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親子專家教你如何正確地打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指導專家:鍾越娜,美國親子關係專家,婚姻諮詢專家,美國《真愛》雜誌特約講員及作者。

一說到懲罰孩子,很多人都會皺眉頭,腦子裡浮現出氣急敗壞的父母和無限委屈的孩子。

尤其是一些小時候因被嚴懲而受到傷害的父母,不打孩子不懲罰孩子成了他們養育孩子的一條鐵律。

《聖經》說:「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

美國親子關係專家鍾越娜告訴你:孩子是可以懲罰的,在愛的前提下,才能實現訓練孩子而非傷害孩子的目標。

題圖:曾其樂

弄清楚懲罰和訓練的區別

在孩子的錯誤行為面前,父母需要懲罰或訓練孩子。

雖然不是每一個錯誤的行為都要經過懲罰的,但是每一個錯誤的行為都必須經過糾正和訓練。

你知道懲罰孩子和訓練孩子的區別嗎?

定義上:

懲罰是管教和責罰孩子。

訓練則為糾正和教導孩子。

目的上:

懲罰在於制止惡行,是針對已經發生的事,和過去的行為。

訓練在於糾正做過的事,重點在於讓孩子知道,將來應該怎麼做,引導孩子未來的行為。

出發點:

懲罰針對的是錯誤或惡的行為,看重做錯的事情而不太關注做錯事情的原因。

訓練則是針對孩子本人,父母會用一種同情的心,去估量孩子的感受

過程上:

懲罰的時候大部分是在紓解施罰者(父母)的情緒。

訓練則更加關注受罰者(小孩子)的感受。

什麼時候該懲罰孩子?

前面講到,不是孩子的每一個錯誤行為都要受到懲罰。

何時需要懲罰,父母需要先分辨清楚,從而區別對待。

原則上,懲罰需要看孩子犯錯的出發點,只有在一些惡劣的行為發生,或道德問題產生後,才對其實施懲罰。

對於孩子故意挑釁的劣行,也就是明知道不對,還要做的行為,比如,把飯菜倒在地上、故意打人、故意尖叫等。

3歲以下的孩子很少出現道說謊、偷東西或不尊重他人等道德問題,所以,對幼小孩子的懲罰多針對行為問題。

而有一些孩子的錯誤行為,需要考慮到孩子當時所處的情境,再考慮是否懲罰。

比如有一次,我和女兒帶兩歲的外孫女去餐廳吃飯,在此之前,女兒就警告這外孫女用餐時不可尖叫。

然而,外孫女的對面剛好坐著一個小男孩,小男孩在玩玩具汽車,還不時向小孫女炫耀,小孫女受了刺激後,開始興奮,開始尖叫。

像這樣的情境,不必立刻懲罰她,因為這個幼齡的孩子並不是故意違背父母,而是被引起的昂奮情緒的自然反應。

這時父母只需輕聲提醒,設法使她安靜下來。

還有,在孩子特殊的情緒下,一些錯誤行為可以不懲罰,比如孩子生病的時候,難受發了點脾氣,或是長途旅行中,不舒服,可以允許他鬧,緩解情緒。

有一次,我們坐汽車長途旅行,時間久了,小孫女有點煩躁,就把手上的東西往前座一扔,砸到了她爸的頭上。

這種情形,不要立刻懲罰孩子,因為,她的行為很可能是為了引起你對她的注意。

但是,必須要求孩子就東西砸到了爸爸這一行為道歉,說「對不起」。

如何懲罰孩子?

懲罰孩子,有一定的原則和方法。

懲罰孩子的原則:

1.懲罰要與他的行為相關聯。

孩子在什麼事情上犯錯,懲罰也要與其相關,否則孩子會記不住。

不能因為孩子吃飯時亂丟勺子而懲罰他不能看電視,而要罰相關的接近的事情,比罰他用手吃飯或不准他吃餐後水果。

這樣,孩子下次吃飯再準備亂丟勺子的時候就會記起來他之前所受的懲罰。

2.懲罰要及時。

2-3歲的小孩子的記憶力很短暫,他們很容易忘記事情,也會很快的忘記自己犯的錯誤。

所以,懲罰要及時,馬上進行,他早上犯的錯誤,不能拖晚上才懲罰他。

3.懲罰孩子要適可而止。

在懲罰孩子的時候要考慮到孩子當前的情緒,不能一味懲罰,懲罰是手段,不是目的。

4.可以體罰,但要儘量減少體罰。

兩歲以前的小孩子儘量不要體罰,2歲以後可以體罰,但到了六歲,也就不要打了,免得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5.父母在懲罰孩子時,不能帶有情緒,需要心平氣和,最重要的是帶著愛孩子的心。

懲罰孩子的方法:

1. 暫停或隔離法。

當小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故意破壞就讓他暫停正做的事情,你

亂扔玩具,那好,暫停五分鐘,不能玩玩具;集體遊戲時,你推人,那好,你去另一個房間,不能和同伴一起玩一段時間。

你暫停他所做的事,或隔離他,是很有效的。

2.剝奪他的權利。

當小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把一些本來承諾給他的東西取消掉,如果孩子故意在床上滾來滾去,不睡覺,可以取消他的睡前故事。

看電視時,故意把聲音開得很大,可以取消他看電視的權力。

3.靜默,不和他說話。

以一種靜默的方式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生氣了,現在很傷心,不想和他說話。

通常,小孩子會懼怕這種靜默的威懾。

4.體罰。

對於一些嚴重的故意悖逆的行為,可以體罰,體罰孩子,對父母的要求非常高,為了避免體罰對孩子造成傷害,我們會重點談一談。

打孩子,不是發泄情緒,而是出於愛

對於孩子故意的悖逆,而且重複再犯的行為,家長是可以打的。

打孩子是出於對孩子的愛,及時糾正孩子的惡習。

如何打孩子,這也是很多父母都比較頭疼的問題。

怎麼樣打才是正確的,才不致使孩子受到傷害的呢?

打孩子的原則:

1.父母要意識到這不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不是報復孩子的不聽話,不是因為小孩子惹父母生氣了,做父母的就得去教訓他一頓。

2.打孩子時要帶著悲憫同情的心。

要清楚地意識到這是一種不得已的行為,這樣父母的行為就不會失控。

3.孩子犯錯,不要馬上打,要給自己兩分鐘的冷靜期。

深呼吸一下,坐下來不講話,靜默也會對小孩子形成一種威懾,一方面父母能有一段時間平復情緒。

4.父母也要告訴自己,不是因為他做錯了一件事情而打他,而是要告訴他將來應該怎麼去做,大家要將未來的目標放在眼裡。

這樣打孩子的目的就體現了出來,而不是父母情緒發泄完了,小孩子也挨了一頓毫無意義的打。

打孩子的方法:

1. 要快。

不要隔太久,孩子早上犯了個錯,晚上挨頓打,這樣小孩會覺得這頓打挨得莫名其妙。

通常媽媽都喜歡說「等你爸爸回來再揍你」,這樣是非常不好的。

2. 要狠。

打不痛就不要打了。

不痛孩子記不住,還會把孩子打皮了。

3. 要准。

要打得痛,又不能給孩子造成傷害。

不能打一個容易造成危險的地方,也千萬不要打臉或是打耳光,以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可以打手或者打大腿。

4. 要少。

不能常常打孩子。

5. 要用工具。

用個小棍子什麼,不能用太重的工具,以免傷害。

不要用手,不然小孩子很容易把你的身體和整個懲罰過程連在一起。

6. 要全,打的過程要完整,讓孩子明白打只是施教的一個過程。

一個完整的打孩子的過程應該是這樣的:

  1. 告訴他為什麼要罰。

    把他做錯的事情很明確的告訴他,而不是要小孩子自己來說為什麼做錯了。

  2. 告訴他正確的行為是什麼,引導他記住以後應該如何做。

  3. 打完後,要有一個和好的過程,這是最關鍵的。

    每一次體罰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情感上的傷害。

    父母和小孩都會有負面情緒,父母會傷心會心疼會愧疚,而小孩大多數會覺得父母不愛自己了,因而產生自己是壞小孩的負面情緒。

    所以父母在打完後要把小孩子抱起來,不要阻止孩子哭,讓他們盡情地哭,把情緒釋放出來。

7. 告訴孩子,他的行為是錯的,但是父母依然愛他,並且告訴他,父母自己也是很難過的。

打完孩子後,千萬不要跟孩子道歉,不要讓小孩子以為你打錯了。

你傷心是因為捨不得和愛,而不是打錯了。

8. 可以重複一下你的情緒和希望,打完後就不要教訓孩子了。

親子之間若有一種「和好」「和解」的過程,以後倆人之間的關係可能更親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學習一下:美國父母如何有效地管教孩子

在美國家庭管教中,法律明令禁止任何人,包括父母對兒童進行體罰。當小孩子情緒失控、胡攪蠻纏或蠻橫哭鬧時,美國家長經常釆取二種方式:「Time Out」和「Time Limit」。孩子犯錯該懲罰嗎?...

話題 |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導讀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

教育孩子,這些部位打不得!

在生活中,父母們免不了因為孩子的事情而發脾氣,動手打兩下也成為了一個習慣。不過,動手打孩子並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式,希望通過這起事例呼籲更多的家長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教育孩子,這些部位打不得!

忍無可忍了,能不能打孩子

當父母的總是會遇到下面這樣的場景:帶著孩子逛街,看到玩具就走不動,什麼都想買,怎麼說都不肯走,急了說他幾句,直接就撒潑耍賴就地打滾;約定好只看半個小時的電視,看了40分鐘還不願意關電視,說好多遍...

犯錯體罰會降低孩子的情商

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體罰會降低兒童的情商,並且削弱 兒童自制力,導致他們的行為表現更加糟糕。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是通過對63名5~6歲兒童進行測試得出這一結論的。其中一所學校對違規學生...

孩子犯錯了,你會怎麼教育呢?

家庭教育中每天父母都會對孩子進行表揚與批評的教育。如果批評的方法不當,不但不能起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反而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自暴自棄或叛逆的性格。有分寸的批評不該缺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為什麼我們會忍不住打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近日,趙薇透露曾因養育問題煩惱。原來,她按照以前媽媽對她的教育方式——對小四月體罰。誰知卻換來小四月與她冷戰一星期!痛定思痛後,趙薇發出「她始終不是我」的感嘆。於是,「體罰孩子」這一話題又在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