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乖孩子」越長大越讓人操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什麼「乖孩子」越長大越讓人操心?

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你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更是家長常掛在嘴邊的;在外面,「你的寶貝真聽話」是誇獎別人孩子的不二法則……

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這樣的孩子既好帶又能省去許多麻煩,他們認為「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對那些惟命是從、聽話的孩子甚為喜歡而對 表現出反抗行為的孩子卻很是反感,所以總會時長把一些話掛在嘴邊,例如:「寶寶乖,寶寶聽話,XXX就給你買好吃的!」「乖孩子要聽XXX的話哦,不可 以…不可以…」「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哦~」。

聽話的孩子總會得到大人們無數的表揚和物質的獎勵,而調皮搗蛋的孩子輕則挨吵,重則受罰。

大人們把孩子牢牢地禁錮在設定好的條條框框裡面,這樣以便更 容易「操縱」孩子:在幼兒時期不給大人們添麻煩,到了學童時期「聽話」的標準又深入到了好成績,只有上學聽老師話,放學聽家長話的孩子才會有學習好,成績 好,只有這樣做才是大家心裡的好孩子受老師和家長們的歡迎;相反不聽話的孩子學習一定不好,學習差,成績差的孩子就自然而然的被大人們歸入了壞孩子的隊伍中。

很多時候,我們把「聽話」當成了教育孩子的捷徑,總是用「聽話」兩個字去教育孩子,長時間在孩子的幼小心靈里灌輸一種觀念:大人(父母、老師)的話都是對 的。

控制了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阻止了孩子獨立行為的施展,限制了孩子質疑問題的機會,給孩子形成唯唯諾諾的性格創造了條件,而後我們再按自己需要的模式 去「捏造」出一個所謂的好孩子。

但大多數這種孩子卻是缺乏自我,壓抑天性和天才的產物,轉換成社會角色之後,他們就成了聽話的平庸之材。

曾 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說:中國派出了一批學者去考察美國學校的教育,他們看到美國學生在課堂上亂鬨鬨的,有疊飛機的,有畫畫的,有自己做作業的…… 無奇不有,中國學者歸來後,做出斷言N年後,中國孩子必然超越美國;與此同時,一批美國人也來考察中國教育,看到孩子們在課堂上井然有序,畢恭畢敬,連坐 的姿勢都是經過訓練的,連舉手發言的姿勢也是如此工整,於是,美國人歸去後,做出斷言N年後,中國孩子必然超過美國……。

幾十年後,美國培養了N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則寥寥數人,不知道這個數據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

聽話的孩子,真的就是「好」孩子嗎?

一味聽從長輩的話,失去自我

六歲的美詩,一直是大家眼中文靜的小淑女。

每次到了放學的時候爸爸媽媽去幼兒園,大部分小朋友都在教室里玩耍、嬉笑,只有美詩,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規規矩矩地坐著,不吵不鬧。

老師總是誇獎她非常聽話,從不違抗命令,其它的家長也很好奇,美詩的爸媽怎麼把她培養低如此「安靜」呢,連小朋友愛吃的糖果,她都不吵鬧著讓爸媽買。

原來,小姑娘以前被教導,「一定要聽話,爸媽最愛聽話的乖寶寶,讓你幹什麼就要幹什麼」,慢慢地,她總是為了得到外人的一句「真聽話」,看到愛吃的零食也不敢要,想跟其它小朋友玩,卻怕被說「不乖」……

「聽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意味著無條件服從、不發出不同的聲音、不能有不合「規矩」的行為。

「聽話」就是一副精神枷鎖,牢牢地套住了孩子!

在中國家庭中,大人們都喜歡根據自己所謂的「過來人」的經驗來教導孩子,雖然大人們在閱歷與經驗上,都比孩子要豐富得多,但是時代是在變化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觀念也是在變化的,如果不考慮孩子的性格,強迫他去做一些不喜歡做的事情,而孩子也許迫於父母的威嚴也不敢反抗,久而久之他們就「被盲從」 了,失去了自主性,也失去了自己選擇的自由。

越「乖」,越容易被淘汰

一名外國小孩用藍色筆畫了一個「大蘋果」,老師走過來說:「嗯,畫得好!」,孩子高興極了。

這時中國專家問教師:「他用藍色畫蘋果,你怎麼不糾正?」那個教師說:「我為什麼要糾正呢?也許他以後真的能培育出藍色的蘋果呢!」

外國教師這樣容忍孩子「不聽話」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護孩子的想像力,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當然允許孩子「不聽話」指的主要是思維上的「不聽話」。

而越乖的孩子,越容易做一個從不提問的「乖」學生、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上讓婆婆包辦的「媽寶男」。

「聽話」的孩子考公務員、進國企,多少年還是在那個崗位上沒有長進,工資沒有大的變化,失去了再工作的能力。

那些「不乖」的孩子,從打臨工跑市場開始,做電商、設計網際網路,越來越成功。

時代更新太快,很多事情,是前輩要向後輩學習,而不是我們向父輩聽話。

只可惜,能認清自己視野局限的父輩並不多,大多數還認為下一代應該「乖」一點,走一條穩穩妥妥的路——越穩妥的職業,越以犧牲創新能力為代價。

「乖孩子」長大後,性格有缺陷

心理諮詢師認為,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我就是從小被誇聽話。

可是我現在不快樂。

因為你從小任人擺布,當你長大了開始不接受他們的擺布的時候,他們就會不爽,就會說你,指責你。

以至於,我現在非常痛苦。

上面是一位媽媽在後台的留言,她小時候聽家長的話,放棄了自己喜歡的畫畫,專心高考,選擇了一門不喜歡的專業,成了一個不懂拒絕別人、疲憊不堪的「爛好人」。

現在,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所以,合格的父母,絕不會以「乖」之名來要求孩子!

【歡迎關註:麼麼親子網育兒指導和親子活動公眾號(打開微信搜公眾號ienmuo和enmuopt)】

麼麼說說其實,愛闖禍、愛鬥嘴的孩子可能腦瓜更靈活,未來的發展也更加多樣化。

國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選取了157名來自不同文化和社會經濟背景的青少年,平均年齡13歲。

他們對這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與母親發生爭論的情況進 行了觀察、錄音和分析。

3年後,研究者驚訝地發現,與性格溫和的孩子相比,那些在與母親爭論時表現得相當自信、並善於用合理的想法支持自己觀點的青少年, 排解負面壓力的能力更強、意志力更堅定,對菸酒等不良誘惑抵制的能力也提高了40%。

這項發表在《兒童發展期刊》雜誌上的新研究解釋說,適當與父母發生口角,相當於提供了與他人討論、談判問題的「實地演練」,可以激發孩子的自主意識, 讓他們更願意開動腦筋想問題、維護自己的利益。

這一過程,有助於培養日後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

但是,研究人員特別提醒,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鼓勵孩子和他人 對著幹,而一定要講道理,對於吵鬧、威脅、告狀等不良方式,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和懲罰。

但專家提醒,這不意味鼓勵孩子和別人對著幹。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麼麼親子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麼麼親子網所有。

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時候越乖,長大後越痛苦?

① 「乖」,不是個褒義詞媽媽群里不知誰在半夜熱談中拋出一個問題:乖孩子……真的好嗎?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我從小就招人喜歡,不給人添麻煩。家裡人忙的時候,我會自覺地窩在沙發上看書、看電視。只有當家裡...

請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乖」孩子

我們總是會聽到一部分的爸爸媽媽誇獎別人家的孩子有多乖,有多聽話,然後經過一對比,就會覺得自己家裡的孩子不夠乖,不聽話。總是把乖孩子等同於好孩子,而不乖的孩子也就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但是這個...

孩子太乖並不是好事!

有那麼一類孩子,他們在父母和老師的心目中是個「乖孩子」,聽話、懂事、循規蹈矩,但是孩子的內心需求你們了解嗎?要知道,乖巧的孩子往往更需要父母的理解跟呵護。

其實越聽話的孩子,長大以後過的越辛苦

試問如果有兩個小朋友,一個乖巧懂事聽話還沒脾氣。另一個每天活蹦亂跳有個性,喜歡問為什麼,不高興就發小脾氣。這樣的兩個小朋友你更喜歡哪個?相信很多人都選擇乖巧聽話的。很多媽媽因為帶孩子都搞的自己心...

為什麼越乖的寶寶,長大可能越不省心?

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乖巧的孩子:5歲的詩詩,一直是大家眼中文靜的小淑女。每次放學後,爸爸媽媽去接她,大部分小朋友都在教室里玩耍、嬉笑,只有詩詩,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規規矩矩地坐著,不吵不鬧。老師總是誇...

乖孩子等於好孩子?原來這麼多年家長們都錯了

不久前,遇到了一位做心理諮詢師的老師,從他口中聽到了一位媽媽的故事。1.這位媽媽是他的一位客戶,她擔心自己的女兒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女兒很聽話,但是一直改不掉吃手這個習慣,已經三歲了,可是還每天睡...

「乖孩子」未必就是好孩子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家長稱讚別人家的孩子有多乖,有多聽話,甚至因此而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夠乖,不聽話。把乖孩子當成是好孩子,而不乖的孩子也就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其實父母這樣子看問題是不對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