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發脾氣的心理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經常有父母反映:孩子在家和在外面兩個樣兒,在家很霸道專橫,動不動就對家裡人發脾氣,在外面卻很懦弱,退縮,反差很大。

這是什麼情況?

通常,人們將這種情況叫做「窩裡橫」。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第一種可能,孩子的成長環境偏於單一,等到他們去跟外界接觸,發現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親子關係中,孩子大都處於被關注、被呵護、被照顧的地位,孩子不需要自己主動去發起或維持與父母的交往,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是恣意且被動的。

但走出家門,接觸他人或同伴,孩子首要就要面臨角色和身份的轉變,他不再是被呵護和關注的對象,而是跟交往的夥伴處於同樣平等的地位,這就需要孩子特別關注對方的反應或態度,並要提高自己的表現性或靈活性,來更好地與對方交往。

這樣的過程對哪個孩子都不容易,特別是剛走出家門、開始接觸外界的小寶寶來說,如果沒有大人的引導,他們最直接體驗到的往往是受挫情緒,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內心自然是比較害怕、擔心和焦慮的。

孩子會怎麼做?可能暫時壓抑自己的情緒,等回到讓他覺得安全和放心的環境中,他就會發泄出來,會借題發揮哭鬧一場。

長期如此,父母若不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並進行疏導,將可能導致孩子的行為固化。

對此,父母就需要反思:或許是時候教給孩子一定的社交技巧和規則了。

如,教給孩子如何給小朋友打招呼,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願望,並且如何在發生爭執時想辦法達成合作等。

對於小寶寶來說,父母平時的言傳身教、日常跟周圍人的溝通和交流等,都會被他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如果有機會,父母出門最好將孩子帶在身邊,給予孩子觀察和模仿的機會。

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就可以跟孩子玩一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如跟孩子一起玩過家家,將日常生活的情境搬到遊戲中來,分角色去感受和分析對方的行為,並思考自己如何去做。

剛接觸社會的小寶寶,通常最直接體驗到的是受挫情緒。

第二種情況就是,大人過於寵溺。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是被捧著的,他從來沒有遭受過拒絕;但走出家門,孩子會發現,「我怎麼好多事情是達不成的?」

而且因為一直在家被滿足被寵著,他習慣並習得了這種方式,沒有人教給他其它的方式,導致孩子出現了很多不適應的情況。

比如在家裡,孩子說了什麼時候想吃、什麼時候想睡、什麼時候想玩都可以,家人都順著他,但到外面(如幼兒園)卻發現不行,每件事都是必須做的時間點,每個時間都有不得不去完成的事。

孩子通常會怎麼做?可能,他在外面就會壓抑自己的欲求;但回到家又依然故我了。

甚至還要把在外面壓抑的火氣,一併發到大人頭上。

對此,我們的父母就需要反思:是否我們在家裡太過寵愛孩子了,而忽視了對他的規則意識的建立和良好習慣的養成?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這種安全依戀建立得不是特別好。

孩子之所以總跟父母糾纏、鬧騰,到了外面卻不敢跟更多人接觸,是因為他內心裡是不安全的,是恐懼而擔憂的。

我們說,依戀是孩子社會化發展的開端,從孩子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就一點點形成並發展了,父母在哺育孩子的過程中,通過對孩子身體的觸摸、需求的滿足(包括動作聲音眼神等的交流與積極回應),與孩子建立起了一種親密的情感聯結。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對父母產生了高度信賴,並且形成和發展了自我的概念,意識到「我是被愛的,我是安全的。

」他也才可能發展出積極的探索行為和交往需求,並對同伴產生信任感。

而那些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他不可能發展出對外的興趣,而會將更多精力用在尋求和證明父母的愛上面,也因此出現了緊緊黏住父母,或者頻繁跟父母發脾氣,卻對外界缺乏興趣的情況。

這些孩子只是在走向外部世界之前,拿到那顆定心丸:父母是愛我的,不管我做什麼,父母都會在原地,看到我、關注我。

通常,面對安全感不足的孩子,父母大都是比較頭疼的,因為孩子無法告訴父母,「我需要更多愛的保證。

」但他們會更多地通過哭鬧、發脾氣、無理取鬧等行為吸引父母的注意。

這時,父母不要急著發火,或一味滿足孩子,甚至用物質等來安撫孩子,而需要反思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否孩子需要的不是這個,而是渴望與我更親密一些、希望得到我更多的保證。

那麼,你不妨試著多花一些精力,去傾聽陪伴孩子,去與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與對話。

依戀關係是孩子社會化發展的開端。

當然,生活中孩子的問題不只這麼界限分明,而且是幾種情況交織在一起的。

當孩子出現窩裡橫的情況時,父母不要過度緊張和著急,先試著放鬆自己,並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行為。

首先,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而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

我們不妨試著從家庭環境來調整,不要過度去寵溺孩子,更不要對孩子事事表揚、時時誇讚,而應該真正看到孩子的努力,並及時表揚孩子的進步,這樣才能給孩子更多有用而積極的反饋。

如果大人一直將孩子當小baby,事事照顧時時看管又過度表揚和誇讚,他自然也無法真正看到自己的能力,也無法很好地認識自己,當然也不會願意去嘗試和努力;到了外面,當外界對他提出與他年齡能力相匹配的要求,甚至是要高出他年齡一些的能力,孩子當然沒有能力駕馭了,他也就更容易表現出膽怯的行為。

當外界給他的反饋與他在家裡得到的讚賞出現了極大差距時,孩子會怎樣呢?

他內心一定很疑惑,「為什麼家裡說我做什麼事都很棒,而外面的人卻說我什麼都不行?」他會焦慮,也會不安,自尊心也會受到極大打擊,嚴重者就會表現出抑鬱或煩燥。

孩子會怎麼做?他會把這種負性情緒轉嫁給家長身上,他就會埋怨家長,為什麼你不告訴我外面的世界是這樣的,為什麼你說我什麼都好,外面的人卻說我什麼都不好。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家長一定要注意調整教養方式,同時要給孩子一些獨立性的培養,讓他能夠和他自己的年齡特點相匹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他才能夠在外面以一個獨立的人的形式出現,而不是處處依賴於父母。

親子關係是孩子成長的養料,我們要時刻注意不要讓起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羈絆。

孩子稍大一些,父母就有必要帶孩子去探索外部世界了。

其次,孩子能走之後,就有必要帶他走出去了,去接觸和感知外面的世界。

當然,並不是說我們要將孩子推出去,不管孩子,相反,我們要做的是,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他知道家是溫暖的、安全的,讓孩子相信外面的世界也很友好,即使偶爾跟小朋友發生衝突,也是可以通過合理的方式恰當解決的。

在孩子一兩歲能走會跑的時候,我們就有必要每天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活動了,讓他去大自然中跑一跑,到人群中去看一看,到小朋友中間去玩一玩。

通常我們說,3歲是孩子正式進入社會的開始,但在這之前,也就是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我們要為孩子做好積極的鋪墊和準備,幫孩子做好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平穩過渡。

怎麼做?

比如,我們可以在兩歲時就幫孩子規律作息,可按照幼兒園的節奏來安排和調整孩子的日常生活;

再比如,在孩子與小夥伴發生矛盾時,或者在家中發火哭鬧、甚至對大人不夠尊重時,我們除了介入去解決問題之外,還可以更好地關注到孩子的情緒,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是什麼,多對孩子多表達一些理解和尊重,並及時與孩子溝通,向孩子示範出恰當的人際溝通模式。

甚至我們可以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如我們可能不會要求一個一兩歲的孩子,主動跟人打招呼,但對一個三四歲的孩子,我們就會要求孩子見到人要跟人家打招呼,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輕易去插話,要認真去聽等。

這既是教給孩子尊重對方,同時也是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原則,自然在面對這樣的情景時,孩子不會因為不知道如何做而緊張焦慮,或者乾脆躲到媽媽身後了,長此以往,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當然,最主要的是,父母要注意,不要過度溺愛和縱容孩子,因為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不是真正的愛,而是傷害。

我們需要反思和改變當下的教養方式,給孩子創建一個愛與規則並存的教養方式,讓孩子更好地成長為他自己。

心理學家丁瓚曾說過:「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

」個體的社會性發展,從我們一出生就開始了,同時也將持續終生;對個體的發展來說,它是柄雙刃劍,既代表機遇,也意味著挑戰,需要我們花一生去慢慢修行和感悟。

在我看來,孩子在童年早期遇到諸如「窩裡橫」之類的適應性問題,不完全是壞事,至少他是在父母的保駕護航中前行,而不至於自己跌跌撞撞去試探。

所以,當你意識到,你的孩子總愛在你面前發脾氣,請不要著急給孩子貼標籤,而是想一想,我的孩子在通過對我發火的方式,在問我要什麼樣的支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吃飯睡覺玩耍打人發脾氣等問題大集錦

一歲之後的寶寶,隨著能站會走,每天從早上一睜眼,到晚上閉眼睡覺,一直就在不停地探索著。世界在他們眼中事事、時時、處處都充滿著新鮮,他們總是在不停地東看西看、甚至東摸西摸,這還不夠,還得抓一抓、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