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到底該不該打孩子?(做父母的都該看的一篇文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編在這之前發表了一篇文章:《父親暴打孩子傳視頻:被「亡羊補牢」的中式教育毀掉的孩子!》,沒看過的家長朋友可以翻翻小編之前的文章。

這篇文章一出,大家反響都很熱烈,都對家長該不該打孩子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經歷。

絕大多數的朋友都說打得對,打得好,不打不成才,自己就是這樣被打過來的。

下面,小編就專門就家長到底該不該打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各位能夠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

對現代父母來說,「打孩子」也許是最不被認同的教育方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然而,從沒打過孩子的父母恐怕很少,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能做到絕對不打孩子,而世上極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

父母往往在忍無可忍的情形下動了手,事後又十分後悔、自責。

到底要不要打孩子,這不僅是一個理念上的問題,更是一個需要進行科學研究,尋找有力論據來加以證明的問題。

就請大家一起來嘗試對這個問題進行較為細緻、全面的剖析。

一、不打派主張:打孩子會造成不良影響

關於體罰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多,簡要概括,有如下幾點:

1、影響親子感情

•打孩子會導致孩子恨父母;

•使親子感情疏遠,孩子以後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尤其是做錯了事後,都不敢跟父母講。

2、養成暴力傾向

孩子的模仿性是很強的,一個常被父母打罵的小孩,容易從父母的打罵行為中,學得暴力和攻擊的手段。

3、傷害自尊心

孩子雖小,但有自尊心。

大人打他,是對他所做的事情以及他整個人的否定,尤其是在同伴或外人面前挨打時,他會覺得很沒面子。

4、造成懦弱、自卑的性格

孩子做事時,因為害怕可能會遭到父母的懲罰,所以會思前想後、畏首畏腳;在他人面前時,也會因為害怕做錯了會招致父母的責備,不敢流露自己的真性情。

5、導致拘束、緊張情緒

孩子在父母面前放不開,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6、學會撒謊

因為害怕挨打,很多孩子想方設法掩蓋自己的過失,費盡心思為自己的過失尋找理由,於是就有可能學會撒謊。

7、讓孩子失去內疚感

孩子犯錯後,如果他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父母卻沒有懲罰他,他心中會有一種強烈的內疚感。

但是,如果父母打了他,反而會使孩子覺得一報還一報,挨完打便兩清了,心理也平衡了,於是失去內疚感。

這種情形,在年齡稍大一點的兒童身上經常發生。

因此,對一個比較自覺的孩子,犯錯後,激發他內心的道德自覺,要比外在力量的制服更好些。

二、主打派主張:「打」也有積極意義

作為一種手段,儘管打孩子看起來很不人道,但也許它本身無所謂好壞。

一種看似野蠻的方式,完全可能是出自善良的意圖,也可以實現很多高尚的目的。

1、讓孩子迅速學會遠離危險物,避免肉體的傷害。

當孩子沒有學會避免傷害,不能理解大人所講的話,對某些做不得的事情沒有記性,父母又沒有時間每時每刻陪在他身邊的時候,就可以打孩子。

這種懲戒方式,可以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避免他被燒傷、燙傷以及受到其他肉體的傷害。

2、避免放縱孩子做壞事。

孩子做壞事時,是為了得到一種冒險、刺激的精神體驗。

如果這時不打他,那麼他做壞事時帶來的這種體驗就會成為唯一的體驗。

一旦這種「愉快體驗」成為做壞事後的唯一體驗,或者因為父母的批評不夠,以至於這種愉快的體驗蓋過了痛苦的體驗,孩子就會把做壞事當成內心十分嚮往的事情,腦海中對於「不能幹壞事」就不會有深刻的印象。

於是乎,孩子的膽子越來越大,也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過錯,更不會痛改前非。

3、克服孩子自我中心的傾向,糾正任性。

現在,由於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及爺爺奶奶往往對孩子百依百順,真的是「要雨得雨,要風得風」。

一旦孩子做錯了事情,大人想到的往往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怪罪他人或環境;即使知道孩子錯了,也會袒護他,認為這是一個「可愛的」錯誤,不捨得讓孩子暫時痛苦一下,不懂得「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不會通過有效方法來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孩子犯錯後,對他進行體罰,可以讓他明白很多沒有道理的事情是不能做的,自己提出無理要求不但父母不會幫自己做,而且自己也不能做,一旦做了,就可能面臨嚴重的後果,這種後果又必須由自己來承擔,無論是誰,都救不了自己。

「慣子如殺子」,這句中國古訓,值得當今的年輕父母仔細品味。

4、學會如何克服挫折,改正自身錯誤。

打孩子可以增強其心理承受能力,讓他有一次面對錯誤的經歷。

恐怕每個人一輩子或多或少都要受到懲罰。

孩子在家中學會了正確對待父母的體罰,那麼他在今後遭到懲罰,甚至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受了委屈之後,能夠採取正確的態度與方法來面對。

不要像現在的有些被寵慣了的寶貝一樣,稍有不順,就認為世界末日到了,就學著電視里的樣子割腕跳樓、自尋短見。

5、讓孩子從小樹立起正義的觀念。

在孩子做了嚴重的錯事後遭受體罰,可以讓孩子知道正義是不可改變的,犯了錯誤就應當承擔錯誤帶來的不良後果,只有做好事,才會得到積極的獎勵。

在孩子做壞事後打他,可以讓他切身感受到,一種不良後果肯定隨著自己做的壞事而來,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產生一種碰運氣的犯規賭博心理。

如果不打,其他懲罰措施很難保證一定會對他產生威懾力,他會想,反正你不能把我怎麼著,只不過嚇唬我而已。

一旦不良的誘惑再次出現,一旦孩子的「自律之窗」沒有關緊,下次極有可能重蹈覆轍。

三、6種情況下不能打孩子

如今,信奉「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理念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持這種觀念的人肯定會反對打孩子,甚至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種表現。

的確,在以下很多情況下,是不能打孩子的。

1、孩子犯錯誤,是因為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或者父母沒有把話講清楚。

2、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自己也在犯。

爸爸媽媽自己都不知道這方面的事情應該怎麼做,沒有很好地在這方面以身作則時,不要急著去打孩子。

等自己改正了這方面的錯誤,清楚地知道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麼做時,再去懲罰也不遲。

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因為這時打孩子往往只是發泄自己的憤怒,懲罰時往往會失去分寸,會忽視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也很難給孩子講清楚為什麼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傷孩子。

應等自己怒氣平息了,頭腦清醒了,再實施懲罰。

3、孩子生理與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況者不能打:行為亢奮有神經障礙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過情感傷害的孩子。

4、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

根據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3歲的孩子處於遊戲期階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強烈,同時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發展,自我統一性開始出現,而3歲前的孩子,這一切都沒有出現,或者只是剛剛發展。

即使是有的孩子過於頑皮,體罰他的時間也只能提前到1歲半,對於1歲半以內的嬰兒是絕對不能進行體罰的。

因為在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活動主要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為吃、喝、拉、撒、睡帶來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

在這一階段體罰孩子,會影響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導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5、6歲以後要儘量少打,12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後就應儘量減少體罰,而到了12歲就應完全停止了。

6歲以後,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了,獨立自主意識有了較好的發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開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著憑藉自己的能力、勤奮,不斷帶來各種成就。

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養成消極、自卑的人格;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進入青春期後,兒童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

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

如果這時體罰孩子,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他們會清楚知道父母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種違反法律的錯誤行為,因而會對父母產生不良印象,認為他們不遵守法律。

四、所以,孩子到底該不該打?

打孩子很重要的是,你打孩子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你是真的想幫助他改正錯誤,還是孩子的行為擾亂了你的情緒,通過打他讓自己出出氣,舒服點?

那麼有些孩子胡攪蠻纏,油鹽不進、軟硬不吃、軟磨硬泡,給家長搞得一身怒氣,忍無可忍時也要憋著嗎?

非也,「打」也是一種教育的方法,身體不痛,孩子學不會規矩!今天你不捨得打,將來「社會」會狠狠地教訓他,那就不僅僅是皮肉之苦了。

只有身體經歷過了他會終身受益。

如果面對孩子實在是沒有辦法,那麼「打」如果管用,也是一種辦法,存在即是合理。

那麼到底是打還是不打呢?如果單拋出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一切事物都要看背景,事件和背景是匹配的則是對的。

如果不匹配那麼即使當下有效,將來是否會有負效應?多年以後,才會有答案。

有些很成功的企業家、藝術家的童年都是被打出來的,也有些社會的敗類童年就生活在暴力家庭。

所以,為什麼打孩子很重要!我的觀點是無論為什麼能不打儘量不打!家長的自身修養越高打孩子的頻次會越低。

有些原則問題屢教不改,就需要身體的記憶,也不能完全不打。

(如果大家喜歡小編的文章,也對親子教育和育兒感興趣,歡迎大家關注「況小明同學」,每日為您分享親子教育、育兒知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種情況下孩子可以打!

如今,人們天天都在說:「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有這種觀念的人肯定會反對打孩子,甚至認為打孩子是無知的。這種父母一般是不會用科學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的。在這幾種情況下,孩子是不能打的。這...

話題 |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導讀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

孩子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絕不能打?

你打過孩子嗎?如今,信奉「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理念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持這種觀念的人肯定會反對打孩子,甚至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種表現。的...

孩子犯錯,父母如何懲罰是一種藝術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家長在孩子犯錯時需要聽孩子自己的說法,而不是知曉犯錯就立即氣急敗壞的上來對孩子罵上幾句,甚至拳打腳踢。」教育從來都是「潤物細無聲」的活兒,粗暴往往是無計可施的下策。「...

揍孩子是一門技術活,家長們都掌握技巧了沒?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是中國傳統教育理念,許多父母秉承著這樣的原則對孩子實施「棍棒教育」。而如今,賞識教育、快樂教育等新潮教育理念開始衝擊傳統教育,不少父母開始迷茫:打孩子,不行;不...

孩子做錯事,我們該不該打孩子?

關於「是否可以打孩子,如果可以,什麼事情打,什麼時機打」是有講究的。在孩子犯了原則性的錯誤時,還是可以打的,但是懲罰要考慮一個度。孩子有兩個階段是不能打的:1、孩子兩歲之前是不能打的,因為2歲之...

孩子不聽話究竟該不該打?

對於現在的父母來說孩子只要是錯了就該打,不打什麼讓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才性。只要打了才能記住。那麼到底該不該打呢?這是大人們該反思的一個問題。 對於不打孩子的家長都認為打了孩子會出現以下這幾種情況 ...

犯錯體罰會降低孩子的情商

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體罰會降低兒童的情商,並且削弱 兒童自制力,導致他們的行為表現更加糟糕。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是通過對63名5~6歲兒童進行測試得出這一結論的。其中一所學校對違規學生...

懲罰孩子的四個前提

大小家長該不該打孩子?以我個人的觀點,無論如何我都不贊成打孩子。但現實中幾乎每個家長都有過「動家法」的時候。最近就聽說了一個故事:一位爸爸扇了女兒一巴掌,原因是她教爺爺翻繩失去耐心,扇了爺爺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