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聯女生盜竊被捕 警惕!如何應對孩子的偷盜行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一則深圳某大學羅姓女生在香港失聯的消息得到廣泛關注,就在大家也都默默為她祈禱,希望能平安歸來時。

可萬萬沒想到,劇情反轉,香港那邊傳來消息,該女大學生在到達香港的當日下午,因涉嫌盜竊被捕。

這就尷尬了!

一個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將貪婪之手伸出,做出違法犯罪的行為,不得不令我們反思教育的初衷和終極目標,無論何時,不管是大學生、小學生還是小孩子,德育觀念都應一直引起家長、學校的高度關注。

好的行為習慣往往從小養成,俗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那麼,怎樣防微杜漸,怎樣在孩子誤入歧途時給予正確、及時的引導呢?

我們首先得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階段:

1-3歲,喜新厭舊-——不是故意偷拿東西

寶寶從1歲開始,玩玩具特別「喜新厭舊」,看到沒玩過的玩具,總會一把拿過來。

當然,有些情況下,玩具的主人並不在場,他們心中也尚未有「你的」、「我的」概念。

這種情況當然不能稱之為偷,不在討論之列。

3-5歲,拿來主義-——沒有偷竊概念

孩子3-5歲的年齡段,正是幼稚園的階段,這是時候他們有時候看到喜愛的東西便用行動歸為己有,意識中,他們明白這是「你的」、不是「我的」概念,但是他們並沒有明白偷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是一種偷竊行為。

而這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甚至給孩子示範正確的請求方法,「你能借給我玩嗎?」,或者「我能玩一會嗎?」

5-10歲,明辨是非——理解偷竊是錯誤的行為

這年齡段的孩子,由於心智已經比較成熟,能理解偷竊是不道德的行為。

如果發生偷拿別人東西行為,可以考慮是故意而為之的。

在這時,家長應高度重視並採取必要的措施,父母就需要明確告知孩子,「這是別人的東西,不是你的,不詢問別人、不經對方同意就據為己有是錯誤的行為。

」孩子對於自己是否受歡迎十分受關注,可以告訴孩子,私自占為己有是偷竊行為,做出這樣行為的孩子是不受大家歡迎的。

孩子為什麼會偷竊?

第一,他人的鼓勵或遭到威脅唆使

一方面,孩子他人鼓勵而產生偷竊行為,通過偷竊得來的錢財或物品滿足自己或同學的慾望。

而另一方面,個別孩子有遭到同學的威脅、唆使,進而去偷竊。

第二,攀比心理,忍受不了物質誘惑

現在社會攀比現象比較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的某些心心理願望需要得不到家長的滿足,而孩子又無法控制自己的慾望時,偷竊行為就有可能產生。

第三,激怒或報復父母

社會壓力大,很多父母忙於工作而無暇管教孩子,或者父母過於嚴厲或不合理的管教方式而產生報復心態,以發泄自己心中的不滿情緒,而偷竊就是其中之一。

第四,「物品所有權」意識不清

一般而言,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年齡較小的孩子身上。

這時候的孩子「物品所有權」意識尚未建立,會產生「只要我喜歡,就要擁有」,沒有意思到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如何應對孩子的偷竊行為?

作為家長,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出現偷竊行為,也要冷靜應對,切忌為此大發脾氣。

一方面要足夠重視孩子的偷竊行為,通過柔和的手段及時幫助孩子改正,另一方面也要反思自己在日常教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疏忽和不足,把可能造成孩子問題行為的影響因素降到最低。

1.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價值觀會給孩子以參考。

有些家庭因為孩子小偷小摸得到好處而沾沾自喜,最終會害了孩子。

例如,有些家長喜歡撿漏洞,撿便宜,去公園、遊樂園玩時逃票,這雖然不是直接的偷盜行為,卻與偷無異了。

2. 培養同理心,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當長發現自己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或者書包里出現了別人的物品。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每一樣東西都是花錢買來的,要和孩子討論這些東西不經主人允許是不能拿走或使用的。

「如果你最喜歡的小汽車被別的小朋友拿走了,你會傷心嗎?你會怎麼辦?」同理心往往能夠讓孩子試著換位思考,減少傷害他人的可能。

3.情理結合,嚴肅指出問題的嚴重性。


當你的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時,你要立即告訴他這是不對的,要求他必須把東西去,同時找機會單獨和孩子認真談一談。

如果孩子的行為屬於明知故犯,你要告訴他這是偷竊行為。

但一定要注意,在這種場合下不要責罵、嫌棄或鄙視孩子,這時候對孩子斥責打罵,不僅不利於事情的解決,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導致孩子通過故意或更多的偷竊而發泄不滿。

所以,父母需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而僅僅是他的這種行為不好。

4. 弄清楚原因,教育孩子分辨是非

一般來說,孩子的偷竊行為有多種原因,或因為缺乏,或因為模仿,或為了顯擺。

這時父母了解清楚孩子背後的偷竊動機很重要,能及時幫助孩子免入歧途。

孩子年紀小,經驗少,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子啊他們眼裡或者沒有偷盜的概念,或許就是因為喜歡才拿的,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用淺顯的語言和直觀的方式進行教育。

提高孩子寶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讓寶寶掌握正確的行為規範,不再隨便那別人的東西。

5.懲罰與獎勵,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是最重要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

在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父母應以身作則,教導孩子如何面對問題,承擔責任。

最常用的方法是,當孩子出現偷竊行為時,帶領孩子賠償或歸還所偷竊的物品;家長也可以代孩子補償,並在孩子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使孩子明白偷竊所要付出的代價;作為懲罰,一點點就可以帶給孩子一些教訓,切忌不可把此事進行大肆宣揚,使孩子蒙羞恥辱,造成的後果是一生都難以彌補的。

6.時刻關注,平時注意兒童的行為。

孩子有偷竊行為固然不對,這就需要當父母的平時多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掌握孩子的動向。

平時多注意孩子的行為是個解決的辦法,發現苗頭不對,可以立馬糾正,幫助孩子改掉不良行為。

最後,作為父母銀一定要明白: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把犯錯定性。

只要家長用心、用愛在教育孩子,那麼「犯錯」就是孩子獲得更好教育、成為更健全的人的良好契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怎麼對待兒童偷竊行為?好伊貝這樣說

許多家長對寶寶的偷竊行為非常敏感,認為寶寶偷了別人的東西就是學壞了,會覺得非常憤怒和不解,寶寶有不缺那些東西,為什麼她會偷別人的東西呢?很多家長都會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很多情況下,寶寶並不清楚...

孩子的「偷竊」並不是真正的偷竊

菲菲3歲了,最近,媽媽發現菲菲的書包里有一些漂亮的玩具,而那些玩具並不是家裡的。媽媽心想:這些玩具哪裡來的呢?難道是從幼兒園帶回來的?還是和小朋友們借的,還是……於是,媽媽便問菲菲,菲菲回答說:...

正確看待孩子偷東西

前段時間孩子由於偷了幾個西紅柿遭致菜農一頓打,還被綁在木棍上示眾的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紛紛發表意見,有的指責菜農「誰家孩子不淘氣,你那幾個柿子值幾個錢,這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傷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