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溺愛就是在扼殺孩子的未來,爺爺奶奶別再害他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家長總是一邊溺愛著孩子,一邊抱怨著孩子缺乏獨立性。

卻不知道,自己正是造成孩子獨立性缺失的根源。

過度溺愛的直接結果,造就了一批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養成了依賴父母的習慣,逐漸喪失了自己的主觀見解。

比如,碰到問題,他不知道如何思考,一切只等著父母給自己出主意、想辦法。

小區里一個小男孩5歲了,可看他每次吃飯都是奶奶追在後面滿街跑。

這應該是令許多家長頭痛事,孩子一口飯含在嘴裡就是不咽下或是在吃飯的時候要求要看電視、坐搖搖車...現在因為父母平時工作比較忙,大部分孩子都由家裡爺爺奶奶照看,老人們對於孫輩幾乎都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包辦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代替孩子穿衣,代替孩子整理玩具,用餵的方式代替孩子自己吃飯,甚至擔心孩子摔跤,不辭辛苦抱著孩子上下樓梯……老人的種種做法,造成孩子四肢動作發展緩慢,獨立生活能力差,處處依賴家長,事事以我為中心,全家人都要為他服務,一旦遇到困難或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就會生氣、大發脾氣。

老人的過分保護,不僅扼殺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還使孩子變得極為自私,膽小嬌氣,弱不禁風。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大部份父母要上班,隔代撫養有利有弊。

在這種情況下要和老人做好溝通,達成共識,全家人統一戰線才能教育好孩子。

千萬不能出現一個大人管,另一個大人出來袒護孩子的情況,一旦有了保護傘,孩子將會變本加厲的享受他「小皇帝」這種特權。

有時間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

如果孩子平日有更多時間與父母溝通,也可以給孩子更多正確的引導。

培養孩子良好的獨立自理的能力,要從細節出發。

在生活中鼓勵孩子主動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父母回家,鼓勵孩子幫忙放拖鞋;吃飯前,鼓勵孩子幫忙拿碗筷。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玩具要自己收好,自己吃飯睡覺。

這樣,才能慢慢地培養起獨立習慣。

另外,家長過於緊張,要求快速改變孩子,而孩子難以承受太大的壓力,這樣,教育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哦。

對孩子提過高的要求,反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讓其內心受創更不敢前行。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你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徐莉莉編者按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對孩子寵愛有加,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很多孩子都「十指不沾陽春水」,生活中容易依賴他人,遇到困難就躲避,缺乏獨自面對問題的能力。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百弊...

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你能管一輩子嗎?

歡迎來到眾可微教育,點擊右上方可以訂閱關注哦,關注有驚喜。眾可微教育獨創「微教育理論、方法體系」,並以「每天專注一微步、孩子快樂奔優秀」微教育思想為基礎,與眾多專家、家長一起,為天賦兒童快樂成長...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家長如何做

【康Q母嬰網原創稿件,歡迎轉載但需註明出處】父母的教育,對於孩子日後會是什麼樣的人有很大的關係,想讓孩子未來能夠更好的成長,獨立性的培養很重要,如今雖然二胎政策放開了,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只要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