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孩子成了「告密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愛打小報告會不會被其他小朋友孤立?

會不會對性格養成帶來不好的影響?

老師、家長眼裡司空見慣的小報告,曾是幾代人校園記憶里最熟悉的部分,今天也依然是家長和孩子關注和討論的焦點。

拉著老師或者家長的手所說的那些悄悄話,真的會對孩子造成那麼大的戕害嗎?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怎樣引導孩子不當討人嫌的「告密者」?

面對孩子看似充滿「正義感」的小報告,我們應該採取不敷衍、不鼓勵的態度,在滿足孩子心理需求的同時給予孩子正確的行為引導。

孩子愛打小報告,家長怎麼看

周先生(私企中層管理人員,家有男寶寶11歲):打小報告這種行為是小人之舉,君子不可為。

對於看不順眼的事情,應該當面堂堂正正地指責。

如果沒膽子跟人面對面爭辯,就把嘴閉上。

跑人背後,拉著老師說悄悄話告狀這種事,我們家的男人絕對不能幹。

哪怕是爭辯時被人打了,挨打也算光明正大,這個時候不管是找老師或者找老爸出面救援,就無可厚非啦。

然然媽(全職媽媽,家有女寶寶6歲):前些天,到學校接然然時,然然和一個小女孩打招呼,但人家不理她。

原來然然那天把那小女孩打人的事告訴了老師,導致那個小女孩挨了批評。

我責備然然說:不是說過不要告狀嗎?然然一臉的委屈:老師說過好多次,打人是不對的,如果哪個小朋友打人就要跟老師報告!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師的話無疑是正確的,如果堅持自己的意見,否定老師的話,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雖然然然貌似只是多管閒事,但我看到小女孩對待然然的情形,卻很擔心然然的朋友會越來越少……

浚浚媽(國企出納,家有男寶寶4歲):浚浚在幼兒園適應良好,但最近老師反映浚浚十分愛管事兒。

有時小朋友違反了紀律,老師沒有看見,浚浚會馬上告訴老師,也就是打小報告,而且打報告的內容事無巨細。

小朋友上廁所不洗手、排隊時小朋友對他吹氣、小朋友偷偷吃糖……不過,浚浚爸覺得4-5歲的孩子是確立規則的時候,愛打小報告很正常,因此打算等浚浚大一點再跟孩子解釋和強調「為什麼不能打小報告」。

孩子為什麼會做「告密者」?

1.為了確立規則並獲得表揚

2.為了尋求某種統一或平等

3.為了尋求幫助

「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對應著相應的獲益,因此從打小報告的心理發生機制來說,打小報告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有所獲益。

」對於孩子而言,當孩子覺察幼兒園老師有所偏心時,打小報告就成了孩子尋求與老師親密關係的一條「捷徑」。

也有一類打小報告的孩子是基於嫉妒心態。

如果老師特別注意不去流露出對某幾個孩子的偏愛情緒,注意對每個孩子一視同仁,孩子打小報告的熱情,自然就會小得多。

「打小報告」被視為一種校園文化,說明其背後除了相對固定的觀念,還有其存在的心理基礎,換言之,想要打破校園的告密文化,就必須通過心理干預來改變孩子的固有觀念。

哪些孩子更容易打小報告

1.規則意識強的孩子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來說。

3- 6歲的孩子正是形成規則意識的時期,比如遊戲的時候不能妨礙別人、不能推人等。

在這個階段,孩子對於諸如此類的規則很是敏感,一旦有人出現打破規則的行為,他們就會立即予以關注,而且急於讓能守住規則的人知道,因此使得打小報告的行為變得比較普遍。

」早教專家鄔飛香指出,通常情況下幼兒園小班受語言能力影響,打小報告的情況略少,但到了大班和中班常常是小報告集中爆發的階段。

2.依賴性強以及缺乏關愛的孩子

在鄔飛香看來,除了規則意識強的孩子愛打小報告,一些平時依賴性比較強的孩子、處理問題能力較差的孩子以及缺乏關愛的離異家庭孩子和留守兒童,往往也是打小報告的積極分子。

因為依賴性強的孩子,一旦與其他小朋友產生矛盾往往不能自我解決,只能向老師尋求幫助。

而缺乏關愛的孩子,則希望通過打報告這種行為來獲得更多的關注和認可。

3.自我中心較嚴重的孩子

「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在家時,父母長輩都是以他(她)為中心,於是在學校,孩子也希望藉助老師的力量來繼續維持自己的中心地位。

因此,很多時候,孩子打小報告的目的並不是讓老師懲罰其他人,只不過是想藉機在老師面前表現自己,確立自己的中心地位罷了。

打小報告的利與弊

打小報告這種行為本身,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自我約束能力,幫助學生能夠積極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去發現問題。

與此同時,它也可以為一些渴望獲得關注與認可的孩子尋找一個突破口。

但打小報告之所以不應該被鼓勵,是因為其弊大於利。

打小報告,又稱「告密」,首先在道德上難以被人接受,它使人與人之間失去信任;如果班級里總有人「打小報告」,班級氣氛一定是緊張不安的,同學關係、師生關係也一定疏遠的、戒備的。

而對人的不信任一旦植根在孩子的心靈深處,會使他一生都很難坦誠、輕鬆地面對他人。

再加上打小報告的孩子,往往會以揭發別人的缺陷或污點為樂,久而久之會令孩子內心失去同情、接納、寬容和溫情等美好品質。

另一個顯而易見的弊端,是讓孩子過早地接觸成人權力交換的遊戲。

相比傷害群體之間的信任感,愛打報告孩子心裡往往也同時種下了不良價值觀的種子:孩子會認為只要跟某些有權力的人搞好關係,機靈應對那些人就可以獲得一切,因此會有意識地向有權力的人靠攏,而不團結其他人。

但實際上,愛、溫暖、自由、信任,是特權給不了的,必須通過與他人的平等自由交往和愛的連接去獲得,。

因此,當打報告上升為一種校園文化,那麼勢必會將孩子引向一種不健康的單一的價值觀模式。

除此之外,經常發生在依賴性較強個體身上的打小報告行為,反過來又會助長孩子的依賴性。

孩子遇到問題,習慣了去向更有權力的人尋求幫助,自身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相應的鍛鍊,無疑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自我成長。

幫孩子遠離小報告

面對愛打報告的孩子,父母不能對孩子的告狀置之不理或嗤之以鼻,否則會嚴重挫傷孩子的正義感和規則性,但也不能予以鼓勵。

正確的做法,是了解孩子打小報告的內容以及其背後的心理機制,一步步引導孩子學會擺正心態,發現別人做錯了事,要出於好心的初衷,去幫助他們進行改正,而不是去向有權威的大人「告密」。

第1步:用簡潔的話語來表示你的肯定

如果是單純告密性質的「小報告」,大人可以說「我很高興你告訴我」,以滿足孩子想要獲得注意的需要。

既肯定了他,也不是在表揚那種打小報告的行為。

第2步:明確規則,但不判定對錯

面對因為他人不遵守規則打小報告的孩子,應該努力在情感上保持中立,不要給他們貼上對和錯的標籤,只要冷靜地說明規矩並要求他們遵守規則即可。

第3步:讓孩子自己解決

如果問題是發生在兩個孩子之間,你只需要分析情況,給出一個大概的建議,並鼓勵他們自己解決,然後就可以離開了。

第4步:給愛打報告的孩子特別關注

孩子希望通過打報告而得到更多的關注,你所要表揚的不應該是打報告這件行為,因為那會被視為一種鼓勵。

一旦你發現他沒有打小報告就解決了某個問題時,可以及時表揚他。

這種鞏固性的表揚可以向你的孩子證明,不需要打小報告也能夠得到特殊的注意。

第5步:用幽默來將大事化小

用一種生動而誇張的方式來回答那個打小報告的孩子,會讓他們的衝突變得微不足道,而那個打小報告的孩子會感到跟你說這件事情很愚蠢,從而對打小報告這件事失去熱情。

除了這些方法,家長還可以通過親子閱讀來幫孩子遠離「告密者」,以下繪本都是這方面的經典:《不可以告狀,除非是大事》《敵人派》《好朋友》《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和甘伯伯去遊河》。

(作者:韋志中,知名心理學學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心理督導師,廣州市韋志中心理諮詢中心創辦人,武漢大學現代心理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愛打小報告怎麼辦?

「老師,XX沒有好好做操。」「媽媽,XX拿了我的餅乾。」調查顯示,3-10歲是孩子打小報告的高峰期。如果孩子愛打小報告,你會怎麼處理?一位媽媽諮詢了其他家長,發現大家對此事的態度截然不同,她也不...

孩子為什麼愛告狀?

作者:程博士育兒老師,他又在玩沙土!媽媽,哥哥搶我玩具!孩子熱衷打小報告,家長總會擔心這意味著孩子的求助心理過於強烈、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但其實不同情況下孩子打小報告的初衷和目的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