫助孩子走出孤僻離群。

1.為孩子建立和諧、溫垂的家庭環境

這裡所說的和諧、溫馨,不僅僅包括父母之間要親密、恩愛,而且也要與孩子建立友好、尊重、互愛的關係。

孩子生活在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才能更好地感受家庭的溫暖.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所以,為了讓孩子遠離孤僻,父母要相互關愛,也要努力改善和孩子的關係,多給孩子一些溫暖,關注孩子的生活、學習和健康,每天抽時間與孩子遊戲、散步、交談等等。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分量和地位.他的內心就會獲得愛的滿足感。

2.引導和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有些父母怕孩子之間打鬧,不肯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這樣就剝奪了孩子融入弱體的權利。

孩子的群體也是一個小的「社會」,他們通過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和遊戲,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增強自己的社交能力。

例如,少年宮正舉辦才藝比賽,那麼你就應該鼓勵孩子前往,即使不參賽,也可以當一名觀眾。

當他看到別人熱鬧時,自然也想加人其中。

分享那份屬於孩子們的快樂。

如果孩子對這些表現得無動於衷,那麼父母應該有目的地培養他的興趣愛好,並儘可能集中參與群體活動,例如打球、溜冰等等。

等遇到了有共同愛好的孩子,他們自然會感到放鬆,孤獨感也會悄然離去。

3.讓孩子改變自我為中心的心態

一些性格孤僻的孩子,表現得不合群,不能聽取別人的意見,這實際上是因為缺乏合作意識造成的。

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學會分濟是非。

比如,父母可經常詢問孩子是否玩得開心,了解他和其他小朋友之間玩耍的情況,對孩子的正確做法要及時表揚,對於不當行為也要及時指正。

4.鼓勵孩子要遵循平等的交友原則

每一個有著健康心理的孩子.都會有自己比較要好的朋友,少則一兩個,多則五六個。

作為父母,要時常引導孩子在和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互相信賴、彼此尊重。

如果你的孩子愛搗亂、愛逞能、愛惹是生非,那麼父母可告訴他:「你這樣下去,就沒人喜歡和你做好朋友了,老師也不會喜歡你的。

」這樣,孩子就會校正自己的行為,從而直得其他小朋友的喜愛,因此自然不會孤獨。

5.多為孩子創造「走出去」的機會

現代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孩子們缺少玩伴成了普遍現象。

所以,父母就有必要主動地創造讓孩子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比如放學後,父母帶著孩子在小區里玩耍一會,這樣孩子就會有更多接觸其他小朋友的機會;節假日的時候,父母可帶孩子到公共場合玩或者帶孩子走親訪友等等;父母還可以鼓勵孩子約小夥伴來家裡玩耍、做功課等等。

在這些活動中,父母有意識增加孩子與他人交談的機會,讓他感受到與他人交往的快樂。

6.讓孩子生活在溫釋的環境當中

家長有義務讓孩子生活在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

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走出來的孩子,身心才會健康地發展。

父母要積極改善與孩子的關係,不要用尖刻的語言或消極的語言批評孩子。

多給孩子一些溫暖.關注孩子的生活、學習和健康,每天抽時間與孩子遊戲、散步、交談,使孩子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和分量,心中得到愛的滿足,建立安全感。

有一個這樣的家庭,孩子不可能感到孤獨。

7.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心

一些孩子之所以和其他孩子有疏遠感,與他們缺乏愛心和責任心有關係。

所以,消除孩子孤僻的心理障礙,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愛心、責任心。

應該說,愛心、責任心以及合群意識是必備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孩子這些素質的綜合培養。

8.正面引導對於興趣過分著迷的孩子

性格孤僻的孩子,通常會對興趣過分著迷,從而性格上出現孤僻。

所以,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時,家長要進行正面引導,多與孩子交談,從興趣淡人生;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去了解變化萬千的現實世界;帶孩子走向大自然,去感受自然的美、社會的美,使之能處理好也能搞好人際關係,「智商」與「情商」同步發展。

更重要的,則是父母的行為。

父母不要總是想著孩子長大了,就對他不管不問,或者藉口「忙」將其交給保姆。

無論再怎麼忙,父母也要把孩子的問題放在第一位。

父母可以在吃飯時,讓孩子說說今天學校里的有趣事,還可以陪著他看電影,和他交流心得。

到了寒署假,更應該帶著孩子一起旅遊,讓孩子感受到:成長的路上我不孤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入園準備課——打造幼兒園社交小達人!

每年9月,都會有新一批小朋友面臨進入幼兒園了。很多媽媽都會擔心孩子入園後會不合群。面對這種擔心,爸爸媽媽可以在入園前就要有所準備。比如為了避免孩子在集體生活中難堪,要培養其良好的自理能力,否則入...

寶爸寶媽教育寶寶的技巧

從寶寶出生後,每一個粑粑麻麻都在想我家的寶寶該如何去進教育,從哪些方面入手,有哪些技巧!在加上現在的95後的粑粑麻麻越來越多,自己還是一個娃,更缺少教育的正確觀。淳爸在這裡給大家羅列一下相關的小...

內向不是問題,孩子交往全看家長如何引導

人際交往能力對孩子的發展十分重要,有些孩子十分適應群體活動,和小夥伴們打成一片,從中收穫友誼和快樂,各項能力都能得到發展。可是有些孩子就表現地十分不合群,別的孩子拒絕和他玩,他也拒絕與別人交流,...

父母如何做才能讓不合群的孩子善於交際

青少兒口才培訓中心認為,不合群的孩子雖然說不上是什麼病,只能算是一種氣質類型,但卻妨礙他們去適應環境和學習新知識,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很難與人合作,因此,父母應該主動培養孩子社交。 有的孩子從小受...

9點建議,培養出孩子合群的性格

來源: atpwinner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僅脫離周圍的小朋友,而且明顯地影響孩子的進取心,甚至損害身體健康。孩子不合群,跟先天氣質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封閉式的教育所致。父母整天把孩...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家長該怎麼培養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不惜代價培育孩子,上最好的學校,花錢報各種學習班、請家教,孩子的學識知識是增長了,可是你否注意到你的孩子是否合群呢?現在社會越來越講求合作,講究團隊精神,一個人再優秀...

你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孤僻

因為政策的因素,現在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平常接觸的都只是家裡人,不合群的孩子雖說不上是什麼病,但卻妨礙他們去適應環境和學習新知識,這樣的孩子長大很難與人合作,也很難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調查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