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與人分享,才會心胸開闊,身心健康,才能更好融入集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教育箴言

只有孩子學會了與周圍的親人、朋友、老師、同學之間分享自己的成功,才會彼此加深理解,增進友誼,使自己融入集體,從而趕走孤獨與寂寞,使孩子心胸開闊,身心健康。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一個誤區,那就是教孩子要拿好的玩具和食品,不要見誰給誰。

而這個理念培養出的孩子多數都自私,有嚴重的自我中心傾向,從來不喜歡把她的東西分享給別人。

而事實證明,只有孩子學會了與周圍的親人、朋友、老師、同學之間分享自己的成功,才會彼此加深理解,增進友誼,使自己融入集體從而趕走孤獨與寂寞,使之心胸開闊,身心健康。

從而贏得良好的人際關係,為自己的成長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

給父母的建議一:鼓勵你的孩子與別人分享玩具。

這是一個母親的教女心得:

我女兒嬌兒小的時候,我就鼓勵她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跟小朋友們一塊玩,有了好吃的也分給小朋友們一起吃。

而且,每當她做到了,我都要誇她「真乖!」

每次家裡蒸了包子、煮了餃子,嬌兒總是托著盤子在一邊喊:「先 給我盛好,我要給奶奶送去!」因為她知道這是媽媽給她的任務,也是她很願意承擔的一項任務,每當為爺爺奶奶送去好吃的,爺爺奶奶誇她「我孫女真好!」她覺得與人分享是給別人也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情,因此使她從中感受到分享後的快樂,極大地激發了她與人分享的渴望,在女兒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樂於分享的種子。

給父母的建議二:鼓勵你的孩子分享別人的心情。

分享並不是簡單地分享物質上的東西,更指分享一種精神上東西。

嬌兒上大學後,與她同寢室的―位同學,每次放假回到學校,都因想家哭上一個禮拜,嬌兒就主動開導她,跟她說:「其實我也剛從家回來或快要回家的日子,我也特別難受。

但我不哭,因為哭並不能改變什麼,只能讓你更加苦悶。

這個道理我從小就懂得了。

記得我小時候媽媽上班,把我託付給奶奶,媽媽只能在每周六、周日去奶奶家看我,有一次媽媽去看我,我就想和媽媽一起走,但當我一覺醒來,媽不見了,所有的房間,庭院都找遍了,也沒找到,一想,再怎麼哭媽媽也上班了,還是找奶奶吧,我立刻止住了哭。

其實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父母,有―種自然的依戀之情,隨著生活、學習環環境的改變,我們成年後就應主動疏遠對親人的這種依戀,儘快學會生活自理、心理自理、讓理智控制感情,這樣將來才能使自己獨立於社會。

」有了嬌兒的開導,這位同學比過去好多了,還成了嬌兒的好朋友。

讓孩子學會主動與人分享,又樂於分享,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需要家長給以正面的引導,提供分享的機會,讓孩子親身體驗與人分享的愉悅感受,家長還需適時激勵,從而使孩子產生與人分享的強烈願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秋季入園寶寶,快速適應四部曲

雙媽語:每年九月正是2、3歲寶寶開始幼兒園入學的時期。寶寶將到幼兒園中進入新的環境,接受3-4年正規而系統的學前教育。面對新的環境,如何讓寶寶儘快的適應,是讓每個新晉幼兒園家長最煩惱的事情。建議...

孩子的人際關係好不好,要從小抓起

讓我們把目標投向幼兒園,有一項研究把兒童把社交地位分成5種類型:受歡迎的兒童、被拒絕的兒童、矛盾的兒童、被忽略的兒童、一般的兒童,並把「被拒絕的兒童」和「被忽略的兒童」統稱為「不受歡迎的兒童」。...

教育孩子的十大誤區是什麼?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有很多誤區,導致旁人一句沒教養,弄得自己心裡不舒服,孩子也難受,卻又不知道所以然。小編根據經驗,整理了一些常見的教育孩子的誤區。有需要的朋友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