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寶寶發燒,先別做這些錯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發燒是症狀而不是疾病。

發燒雖然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但是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發燒本身對孩子會有傷害。

發燒不一定就是壞事,因為低燒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使病菌變弱,有利於戰勝炎症。

第一,寶寶發燒,不要立即餵藥。

寶寶一發熱就吃藥,將會減弱今後寶寶抵抗疾病的能力,甚至掩蓋真實的病情,延誤治療時間。

單純體溫≤38.5℃,不用著急吃藥。

要進行物理降溫退熱,注意多給寶寶補水,預防脫水現象。

如何做到發熱時有效的物理降溫呢?

①保證寶寶液體攝入,家長要多幾次有耐心的餵孩子喝水,通過喝水讓寶寶多排尿和防止寶寶出現脫水想像。

②適當提高室溫,儘可能減少穿衣蓋被,利於皮膚散熱。

③洗溫水澡、溫熱毛巾濕敷是很好的物理降溫方法

④發熱時,雖然孩子進食少,不會有多少大便,但腸道本身還有分泌功能,也就是體內代謝產物或毒素會積於腸內。

儘快排出利於散熱,也利於疾病好轉。

超過 48 小時未排便,可暫用開塞露。

第二 體溫≥38.5℃可服退熱藥

全球廣泛使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安全實惠退燒藥是兩個口服藥: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具體藥量可以諮詢醫生或看說明書。

對於抗生素,如果醫生檢查後若考慮存在繼發感染,就應該按照醫生的囑咐使用抗生素,這時候就不是「濫用」了。

畢竟只是短期治療,不是讓寶寶長期服用。

這時萬萬不能聽別人說抗生素如何可怕了畢竟該用的時候就必須得用。

要聽取醫生的專業建議。

第三 發燒超過3天,不要在家觀察了

寶寶發燒,觀察要有度

感冒、發熱超過3天,非但發燒症狀沒有減輕,咳喘、耳痛等症狀反而相繼而來,就要帶孩子去醫院查一下是否有繼發感染了,延誤時間越長出現合併症的幾率就越高。

以下特殊情況不用觀察3天,就要及時去醫院

①出現脫水症狀:小的嬰兒換尿不濕的次數減少,或大寶寶小便次數減少。

②注射疫苗後體溫超過39℃,發熱時間超過24小時,需要找醫生判斷下是不是由於疫苗反應引起的。

③寶寶出現抽搐。

④3個月以下的寶寶,一旦出現發燒,建議立刻到兒科就診。



寶寶發燒千萬不能捂,發燒時穿厚衣服捂汗,只會越捂越熱,不僅退燒難,還可能導致高熱驚厥。

正確的做法是讓寶寶適當穿少一點,衣服略微解開,利於散熱。

如果寶寶手腳冰涼,這是由於寶寶發燒時末梢循環變差,麻麻可以用溫熱水敷一敷寶寶的手腳,讓肢端循環改善,手腳變暖,這樣更容易散熱退燒。

寶寶生病時多數不喜歡喝水或奶,家長一定要耐心少量多次餵養,以增加體內水分,利於退熱,否則服了退熱藥也達不到預期效果。

排尿和排便過程都可利於降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發燒會燒壞腦子嗎?正確是認識寶寶發燒!

博士媽媽說:寶寶一發燒,全家都如臨大敵,尤其是新手父母親更會坐立不安,不外乎是存在一個傳統觀念,認為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小兒醫師表示,發高燒本身,是不會使「腦筋變壞,智能變差」的,以往有這以往有...

知道了這些,寶寶發燒再也不用慌了!

從寶寶呱呱落地開始,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寶寶生病。寶寶發燒總會讓爸爸媽媽手忙腳亂。有的家長感覺孩子有點發熱就立即用退熱劑,有的則是一著急就讓醫生給孩子輸液,恨不得一下子使孩子的體溫降下來。發熱真的有...

孩子夜裡發燒時,這件事比退燒更重要

在這個信息爆炸式輸出的年代,很多年輕媽媽,在育兒問題上,已經不再盲目相信老經驗,而是通過書籍、網絡等學習了很多科學的理論知識。可一旦孩子生病,媽媽就一下子慌了神。在孩子免疫系統未完全建立之前,最...

寶寶發燒怎麼辦?

寶媽們最怕什麼?是不是寶寶生病?看著本來萌萌的小寶寶突然沒精神了,是不是心急如焚?捲毛打完疫苗後很容易發燒,每次打疫苗我都提心弔膽,小心預防怕她發燒,可是「發燒」這事有時是防不勝防的。我們都知道...

崔玉濤:發燒的四個不等式+護理十七問

寶寶發燒四個不等式↓ ↓ ↓體溫高≠病情嚴重孩子發燒時,如果不是高燒,家長通常還能沉得住氣。但如果孩子燒到38.5℃甚至超過39℃時,家長就沉不住氣了,因為在他們看來,孩子發燒越高,病情就越嚴重...

寶寶發燒捂汗危害很大 寶寶發燒的正確退燒方法

長輩會告訴年輕的父母,只要為嬰兒捂捂汗就可以退燒,這是真的嗎?其實,寶寶發燒捂汗不僅不會退燒,還會傷害到孩子的身體加快哦,是不可取的。寶寶發燒捂汗危害大寶寶只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感冒發燒,因為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