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孩子的「叛逆期」(銘爸公開課實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各位寶爸寶媽還有一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大家晚上好!我是銘爸,感謝大家犧牲寶貴的時間來參與我們爸媽堂的互動微課,一起交流「如何對待孩子的「寶寶叛逆期」的話題。

儘管上次微課,我和群里很多人都已經認識了。

但還是請允許我向群里的新朋友做一個簡要的自我介紹:由於個人興趣和志向,我一直專注於教育領域。

做過4年大學生就業指導,6年小學教師,最後發現原來幼兒教育才是我的真愛!目前我自己有一家小型的蒙台梭利早教機構,並一直致力於通過爸媽堂傳播科學養育和教育的方法。

下面進入正題~

一、家家都有隻熊小孩

每個小孩到了2歲多的時候,家長帶起來往往會比較艱難,拿有些家長的話來說就是:「簡直比上班還惱火!你叫他幹的事情,他不干,叫他不要做的事情,他偏要做。

我家小銘有時候也是這樣。

我還清楚地記得,今年夏天的時候,他一個人在衣櫃里翻出了自己的羽絨服,仿佛見到一位很久不見的老朋友似的,立刻高興地穿在身上。

我跟他說夏天穿羽絨服會很熱,應該脫了,他卻不干。

我自然不會強迫他脫掉,而是讓他自己體驗大熱天穿羽絨服的後果。

果然,很快他就把羽絨服脫下扔掉了,還發現真理一般地說:「太熱了,我要把它脫了!」就好像我剛才不是這樣跟他說的,而是告訴他夏天應該穿羽絨服一樣。

這件事情的結局還算好的,至少在我們家是這樣的。

也許在有的家庭中,家長見到孩子干出這樣的傻事,會立刻激動地幫孩子把羽絨服脫了,還藉機嘲笑一下孩子:「你看看你,哪有人大熱天穿羽絨服的,你咋這麼笨呀!」孩子看到家長就這樣把自己的羽絨服搶走,又數落自己,立刻就大哭起來,甚至還要打人罵人,一場發生親子衝突在所難免。

對於我和銘媽來說,類似「羽絨服事件」的事情還比較好處理,並且通常不會引發孩子的負面情緒,但是對於另外一些事情就不好搞定了。

比如,小銘想買更多的零食玩具,想到小朋友家去過夜,想半夜出去玩,想不穿衣服,想去大東北找光頭強……又或者不想刷牙,不想收拾玩具,不想吃飯,不想喊人……對了,還有不想去幼兒園……更為誇張的是,他摔倒了會怪地板,撞到別人會罵人家笨蛋——說到這裡,你是不是以前一直以為搞教育的人生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不同嗎?其實都一樣的,都是人類基因的產物,最終孩子長成什麼樣,還是完全取決於後天的教育。

上面提到的孩子的這些「想」與「不想」伴隨著他們的哭鬧,就像恐怖分子的炸彈一樣,常常出其不意地傷害我們家長的好心情和腦細胞,令我們感到無比抓狂。

很多時候,我們甚至開始懷疑:「這是我的孩子嗎?是那個有口奶喝就燦爛微笑的乖寶寶嗎?他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只要事與願違就又哭又鬧的呢?」

事實上,只要讓2、3歲的寶寶家長相互交流一下,大家就會發現原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一樣,這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階段,即:寶寶叛逆期。

二、什麼是寶寶叛逆期?

很多人都只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可實際上人都有三個叛逆期:2-3歲,是孩子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寶寶叛逆期是怎樣形成的呢? 1、情緒,寶寶最初的語言

人類是情緒的動物,從祖先那裡我們獲得的情緒大約有8-10種,稱為基本情緒,如興趣、快樂、難過、恐懼、厭惡等,所有這些情緒,在嬰兒出生到6個月左右陸續出現。

興趣、快樂等正面情緒都是我們樂意見到的,這裡也就不用多說什麼。

我們主要看看那些令我們不喜歡的負面情緒的小惡魔是怎麼降生的吧。

難過,出現於出生後的1-2天,疼痛、飢餓、噪音、冷熱、睏乏等都會引起難過。

憤怒,出現於出生後的4-8周,通常是因為身體受到限制,慾望無法得到滿足等。

憤怒常常導致攻擊性的行為,不過攻擊性的行為未必就是因為憤怒,有的時候,孩子打人僅僅是想跟別人表示友好,但是方法不當或者用力過猛,所以家長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打人,要看孩子是不是帶有憤怒的情緒。

啼哭,既是一種生理現象,也是一種心理現象,每個孩子一生出來就會。

嬰兒時期的哭更多是一種呼喚大人,表達慾望的方式。

所以,對於一歲以內的孩子,我們要做孩子「完美的照料者」,及時響應孩子的哭聲,讓他對這個世界、對爸爸媽媽建立足夠的信任:「你看,這個世界很安全,爸爸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

2、叛逆,寶寶語言轉換時期的副產品

無論是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都比寶寶的語言發展早很多,可以說它們就是寶寶掌握口語之前的語言,對於嬰兒的生存來說都有重要作用。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口語能力的提高,這種情緒語言會越來越退居其次,成為表情達意的輔助工具。

不過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因為對於2、3歲的幼兒來說,他們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控制情緒的能力還很弱,很多時候當他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情時,首先想到的還是他們運用最熟練的情緒語言。

這就像一個中國人在外國遇到非常緊要的事情,會本能地說出來漢語一樣。

當然由於孩子在使用負面情緒語言時,因為缺乏生活經驗,無法對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作出預判,因此會出現「不講理,任性,哭鬧、扔東西、打人、罵人、自我傷害……」這些比較激烈的行為,或者「沉默對抗、消極磨蹭、……」這些比較平緩的行為。

由於孩子判斷事情都是很直接的,他一旦發現其中某種行為能夠得到好處,就會反覆利用。

因此,我們常常看到孩子把哭鬧、自我傷害當做要大人達成自己要求的手段,把磨蹭當做讓他人幫自己做事的武器。

以上孩子種種讓我們家長難以接受的行為,我們通常會給它們貼上一個標籤,叫做叛逆。

3、理解,在愛與規則中給孩子恰當的引導

因此,家長應該理解地看待孩子表現出來的負面情緒和行為,當家長真正做到理解以後,就不會想著如何使用獎懲的手段來糾正這些正常的情況,而是意識到當孩子出現情緒時,正是幫助他成長的好機會,進而協助孩子逐步從情緒語言過渡到,我們成人容易接受的正常語言上來。

當然,剛才我們已經提到,這個過程並不短暫,也不太美好,但是請相信生命的基因已經給孩子設定了時間程序,我們只需要從旁協助就好。

因為早已有研究表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3-4歲以後,兒童逐漸發展出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的能力,但仍不明顯。

5-6歲的兒童大多具有一定的情緒控制能力,但仍需要成人的指導,才能逐步學會情緒調節的策略。

事實上通過觀察我們也能發現:你看無論是我們小時候還是現在遇到的小朋友,無論他小時候多麼調皮任性,喜歡哭鬧,長大了以後不是都不那樣了嗎?

所以,各位寶爸寶媽,大家一定要對自己家的熊寶寶有信心哦,相信他遲早會走出自己的熊熊期,成為懂事明理的乖寶寶的!

三、 叛逆的原因和應對策略

剛才說了叛逆其實只是我們大人給孩子貼的標籤而已,我們應該主要關注的是孩子的情緒。

如果我們能找到孩子負面情緒的開關,不使容易引起孩子情緒的事情經常出現,那孩子自然哭鬧不起來了。

根據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的著名的情緒ABC理論,我們知道事情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只受自己對事物看法的影響。

比如同樣是孩子哭鬧,一個媽媽沒受多大影響,而另一個人卻非常煩躁。

為什麼?因為孩子哭鬧這個誘發事件A與家長情緒這個結果C之間,還有個對誘發事件A的看法有關的B在起作用。

那位沒受多大影響的媽媽可能因為聽了我們的微課,知道孩子哭鬧是一種情緒語言表達,很正常。

而那位很煩躁的媽媽則可能覺:「孩子你都這麼大了,這麼點兒事,有什麼好哭的。

從「情緒ABC理論」我們也知道了事情本身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情緒,關鍵是孩子對事情的看法影響他的情緒。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對於孩子來說,都有哪些事情容易引起引起他的情緒。

(一)自身原因及應對策略:

1、自我意識的發展

(1)自我意識,孩子長大的標誌

有位心理學家在做動物實驗時曾遇到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給小猴子一些木塊,讓它用木塊換糖吃,換到後來,木塊用完了,它就用自己的尾巴來換糖,使這位心理學家捧腹大笑。

為什麼看起來挺聰明的小猴子會做出如此可笑的動作,而再笨的孩子也不會用自己的手或腳去換糖。

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猴子不能把自己同周圍的事物區別開來。

而人則不同,人能夠認識自己以及自己同周圍世界的關係,人有自我意識。

因此,有無自我意識是動物和人在心理分界線。

那麼嬰兒的自我意識是一出生就有的嗎?

答案是「No!」自我意識的核心是「我」,「我」這個概念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從無到有逐漸發展起來:

0—4個月的嬰兒意識是混沌的,不能意識到自己身體的存在,不知道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是屬於自己的。

精神分析學家瑪格利特·瑪勒把新生兒比作"蛋殼中的小雞",他們不能把自己同外界環境區分開來,還不具備本體性,所以會經常發生把自己的小手或小腳當玩具來玩耍的情況。

1歲6個月自我意識形成:

【點紅實驗】1972年,美國心理學家做了這樣的實驗:寶寶熟睡時,往他的鼻子上打個紅點。

寶寶醒來後,讓他照鏡子,結果發現:有些15個月大的寶寶會看著鏡子,摸自己那打了紅點的鼻子;但絕大部分寶寶要在21個月以後才出現這種行為。

由此,心理學家得出結論,寶寶的自我意識,大約在1歲6個月左右時形成。

2歲以後的寶寶,漸漸能夠懂得「我、你、他」這些人稱代詞,在生活中掌握了物主代詞「我的」和人稱代詞「我」,由此實現了自我意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標誌著他們真正的自我意識的形成。

接下來,他們常常出現「給我」、「我要」、「我會」、「我自己來」等意向,開始跟成人搶奪和自己有關的權力。

當成人提出一些要求時,兒童並不聽從,經常說「我不」。

因此便有了國外普遍流傳的TerribleTwo(可怕的2歲),也有Horrible Three(恐怖的3歲)的說法,我們中國民間也有諺語叫做「兩三歲,狗都嫌」。

從上面我們知道,自我意識是孩子的精神成長的必然結果,那麼孩子有了自我意識到底好不好呢?

大家放心,人類的基因在進化的時候肯定是非常謹慎的,每種生命的特點都有它自身的進化學意義。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根本沒有自我,沒有自己的感覺、自我評價、自我監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他怎麼能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呢?

可以說,自我意識是造物主把孩子從行屍走肉變成人時,給他的身體注入的靈魂。

我們不僅要大力歡迎,更要想辦法讓這一刻早點降臨。

因此,現在給寶寶做早教時,我們都會想辦法給孩子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以各種刺激,讓他儘早把自己同這個世界分離開來,認識到自己的存在是獨一無二的。

(2)當孩子使用「自我意志」時,我們該怎樣做?

蒙特梭利最偉大的貢獻之一是發現了:「人」的發展存在敏感期。

當兒童處於某個敏感期時,會在連續的時間段里,對某種事物或事情產生強烈的興趣,並且在這期間的孩子會出現大量相關的有意識活動。

在敏感期內施教,事半功倍,能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

在孩子經歷了視覺敏感期,味覺敏感期,口腔敏感期等各種生命早期的敏感期以後,他又迎來了「自我意識敏感期」,這個敏感期集中於1歲半到3歲的階段,從開始說「我的」,到說「不」,到開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都是:孩子想要劃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時通過說「不」使用自我意志的感覺:我說了算是最重要的

如果發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孩子們的表現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雖然在我們大人看來:「你這半大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只知道亂指揮,瞎胡鬧,完全是不聽話的表現」,但是我們還是要收斂情緒,站到孩子的角度,考慮他這樣做到底對他的成長有何意義,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應對。

這裡主要考慮兩種情況,給到大家一些建議:

第一種情況:愛做事,「我要」

1)尊重孩子的合理願望

前面已經講過,自我意識的增強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絕對是好事情。

當孩子主動運用自我意志,想要幫我們做事情時,我們一定要加倍珍惜他們的積極性,並且積極引導孩子,給他分配一些極簡單的任務,提供適合他工作的用品,讓他有機會做個「當家小鬼」。

現在流行的蒙台梭利早教和幼教,就是利用這一點,為孩子提供各種可以獨立操作的教具和必要的指導,讓孩子可以自由地運用自我意志,發展各種身體機能和精神才能的。

雖然蒙台梭利教育目前在國內的收費還很昂貴,但是只要我們領悟了他的精神,在家裡同樣可以實施蒙台梭利教育。

前段時間我通過爸媽堂發布了許多在家也能做的蒙台梭利教學內容,大家不妨找來看一看。

2)恰當引導孩子的冒失行為

當然,對於孩子的某些幫忙行為,或者想要做的事情,如果確實有危險或者不方便做,比如幼兒想要碰飲水機里的開水,或者想要拿別人的玩具等,難道也要讓孩子去做嗎?

有一本很有名的小說叫《麥田裡的守望者》,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說:我願做麥田裡的守望者,讓孩子們在麥田裡自由的玩耍,只有當某個孩子跑向懸崖邊,我才去把他捉回來。

這難道不是我們教育孩子時應該遵守的原則嗎?

所以,當孩子想要做的事情會對自己、對別人造成傷害,對環境造成破壞時,我們則應該該出手時就出手。

當然這種出手不能是簡單地禁止,否則禁止就會變成誘惑——說不定哪天孩子就會趁大人不注意去做那件事,造成的後果自然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最好的做法是,我們應該考慮幼兒的心理特點,用它容易理解的方式來消除他想要做的願望,形成一定的「事件免疫力」。

還拿剛才的例子來說,當孩子想摸開水時,我們可以主動提供一杯五六十度冒著熱氣,又不會燙傷的溫水給孩子摸,讓他自己體驗燙燙的感覺,同時家長說出「燙」這個字,讓他把那份感覺和「燙」這個抽象的概念聯繫起來,這樣做,既是一種安全教育,也是一種知識概念的教育。

以後,孩子再見到冒熱氣的東西,就會聯想到燙,自然就形成了「燙的免疫力」。

又比如,孩子想拿走別人的玩具。

家長可以告訴他:「你拿走了小朋友的玩具,玩具和他的主人分開了會傷心的,它的主人,那位小朋友也會傷心的。

就像壞蛋把你從媽媽身邊搶走了,我和你都會傷心一樣」。

孩子聽了,應該就更容易理解自己的行為會造成的後果了。

當然,如果孩子仍然堅持要那樣做,而我們又沒有想到他容易接受的辦法,那麼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抱離

不要講話,直接抱離,下次孩子還是這樣做,繼續抱離,直到孩子形成條件反射——如果我去做那件事,就會被抱走。

除了「抱離」技巧以外,轉移注意力也是一個不得不提的技巧。

當孩子想要做某事,卻不能讓他做時,不妨找一件可以替代的事情來做。

比如大冬天的,孩子想要玩冷水,可以讓他去玩積木,或者乾脆放一盆熱水給他慢慢玩。

又比如,孩子拍打小妹妹,可以跟他說:「你可以輕輕摸摸小妹妹。

另外,和孩子養成「約定」的好習慣,也是很好的辦法。

比如,我們很早以前就跟小銘養成了互相約定的習慣。

最早的時候,他想吃棒棒糖,結果連續一周左右的時間,天天都想買來吃,我們雖然覺得這樣不好,但是還沒有明確的應對方案,就沒有制止。

後來,他還是想經常買,於是我們就利用繪本故事跟他講了,吃糖多了長蛀牙的事情,並且跟他約定一周可以買一次,之後便嚴格執行。

剛開始的時候,他每周一就著急地去買來吃,後來,卻越來越不渴望了,甚至要我們主動買他才肯吃。

其他買零食、買飲料、坐搖搖車等,都利用「約定」的辦法,讓他既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又不至於養成提過度要求的壞習慣。

除了上面的技巧,我們也可以讓孩子體驗事情的自然結果,如由著他玩玩具錯過吃飯的時間,由著他坐立不端摔倒等,小孩子很聰明,從事實經驗中學習,他們會學得更多,學得更快。

當然,最根本的辦法還是慢慢幫助孩子成長,讓他學會自我控制

有些家長因為害怕孩子做某事,只知道一味的逃避,一點也不讓孩子接觸,孩子反倒因此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也從來沒有機會學習自我控制。

比如:前不久,新聞報導,有一位兩歲孩子的媽媽為孩子燒了一鍋洗澡水,剛倒入盆中,孩子就往裡進,結果造成全身上下嚴重燙傷,想必這位媽媽從來沒有認真教過孩子什麼教「開水」,每次都是把調好溫度的水呈現在孩子面前,所以孩子就想當然的認為那盆里的水也是不燙的。

第二種情況:鬧獨立,「我不」

每個孩子都渴望長大,而證明自己長大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說「不」,通過與周圍環境的抗衡顯示自己的價值。

無論是「寶寶叛逆期」還是「兒童叛逆期」「青春叛逆期」,這都是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的心理動機。

明白了這一點,家長就不要以為這是孩子在故意跟你過不去,這是一棵小樹苗在自我生長的時候,用小樹枝推開擋住了他的陽光的大樹枝而已。

如果我們出於自己的面子,或者為了省心,而不肯挪動自己的樹枝,為孩子騰出生長所需的陽光來,那麼孩子就無法茁壯成長。

為此,我們總結了以下建議:

u 尊重孩子,給他選擇權

對於孩子想要或者不想要做的事情,如同前面講的只要不傷害自己和他人,不破壞環境,我們都應該儘量尊重他的意願。

比如我家小銘大熱天穿羽絨服,不肯脫掉,對他和別人還有環境似乎都沒什麼傷害,所以,在我們弱弱地給他一點建議之後,不再去管了。

結果,事實很快證明,我們是對的。

就這樣,無數類似的小事件在日常生活中發生著,讓小銘逐漸對我們越來越信任,這樣他也更願意在其他的大事情上聽從我們的建議。

那麼對於孩子不想做又非得要他做的事情呢?我們可以採用一些語言技巧,比如孩子明確表示,或者通過磨蹭等間接地表示不想刷牙,我們可以這樣採用以下的策略:

u先贊同再引導:可以先贊同孩子不想做的理由——「刷牙太麻煩了」,再給出他應該刷牙的理由「刷牙可以保護牙齒不受到牙蟲的傷害」,然後在問他「你是現在刷還是2分鐘以後刷?」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簡單,通常會在二者中選擇一個。

當決定看起來是由他自己作出,而不是外部強加,那麼執行起來效果就會好很多。

u認知層面引導:如果孩子對於刷牙的理由還不是很理解:「什麼是牙蟲?它長什麼樣?不刷牙有什麼危害?」那麼可以家長可以在認知層面想想辦法,比如帶孩子看關於刷牙的繪本《牙齒大街的新鮮事》《小熊不刷牙》或者一些關於生活習慣的動畫早教片等。

u樹立榜樣,全家總動員。

每個孩子都渴望與他人建立連結,而重要的方法就是和別人做同樣的事情,因此家長要多多地利用榜樣的手段。

想讓孩子刷牙,則全家一起拿著牙刷刷;想要孩子看書,則全家一起拿著書看;想要孩子愛玩手機遊戲,則全家一起玩……孩子才不管對錯呢!「只要是別人都在做的事情,我也要做,即使現在不做,我遲早也是要做的。

u偶爾打破原則:可以跟孩子約定:「你既然這麼不喜歡刷牙,而刷牙又如此重要,那麼乾脆我們約定一下,一個星期可以有一次不刷牙的機會,好嗎?」就像上次微課我們講的:人都有股牛勁,但是這股勁卻持續短暫,如果我們懂得對這股牛勁適當讓步,讓孩子有機會發泄掉這股牛勁,他之後便沒有力氣與我們抗衡了。

u遊戲的方法:孩子不喜歡做某件事多半是因為沒有興趣,沒有樂趣。

如果家長稍微花點心思把它變成有趣的事情,沒有孩子不願意做的。

有位爸爸很有智慧,對於孩子睡前不喜歡刷牙洗臉、收拾玩具的行為,想出了一個妙招。

他告訴孩子,爸爸今晚變成了一列拖鞋火車,你要不要踩在我的拖鞋上乘坐這列火車呢?兒子自然高興地同意了。

然後爸爸這列火車就載著兒子「嗡嗡嗡」的開到了客廳,說「拖鞋火車到站了,小朋友需要下車收拾玩具了,3分鐘以後火車又要開往下一站」,結果孩子很開心地把玩具收拾了,之後火車又載著孩子到達衛生間,讓孩子洗臉刷牙,最後載著孩子回到臥室睡覺。

整個過程,孩子開心極了,做事也很積極。

u蘋果老師的方法:有一位台灣的蒙台梭利老師——蘋果老師,她經常在大陸各早教機構講家庭教育課,從她那裡我學到一個很管用的方法,就是當孩子說「不」的時候,你要說「好,那我們今天就不刷牙/不洗澡…」,然後你離開孩子走一圈,再回來直接和孩子開始做那件事。

這樣做的目的是,既尊重孩子使用個人意志的要求,又讓孩子把事情做了。

這個方法,我一直沒有在小銘身上用完過,因為每當在他不想刷牙時,我剛說了「那好,今天就不刷牙」,並且準備離開時,他馬上就會反悔說:「我要刷牙,我要刷牙!」

u養成習慣:當然,上面的方法,大家可能會覺得太麻煩了,堅持一段時間還可以,要是堅持幾年那真的太要命了!請大家放心,心理學家早已經研究過了,一個人要養成一種習慣只需要21天,最多也就一個月,只要我們在這一個月里耐心細緻地對待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幫孩子養成習慣,那麼往後的日子會越來越輕鬆的。

上面的內容主要是針對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的叛逆行為做了分析,並給出了一定的建議。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因為我們的孩子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未來是不是很強大,是否具備一個強大的能力,首先就來自自我意識敏感期。

所以保護這個自我意識形成的敏感期,就等於保證了這個孩子未來人格的強大、人格的和諧和未來在社會上立足的這樣一個能力。

2、幾個惱人的敏感期扎堆

寶寶叛逆的自我原因除了上面講的「自我意識敏感期」,還有執拗的敏感期(3歲~4歲),追求完美的敏感期(3.5歲~4.5歲),詛咒的敏感期(3歲~5歲)。

下面我們一一給大家介紹一下。

(1)執拗的敏感期 3歲~4

同自我意識的敏感期一樣,這個敏感期對家長比較挑戰!3歲至4歲的幼兒進入執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歲就提前進入這一敏感期。

表現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脾氣,哭,鬧。

這時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照,也要學會一些安撫的技巧。

兒童執拗的敏感期,可能來源於秩序感。

在建構秩序感這一特殊品質時,兒童的過分需求常常被認為是「任性」和「胡鬧」,但我們覺得,用「執拗」這一概念來得更準確一些。

兒童在這一時期常常難以變通,有時會到難以理喻的地步。

比如每天小銘都要講完故事以後才睡覺的,有時候因為白天玩得太累了,沒等講故事就睡著了。

等到半夜醒來,他就吵著要講故事。

如果我們不了解這是源於他的「執拗敏感期」,一定會覺得他是在胡鬧的。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秩序敏感期的真正原因,但我們確切地知道,兒童的心理活動一定是有秩序的,當他沒有超越這種秩序時,就會嚴格地執行它。

要解決兒童的執拗問題,建議: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尊重

理解不是特別難,我想大家現在應該已經理解了^0^ 。

尊重就是要在合理的範圍內儘量滿足孩子對秩序感的要求,比如每次小銘和我還有銘媽三個人回家時,都是他先坐在家門口的樓梯上,然後由我拿鑰匙開門,他再進入的。

結果有一天,是銘媽開的門,他就不幹了,非要我們從家裡出來,重新上樓,重新按照「正常」的秩序來開門進屋。

對於孩子這樣的要求,我們就應該順從,做聽話的好家長。

只有這樣孩子的心理秩序才不會被打亂,才能更好地生長,遺憾的是很多家長並不了解這一點。

當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重來的。

比如,早上因為趕時間去上幼兒園時走了一條捷徑,孩子非要重新走老路。

可是因為時間的關係無法重來,家長千萬不要責怪孩子任性不講理,而應該認可孩子的心理需求:「媽媽知道今天我們沒有走那條老路,你覺得傷心了。

你看我們今天下午回家時再多走一遍好不好?」或許最後孩子還是有些不情願,但媽媽的做法對孩子來說多少還是有些安慰的。

(2)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3.5歲~4.5

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時灑出一滴就很痛苦;吃的蘋果上不能有斑點;廁所白色的便盆不能有任何黃漬;衣服不能少扣子等等。

接著又上升到對規則的要求:我遵守規則,你也必須遵守,人人都要遵守;香蕉皮必須扔到垃圾桶里,沒有垃圾桶就必須拿著;紅燈亮了,即使馬路上一輛車、一個人沒有也不能過馬路,已經過了必須退回來,退回來也不行,誰叫你這樣做了!

我們的建議,依然是尊重孩子!這時不要在意孩子一定要吃一個整個的餅子,是否能吃掉,是否會養成他浪費的習慣等等,孩子的問題不要擴大化,在什麼時間只針對什麼事情。

(3)詛咒的敏感期 3歲~5

如果您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特別喜歡說髒話,那麼他就進入了詛咒敏感期,「臭屁股蛋」、「屎巴巴」、「打死你」、「把你踢死去」,這些聽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辭,常常出自3歲~5歲孩子的嘴裡。

因為孩子在這時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就是詛咒,而且成人反應越強烈,孩子就越喜歡說。

我們的建議是:忽略、淡化!不要在意孩子的語言,這並不是他真的想表達的,慢慢等待這個階段過去。

千萬不要給孩子上綱上線:「你怎麼這麼沒禮貌?」這種標籤化的語言反倒會讓孩子形成不好的自我印象「媽媽說我是個沒禮貌的孩子,也許我就是個沒禮貌的孩子。

(二)家長原因及調整策略

關於孩子叛逆,除了上面源於孩子自身成長的內部原因之外,還有就是來自家長的原因。

這裡我們試著歸納一下:

1、錯誤引導

小銘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摔倒了,爺爺為了安撫孩子就說出了我們這代人最耳熟能詳的話來:「地板把小銘滑倒了,我們打它」,然後用力拍打地板。

小銘從此以後就學會了,每次遇到摔倒,撞到東西都會責怪對方,撞到別人有時候也會生對方的氣。

儘管我們一直在努力引導他看到事實真相,分清責任,但目前還是存在這個問題。

因此,家長在孩子人生之初注入的看法、信念是何等重要,就像ABC情緒理論所講的,事情本身不會引起我們的情緒,我們對事情的看法才會。

所以,在孩子面前,家長一定要很謹慎地說話行動,別把自己的許多非理性信念灌輸給他。

2、實施獎懲

很多家長為了鼓勵孩子按自己的意願行事,採用獎勵或者懲罰的方式,雖然短期內達到了目的,但是卻讓孩子失去了自願做事情的源動力。

特別是當孩子一天天長大,發現你的獎懲手段無非是耍猴人用香蕉誘惑猴子表演的花招,只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時,他就更傾向於對你的要求不理不睬了。

3、進行比較

我們先來聽聽這句話怎麼樣:「老婆,請你把家好好收拾一下。

你看隔壁李四的老婆,把家收拾的多乾淨。

」可能聽到老公對你說第一句話時,你已經打算把家收拾一下了。

可是聽了他的第二句話,你立刻放棄了,心理或者嘴上還會抱怨:「他老婆那麼好,你跟她過去吧!」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拿孩子作比較,希望以此來刺激他行動,結果也往往會促使他產生逆反情緒的。

4、威脅孩子

「你今天必須把玩具收了才能吃飯!」「不刷牙,不准睡覺!」這些話都在給孩子壓力,有壓力就會有反抗。

5、禁止太多

每個生命都是鮮活的,都想要成為自己的主人。

如果你對孩子禁止太多,他就沒有主人的感覺了,自然是要通過反抗,來翻身做主人的。

6、反向提醒

你對孩子說出的禁止的話:「不許打人」「不許罵人」「不許玩手機」「不許拿別人的東西」「不要咬手」,這些話都是在反向提醒孩子那件事的存在。

就像我現在叫大家不要想老虎,結果呢?你不是不想,而是拚命地想到一隻甚至一群老虎。

7、語言暗示

「這孩子太調皮了」「你真不聽話」「你怎麼又……」這些語言常常出自家長之口,有時候是在別人面前的謙辭,比如當別人誇獎你的孩子聽話時,你可能就會說:「聽話什麼呀,今天早上叫他起床都不肯起。

」有時候是你生氣時的氣話,比如當孩子不好好吃飯,在你用招數用盡之後,你可能會說:「不吃算了!你怎麼這麼不聽媽媽的話呀?」長期的消極語言暗示,會逐漸內化成為孩子的自我認知,仿佛他的自畫像一樣,成為他自己的一部分:「哦,原來我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8、嘮叨太多

美國的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

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感人肺腑,準備多捐點錢。

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點零錢。

又過了10分鐘,還是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

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演講,開始向聽眾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不捐錢,還從盤子裡拿走了2元錢。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如果外來的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就會使人感覺不耐煩,甚至產生心理逆反。

9、打罵孩子

這是最最嚴重的容易引起孩子叛逆的方式。

打罵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不僅自我意識發展受阻,而且變得懦弱、沒自信、暴躁、沒耐心……他的整個人生軌跡都會沿著他失敗的父輩的人生軌跡走下去。

可以說,這種教育方式,一開始就註定了孩子人生的失敗!

10、負面榜樣

有些粑粑麻麻自己跟父母的關係不是很好,常常當著孩子的面與他們爭吵或者發生不愉快,再來教育孩子要聽話,自然蒼白無力。

孩子是很聰明的,他不會只聽你說的,更主要是看你所做的。

所以,要孩子聽話,我們首先要聽父母的話,即使有不同意見也要跟父母妥善的商量,因為你在做,孩子在看!

了解有可能造成孩子叛逆的家長因素以後,希望大家盡力避免,對孩子能商量就不要命令,能鼓勵就不要批評,多用提問式的語言溝通,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實在要說,也先考慮用辭色表情,肢體語言,眼神等…

(三)環境原因及應對策略

1、為孩子選擇好的榜樣

2歲的幼兒開始進入模仿期,開始有意識地模仿大孩子或者自己偶像的行為。

這個時候,如果經常看到身邊有個處於6、7歲兒童叛逆期,或者10幾歲青春期的哥哥姐姐,和父母對著幹,那麼他也會自然地模仿起來。

所以家長要注意控制好孩子的模仿環境,孟母三遷的做法也許我們不容易借鑑,但是我們卻可以注意幫孩子選擇適當的玩伴,並且有意識地做一些引導,比如:當你和孩子看到一個哭鬧著要家長買東西的孩子時,可以站遠一點跟孩子說:「這個小朋友不講理,你看他哭著跟大人要求買東西,而不是好好地商量。

」當你們看到一個姐姐把地上的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你可以跟孩子說:「這個姐姐把垃圾送到垃圾桶里,她做得很棒!」家長在生活中經常給孩子樹立一些充滿正能量的榜樣,孩子也會逐漸模仿他們的行為。

2、家庭教養方式不一致

@夏寶在微課開始前給我們留言說:寶寶兩歲多,最近晚上不睡覺,我要給他洗漱,他就跑到爺爺奶奶床上不下來,我採取強硬措施抱他下床,他就表現出想打我的樣子,嘴裡不停喊爺爺奶奶,並且大哭大鬧,感覺只要他向老人求助,就能得償所願,最後被我強行抱回臥室,入睡。

我這種做法對嗎?怎樣讓他心甘情願上床入睡,而不是貪玩或者依賴老人的庇護?

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是很聰明的,他們甚至不需要思考,憑藉本能就能做出最優決策,獲得最大利益。

如果家裡人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不一致,孩子就會「半夜挑柿子,專挑軟的捏!」

這個時候,與其說孩子叛逆,不如說孩子在利用家人之間教育方式的矛盾,鑽空子。

所以,一家人應該在養育孩子以前,首先溝通好大的原則,並且選出一家之主——這裡指的是教育孩子的最終決策人CEO,在一些模稜兩可的事情上,全家都要聽從CEO的決策拍板。

因此,像@夏寶提出的問題,我認為下來以後首先應該跟老人做好溝通,當然,如果老人已經聽了我們今天的微課那就更好了,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外人的話,特別是披著專家頭銜的人的話,老人們可能更容易聽進去。

溝通好老人以後,當孩子今晚再次出現這樣的情況,老人要溫柔地對孩子說:「聽你媽媽的話,他是為你好的。

」也許孩子這時候仍然不願意,但是已經沒有了老人的支持,也是獨木難支。

這時候媽媽可以跟孩子約定:「那你再玩1分鐘還是2分鐘,就去洗漱呢?」讓孩子做出選擇,做好心理準備。

到時間以後,媽媽可以玩遊戲似的跟他說:「寶貝到時間了,你是自己去還是我抱你去?」就這樣一步一步的引導,肯定會有效果的。

當然,附帶的還可以有其他很多的招數,比如準備孩子喜歡看的繪本故事書,和他在床上玩一會遊戲:躲貓貓之類的,讓孩子渴望快速上床。

好了,今天我們的爸媽堂家庭教育微課就講到這裡。

我們今天主要講了容易導致孩子出現叛逆情緒的三種原因:自我原因、家長原因、環境原因,希望能對大家恰當看待孩子叛逆有所幫助。

最後,我想用兩位重量級的人物的話來結束。

一個是北京師範大學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邊玉芳,他說:「叛逆是一個好的開始」,恰當的叛逆是孩子自我探索的體現,對孩子的成長是有意義的。

」另一個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因為我認為敢於最早地舉起反叛義旗的孩子必定是亂世或治世英雄的雛鳥。

一般來說,偉大人物的性格一定有反叛的因素,在成為英雄之前,首先要成為叛逆之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發脾氣的定義 如何改善

孩子發脾氣的定義是什麼呢?發脾氣是指兒童在受到挫折後哭叫吵鬧的現象。在各年齡階段均可出現,以幼兒期和學齡前期更為常見。該行為的發生與兒童的素質及所受的教育有關。困難氣質兒童易於出現這種現象。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