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學齡前兒童,為什麼外國的孩子很少出現入園焦慮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同樣是學齡前兒童,為什麼外國的孩子很少出現入園焦慮症?

難道入園焦慮症有地域限制?

最近,一個朋友跟小編透露:「美國幼兒教育剛入園時是連家長一起教的,潛移默化的形成一種學習的氣氛,孩子去一兩個月就隨波逐流了,陪讀的我們(家長)連英語都會了。

因此,外國的孩子很少會出現入園焦慮症


接下來,小編帶著大家看看外國小朋友入學景象吧!

鏡頭一:艾拉,紐西蘭3歲小女孩

第一次和媽媽來幼兒園,媽媽牽著她的手,她好奇地瀏覽著幼兒園的環境。

當她看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玩拼插遊戲時,便掙脫媽媽的手,飛奔過去,拿起玩具拼了起來,其他小朋友都睜大眼睛看著她……她媽媽笑了,說:「看來她喜歡這裡,明天就送到幼兒園來。

果然,第二天艾拉便高高興興來幼兒園了,沒有像一般新入園的小朋友那樣哭哭鬧鬧。

只有一個要求:中午不睡覺(因為以前從沒睡過午覺)。

但幾天下來,便與其他小朋友一樣安詳地睡午覺了。

鏡頭二:玎玎,美國3歲4個月的小男孩

奶奶送他來幼兒園時,他走路就像跑,一不小心摔倒了,老師趕忙去扶他,他推開老師的手,自己爬了起來,對著老師嘿嘿地笑著。

外國孩子入園焦慮少,

在於家長呵護孩子的觀念不同

紐西蘭的教育中,特別重視兒童在與他人、環境的互動與交往中學習。

家長經常帶孩子走出去,到公園遊戲,到海邊游泳,到運動場踢球,到小朋友家參加生日派對……很少在家看電視。

家長花錢培養孩子「頑皮」,而這種「頑皮」恰恰使孩子活潑開朗、不怯生。

美國人非常重視培養孩子勇敢和堅韌的性格,他們認為勇氣是一個人主動進取的動力,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便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各種自己能做的事:與鄰居小朋友一起玩,自己吃飯、穿脫衣服,跌倒了自己爬起來等等。

開頭提到的那個朋友,還給小編髮來一段視頻,視頻中的孩子剛剛入園,卻自在地和老師互動,一旁陪伴的家長顯得十分輕鬆。

這種教學模式,就是著名的「柏林入園適應模式」!

柏林入園適應模式」所設定的適應期為1至3周,大體上可分成4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基礎階段,為期3天。

幼兒園會專門安排一位幼兒教師作為孩子的負責老師,由她引導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適應。

在這3天中,父母(通常是其中的一方)每天陪孩子在幼兒園呆1至2個小時,然後帶著孩子回家。

在幼兒園期間,父母儘量讓孩子自由活動,不主動與其互動,但會對孩子的需求做出回應,繼續充當孩子的安全港。

負責老師則通過邀請孩子做遊戲的方式與其接觸,慢慢熟悉起來。

在這3天中,不進行分離嘗試。

老師的任務是仔細觀察孩子及其與父母的互動。

第二個階段是嘗試分離階段,時間安排在入園後的第四天。

父母將孩子交給老師後告別離開。

然後,教師觀察孩子的反應,並據此判斷孩子所需適應期的長短。

如果孩子在父母離開後情緒良好,或者雖然在剛開始時哭鬧,但是經過老師安慰可以很快平息的話,就意味著他只需要一個短適應期(6天左右)。

儘管如此,首次分離的時間也不要超過30分鐘。

如果孩子在父母離開後心神不定,不停地找父母,並且不接受老師的安慰,那麼,父母須立刻回到孩子身邊。

這也意味著,這個孩子需要2至3周的長適應期。

第三階段是穩定階段,在這個階段,老師開始接手父母的照管任務,負責給孩子餵飯、陪孩子玩等。

如果第四天的分離嘗試成功,在接下來的第五天和第六天,分離時間可以逐步加長。

如果第四天分離嘗試不成功,那麼,在接下來的兩天就不許再嘗試,須等到第七天時,再重新嘗試分離,然後循序漸進。

第四階段是收尾階段。

在這一階段,父母已無須在幼兒園,但是要隨時都可以在需要時趕過來。

當孩子在父母離開後情緒良好,或者雖然剛開始時哭鬧但是接受老師的安慰時,由父母陪伴的入園適應即告結束。

這時,幼兒教師取代父母成了孩子在幼兒園的依戀對象和安全港。

該幼兒教師在整個幼兒就讀期間都是孩子的負責老師。

作為家長應該更新教育觀念,放手讓孩子嘗試著做各種力所能及的事情,心態平和地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我國的幼兒園可以嘗試採用這種模式向著這個方向努力。

自然而然的孩子的入園焦慮就會慢慢減少。

本文章為幼教薈、《現代育兒》整編,幼兒園及幼教機構申請報導或轉載請聯繫幼教薈授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得了分離焦慮怎麼辦?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發現自家寶寶一離開自家就哭鬧不行,一方面是寶寶對離開父母有一定的不安全感,一方面很有可能是因為你家寶寶其實得了兒童分離焦慮,那麼我們大家又該如何避免寶寶變成分離焦慮呢...

園長:徹底解決小朋友不想上幼兒園的方法!

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有個適應的過程,特別是那些從沒有離開過父母的孩子,想第一天就快快樂樂的上幼兒園是不太可能的,要讓孩子愛上幼兒園,父母是需要動動腦筋的。作為家長,千萬不能採取強制手段,要顧及...

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媽媽該怎麼做?

分離焦慮是嬰兒心理防禦機制不成熟的表現,他們通過哭鬧錶達對親密關係者的呼喊,以抑制情感痛苦。但每個寶寶的分離焦慮的程度及表達方式不同,甚至每個寶寶在每個階段的分離焦慮表現也不同。今天小編就來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