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寶寶變成「小霸王」 自私寶寶這樣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的三歲兒子占有欲很強,只要是屬於他自己的東西,就不分給其他小朋友及他弟弟。

當別人將他的玩具拿出來玩,他發現後,立即全部收回房間,並責怪別人怎麼拿他的東西。

唉~我該怎麼教他要學著分享呢?」

日前,有寶媽在論壇上發出上面的疑問。

不少小寶寶占有欲比較強,媽媽覺得寶寶太自私,其實,只是這時期的孩子比較自我中心,自然不喜歡有人去動他的東西,不過您可以慢慢教導他學習與人分享。

家中可以預備一些屬於「爸、媽的玩具」,當家中有其他的小客人時,就可以拿出這些預備的玩具招待小客人玩,一方面可以示範「分享」,讓孩子了解分享的好處與意義;另一方面,若是孩子也想玩那些玩具,也可以要求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如此一來,孩子就能試著和友伴互相交換玩具玩,慢慢學會和人分享了。

另外,平時別太嬌慣小孩,雖然二胎政策已出台,但是大多數家庭仍然以一個孩子為主。

集寵愛於一身,甚至壟斷了父母的整個身心。

什麼事情都以寶寶為主,並且讓孩子看到感到你對他的溺愛是不明智的,這樣也讓孩子的內心滋長出自私的「魔鬼」。

若因嬌溺而讓孩子養成自私的「習慣」,家長們可以這樣補救:

1、創造分享的家庭氣氛。

家長從孩子最在乎的食物開始,如果孩子獨占的話,家長就要把食物拿過來公平地分開,不能再放任不管。

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大哭大鬧或苦苦哀求,但家長絕不能讓步,一定要堅持到底。

偶爾的「舊病復發」也是正常的,只要家長堅持就一定能糾正過來。

2、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地位。

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地位。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儘量不給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3、滿足孩子的要求要適當。

滿足孩子的要求要適當。

對於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適當滿足,對於不能及時滿足的要讓孩子學會等待,不過分遷就,即使孩子很強硬,家長也要把正確的堅持到底,不給孩子留餘地。

如果有一次妥協,孩子就知道下次有機可乘,所以,家長要有狠心、恆心和耐心及堅持到底的決心。

4、引導孩子尊重和關心長輩。

引導孩子尊重和關心長輩。

要讓孩子學會享受時應首先考慮長輩,就餐時,好菜要先挾給長輩吃,舒服的位置讓給長輩坐;別人為自己服務要表示感謝;別人不便時,應儘可能提供幫助,逐步體會到幫助、關心別人是愉快的。

5、讓孩子學會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讓孩子學會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家長應指導孩子從小學會自己穿衣、洗手帕、整理玩具等,給爸爸媽媽倒茶水等,讓他體驗父母勞動的艱辛,懂得要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以便將來為家庭和社會多作奉獻。

6、為孩子創造經常與小夥伴交往的機會。

為孩子創造經常與小夥伴交往的機會。

鼓勵孩子將自己的玩具、圖書借給小朋友們玩和看,幫助孩子認識自私是不受人歡迎的行為,只有友善和互助才能贏得大家的喜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的自白:為什麼我如此自私?|育兒大師

▼媽媽講述:「我的孩子樂樂現在上幼兒園了,我發現他現在變得非常自私,比如他的東西絕對不準別人玩,也不喜歡和同伴分享零食等。上個周末,我帶著他和小區里的家長孩子們一起野餐,在玩耍的過程中,他一直秉...

寶寶很自私怎麼辦?

現在,有很多的家長都覺得孩子太自私了,是獨生子女的緣故嗎?還是教育方式的問題?不管怎麼樣,孩子的不良習慣應該儘早改正。媽媽講述:孩子太自私了兒子快六歲了,平時太自私了,在家裡遇到自己喜歡吃的或玩...

你家有個熊孩子嗎?如何正確教導孩子?

很多家長可能都會有這樣一個煩惱:有些孩子像個小霸王似的,一出去不是跟小夥伴搶玩具就是欺負人,結果小夥伴們都不喜歡跟他玩耍了…有些孩子在家時就調皮得不得了,一旦有外人,就很不出眾了,躲在爸爸媽媽的...

溺愛會帶給孩子四大問題

現在很多家庭中都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將所有的關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對其是有求必應。殊不知,這種溺愛過度的教育方式會帶給孩子極大的傷害,更是其良好行為的「絆腳石」。

孩子不願與他人分享是自私?其實是你不懂他

相信粑粑麻麻大多都碰到過這樣的情形:當別家的寶寶來家裡玩,動了一下他的玩具,就立馬大喊「是我的!是我的!」馬上就搶回去,恨不得全部藏起來。無論粑粑麻麻如何哄,如何講,孩子就是聽不進去。這時候家長...

家長必讀|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與人交往,是每一個人必須要掌握的生存之道。現在太多父母,過於強調孩子的學習分數,可我見過幾個學習很優秀,但沒有一點與人交往能力的孩子,我想問一問那些父母,這是你們所希望的嗎?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