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 讓孩子做不聽話的小朋友(1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孩子,你今天聽話了嗎?」

2.反搶玩具的孩子是「不聽話」的孩子嗎?

3.聽話就是好孩子,不聽話就是壞孩子?

4.孩子有沒有好壞之分。

很多家長來幼兒園接孩子,喜歡問老師「孩子今天聽話嗎」,讚揚別人家的孩子是說「你家孩子真聽話」,批評自家孩子則是說「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在很多家長看來,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孩子聽話多好,多省心,一點也不會惹麻煩。

「聽話就是好孩子,不聽話就是壞孩子」!我從來不要求我女兒周周「聽話」,我也從來不用「聽話」二字來褒揚她。

相反,我害怕她太聽話。

自從她會說話以來,是我聽她的話,而不是她聽我的話。

她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由她決定,吃什麼、穿什麼、喝什麼,到哪兒去玩、和誰玩、怎麼玩,完全由她自己做主。

她喜歡說「不」,我喜歡說「好」。

在很多人眼裡,她不那麼聽話,但是她絕對講理,不會胡攪蠻纏、撒潑耍賴。

她有主見,有個性,敢於說出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

「聽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意味著無條件服從、不發出不同的聲音、不能有不合「規矩」的行為。

「聽話」就是一副精神枷鎖,牢牢地套住了孩子!我身邊很多按照「聽話」標準帶養出來的孩子,他們溫順乖巧,讓家長省心,但是他們不能自主、盲從、怯懦、謹小慎微。

我不為他們的聽話而歡喜,相反,我為他們的聽話感到惋惜。

我5歲的小侄女曉曉就是一個聽話的孩子。

一次,周周模仿電視節目中穿著裙子跳舞的姐姐,把褲腿挽至膝蓋。

曉曉也學樣把褲腿挽了起來。

我看見了笑著說:「曉曉也是學跳舞的姐姐吧?真漂亮,奶奶快來看呀。

」曉曉突然臉色一變,慌忙把褲腿放了下來。

我想她可能是擔心奶奶看了會生氣,因為在很多成人看來,大冬天捲起褲腿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我問她:「你是擔心奶奶看見了不高興嗎?」她點點頭。

我說:「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把褲腿捲起來。

」但是任憑我怎麼說,她再也不肯捲起褲腿來學跳舞的姐姐了。

就算奶奶不在場,她仍然不能自主,成人的「規矩」已經控制了她,她已經被大人奴役了,她當不了自己的主人。

還有一件讓我最為心痛的事。

曉曉拿到了一個玩具,周周看見了也想玩。

那時周周還只有兩歲多,還未建立「先拿者先玩、後來者等待」的規則意識,她試圖去搶曉曉手中的玩具。

兩人爭奪起來,周周奪不過,大哭。

曉曉看見周周哭了,連忙把玩具遞給周周,怯怯地走開了。

我一直在旁邊觀察,希望她們能自己商量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看到這種情形,我不得不介入。

我走過去對周周說:「這個玩具是誰先拿到的?」周周邊哭邊說:「曉曉先拿到的。

」我說:「那你覺得應該誰先玩?」周周哭著說:「我就是要先玩。

」我從周周手裡拿過玩具,遞給曉曉說:「這是你先拿到的,就應該你先玩。

」曉曉不敢接,只是怯怯地看著周周,好像是在擔心周周不高興。

我把玩具放在桌子上,微笑著對曉曉說:「你玩吧,本來就應該你先玩,不用管周周,這件事是她不對。

」說完,我轉身帶著周周到臥室和她單獨談話,強調規則並安撫其情緒。

待到我出來,我發現曉曉仍然坐在沙發上發獃,那個玩具放在桌子上沒動!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心裡難受極了,我把曉曉摟在懷裡,問:「你怎麼不玩呢?」曉曉默不做聲。

我說:「你是看到周周哭了,怕她不高興嗎?」曉曉點點頭。

在強勢的大人或不講理的小孩侵犯自己權益的時候,曉曉的反應是忍氣吞聲和違心地屈從。

曉曉的父母則認為這是孩子聽話,他們不覺得孩子有什麼不對勁。

其實這是多麼不正常啊!她怯懦、壓抑、謹小慎微,甚至有些戰戰兢兢,時時刻刻看他人臉色行事。

她已經失去自我,完全受制於人。

這就是典型的聽話標準下成長起來的孩子。

周周則是在自由平等的氛圍中成長的孩子,遇到同樣的事情,她的反應跟曉曉截然不同。

譬如碰到別人阻止她或者要求她做什麼,如果她不願意,她會勇敢地說「不」;如果別人試圖說服她,她會堅決拒絕,並說「請不要強迫我」。

有幾次,周周吃完一碗飯後,外婆還想讓她多吃點,欲再給她盛。

周周說不想吃了。

外婆勸說:「再吃點吧,吃多點長得高。

」周周看著外婆認真地說:「外婆,請不要強迫我。

」外婆就不好意思再勉強她了。

周周完全不必擔心對方不高興,也不必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她能夠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按自己的意願說話和行事。

所有聽話的孩子都是被成人長期壓制而練成的!家長們喜歡利用權威壓服孩子,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從家長口中蹦出:「聽話,不許 」「看某某多聽話,就你這麼淘氣!」「叫你怎樣就怎樣!」「你應該這樣 」家長們還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頭上,比如給孩子買衣服,家長總是挑自己喜歡的顏色和款式,不管孩子喜不喜歡;教孩子學這樣、學那樣,不顧孩子有沒有興趣;教育孩子的口頭禪就是「聽話 乖一點」,一定要孩子屈從於自己才是好孩子。

有的家長甚至擔心,如果從小不管嚴一點,讓孩子聽話一點,孩子長大後就管不住了。

學校也喜歡把孩子打造得聽話點。

現行的傳統教育就總是在身體和意志上控制孩子,不給孩子自由。

我曾經在一所宣傳個性化教育的國際幼兒園參觀,看到這樣一幕:小朋友剛起床,圍坐在桌子邊準備吃午點。

生活老師端上一盤梨子,小朋友們伸手欲拿,班主任老師嚴肅地呵斥:「老師請你們吃了沒有?」小朋友們見狀,伸到半路的手趕緊縮了回來,老老實實坐在桌子邊等候。

過了一會兒,這位老師可能覺得「時機」成熟了,下了指令,「小朋友請吃!」待老師下令,小朋友方才伸手拿起梨子吃了起來。

類似的情節我不陌生,曾經在別的幼兒園目睹過無數次。

在那裡,小朋友做什麼事情都必須經過老師的允許,否則就會被制止和呵斥。

「老師請你們吃了沒有」的潛台詞就是「老師沒請,你們就不能吃」,這句話可以延伸成「老師沒允許,你們就不能做」。

體現的是老師的教育觀,即凡事都要經過老師允許,否則就是不對的。

這就是對孩子的一種控制。

這樣的老師幾乎遍及每一個幼兒園,這樣類似的言論隨處都可以聽到。

過於聽話順從的孩子心理是不健康的,長期的壓抑會導致人格的缺陷。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太過順從,聽話的孩子往往壓抑了太多的內心需求。

這種壓抑會導致兩個極端,一是在壓抑和沉默中爆發,某一天遇到導火索,就會採取一些極端行為;二是在長期的壓抑中喪失了個性,只知道逆來順受,徹底成為一個沒有思想和靈魂、任人擺布的傀儡。

經常有老實聽話的孩子殺人的新聞見諸報端。

我們的教育培養出這樣的孩子真是一個悲劇,這是失敗的教育!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孩子?聽話?順從?不惹事?不少學校和家長評判一個孩子是不是好孩子,標準就是:聽話+成績好。

當然,有人可能會認為,上面的例子是比較極端的,我的孩子絕對不會那樣。

但是那些極端例子的家長一開始是否料到會是這樣的結局呢?倘若他們一開始就料到是這樣的結局,他們還會要求孩子一味地聽話嗎?

更多的是生活當中的「聽話」的成人。

我的一個表妹,小時候是個乖巧聽話的孩子,什麼事情都聽父母的,是親戚們交口稱讚的好孩子。

長大後由父母挑選了一個男朋友,儘管表妹很不願意,但不敢違抗父母之命,勉強跟這個人結了婚。

生了孩子後,老公好賭成性,經常打她。

表妹不堪毒打,逃回娘家。

可是,婆家不准她看孩子,她經常一年多才見孩子一次。

因此,她每日在對孩子的思念中煎熬,痛苦不堪。

表妹的婚姻不幸,深層原因就是她沒有獨立的人格和個性。

連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做主,還有什麼能自己做主呢?一個沒有獨立個性、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是可悲的,小時被父母控制,長大被別人控制,無論怎樣都逃脫不了悲劇的命運。

有家長可能會感到疑惑,不要孩子聽話,那孩子豈不是會無法無天?

我在這裡所說的不要孩子聽話,指的是家長不要利用自身的權威壓制孩子,強迫孩子聽話。

如果家長理解了孩子,其要求和孩子的內心需求一致的時候,孩子是非常樂意順從的。

曾經有很多朋友羨慕我,問我為什麼周周這麼聽話懂事,講得清(註:方言,講道理講得通)。

他們口裡的「聽話」實際上就是我所說的「講理」。

我說,沒什麼秘訣,就是我儘量去理解她,傾聽她內心的聲音。

我先聽她的話,然後才是她聽我的話。

實際上,這種「聽話」,是孩子聽他自己的話。

孩子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個性的不同。

「聽話」不等於好孩子,「不聽話」也不等於壞孩子。

我們可以要求孩子講理,而不應該要求孩子一味地聽話。

孩子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獲得身體和意志上的自由的權利。

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要求孩子言聽計從。

過於聽話等於盲從,孩子將失去自己的個性,失去獨立的思考,今天被父母主宰,明天被別人主宰。

中國文化的劣根性之一就是奴性。

一個沒有自由意志、不能獨立自主的人是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的,只能被人奴役。

一個被奴役的人是不會幸福的,一個被奴役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教育孩子,首要的就是尊重孩子,讓孩子獨立自主。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從小就在孩子的心靈中播撒自由、獨立的種子。

這樣做的意義從小處講,是播種孩子幸福的人生;往大處講,是種下了國家和民族振興的希望。

重點提示:

在強勢的大人或不講理的小孩侵犯自己權益的時候,孩子的反應往往是忍氣吞聲和違心地屈從。

所有聽話的孩子都是被成人長期壓制而練成的!

過於聽話順從的孩子心理是不健康的,長期的壓抑會導致人格的缺陷。

教育的核心就是建構健康的人格,而不是學多少知識,考了多少高分。

有時候,我們可以「不要孩子聽話」。

「不要孩子聽話」指的是家長不要利用自身的權威壓制孩子,強迫孩子聽話。

未完待續······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kejidiy 科技小製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越乖的寶寶,長大可能越不省心?

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乖巧的孩子:5歲的詩詩,一直是大家眼中文靜的小淑女。每次放學後,爸爸媽媽去接她,大部分小朋友都在教室里玩耍、嬉笑,只有詩詩,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規規矩矩地坐著,不吵不鬧。老師總是誇...

打人的孩子是壞孩子嗎?

我們常看到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會發生衝突為了一點小事動手打人,或者在幼兒園裡老師告知家長孩子在幼兒園裡經常打人、推人、抓人等嚴重的現象。一、什麼是攻擊性行為孩子打人是一種攻擊性的行為,攻擊性的行...

請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乖」孩子

我們總是會聽到一部分的爸爸媽媽誇獎別人家的孩子有多乖,有多聽話,然後經過一對比,就會覺得自己家裡的孩子不夠乖,不聽話。總是把乖孩子等同於好孩子,而不乖的孩子也就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但是這個...

「乖孩子」未必就是好孩子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家長稱讚別人家的孩子有多乖,有多聽話,甚至因此而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夠乖,不聽話。把乖孩子當成是好孩子,而不乖的孩子也就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其實父母這樣子看問題是不對的,因...

當別人這樣逗你孩子時,請立刻制止他

點擊上方「育兒網」即可訂閱獲得專業育嬰師定製備孕至6歲育兒知識親友逗孩子是家長們常常遇到的事情,親友們往往是出於 喜愛孩子才逗孩子,但逗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有負面影響,有的家長意識到這一點,有的家長...

孩子太乖並不是好事!

有那麼一類孩子,他們在父母和老師的心目中是個「乖孩子」,聽話、懂事、循規蹈矩,但是孩子的內心需求你們了解嗎?要知道,乖巧的孩子往往更需要父母的理解跟呵護。

乖孩子等於好孩子?原來這麼多年家長們都錯了

不久前,遇到了一位做心理諮詢師的老師,從他口中聽到了一位媽媽的故事。1.這位媽媽是他的一位客戶,她擔心自己的女兒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女兒很聽話,但是一直改不掉吃手這個習慣,已經三歲了,可是還每天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