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影響需揚「長」避「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子女並沒有組成新的家庭,也就是所謂的核心家庭。

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兒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度過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他人。

根據布朗芬布倫納的社會生態學理論,父母的個性、價值觀、教養方式、行為模式及家庭親子關係等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幼兒發展的方方面面。

它們直接影響幼兒的心理發展,從而作用於他們的行為。

當然,這些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

發揚原生家庭對幼兒行為的積極影響,規避消極影響,是幫助幼兒健康成長的必要手段。

「好」的原生家庭塑造積極的幼兒

原生家庭便於父母與幼兒之間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為幼兒未來發展中良好的同伴關係打好基礎。

原生家庭中,家庭結構單一,家庭成員較少,幼兒的交往對象就是父母,有利於增加親情,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

在與父母交流的過程中,幼兒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向父母表達不同的感受和要求,習得不同的社會交往方式。

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讓幼兒體驗交往的樂趣,建立交往的自信心,學會分享、合作、移情等必要的社會交往技能,為幼兒未來社會交往中形成良好的同伴關係打好基礎。

在和諧的原生家庭中成長的幼兒容易形成較強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幼兒適應社會生活的基礎,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保障。

相對於主幹家庭、單親家庭或離異家庭來說,原生家庭父母和諧、關係簡單、矛盾較少,父母對幼兒的教育容易達成共識,因此容易營造輕鬆和諧的家庭氛圍。

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有助於幼兒形成較強的安全感。

良好的原生家庭環境能夠為幼兒形成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奠定基礎。

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對幼兒的影響不同。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鮑姆令德(D.Baumrind)對父母教養行為與兒童個性發展的研究發現,權威型家庭的父母用理性、嚴格、民主、耐心和愛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權威型的家長會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為他們設定合理的目標,並用合理的方式幫助孩子達成目標。

當然,在目標的達成過程中,家長也會適當限制幼兒的行為,充分傾聽幼兒的心聲,用耐心和愛引導他們。

鮑姆令德的研究表明,在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幼兒表現出很強的自信心和自控能力,同時對待周圍的事物比較積極樂觀,社會適應能力較強。

可見,在合理而又嚴格的愛中,幼兒的自我效能感增強了,也自然能夠自己去解決問題,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

「壞」的原生家庭衍生消極的幼兒

原生家庭結構的獨特性也會給幼兒的行為帶來消極影響。

幼兒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需要自己嘗試分析交往的情境,選擇妥協還是堅持,然後自己確定解決問題的方式。

相對於與同伴交往,原生家庭中幼兒的交往對象單一,交往層次簡單,父母會優先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不利於幼兒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

因此,同伴交往情境中對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要求比與成人交往情境中的要求高。

原生家庭結構單一,家庭居住環境受限,縮小了幼兒人際交往的範圍,不利於形成幼兒需要的社會交往環境,阻礙了幼兒社會交往技能的發展。

這些幼兒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自己的興趣和需要,如果與同伴在遊戲過程中發生衝突,歸因都是歸於外界環境或者同伴,很少會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

不良的家庭教養方式直接影響幼兒良好行為的養成。

這些不良的方式,容易使幼兒產生焦慮、退縮等行為,影響他們自我選擇和自我判斷的能力。

隨著幼兒第一反抗期(3歲前後)的到來,他們需要獲得重要他人的認可,不想所有事情都受到成人的控制,獨立自主的要求逐漸增加。

此時如果家長因過分溺愛幼兒而選擇事事包辦代替,或者用高標準要求幼兒,抑或是對他們的行為漠不關心,那麼幼兒的自我效能感就會逐漸降低,產生焦慮。

他們會擔心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受到成人的懲罰,害怕自己做錯事,漸漸就會出現退縮的行為。

無規律的原生家庭生活不利於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

現代快節奏生活環境下,父母經常晚上加班,周末補覺,幼兒會認為這樣的生活方式就是好的,因此他們也會效仿,導致生活沒有規律。

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後,面對規律的作息,幼兒的身體和心理都會出現種種不適應的現象。

比如,正常的進餐時間沒有胃口,同伴在運動時想要睡覺。

久而久之,混亂的生活方式不僅會影響幼兒的行為表現,更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言傳身教消除代際傳遞的負面影響

原生家庭對幼兒的成長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沒法改變原生家庭的結構,但是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條件幫助幼兒規避原生家庭帶來的消極影響,阻止消極影響的代際傳遞。

利用教育合力幫助家長轉變觀念,改善家庭教養方式,擴大原生家庭帶來的積極影響,幫助幼兒健康成長。

家長要為幼兒創造交往的機會和條件。

系統家庭理論奠基人莫瑞·鮑恩認為:幼兒在原生家庭中與父母的關係,將影響其人際交往能力;現代家庭的居住環境,也會影響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

因此,家長應該儘量為幼兒創造與成人、與同伴交往的機會,比如,周末帶幼兒到戶外遊玩,認識更多的小夥伴;經常帶幼兒到小區的花園裡,鼓勵他和同齡人主動交往;也可以組織走親戚串門兒之類的活動,鼓勵幼兒和不同的對象進行交流,為他們提供問題情境,促進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家長要通過各類途徑提高自身的素質,更新教育觀念。

可以經常和身邊的家長分享、交流育兒經驗;通過各類網絡課程(網易、慕課等)更新教育觀念……在教育觀念上,父母雙方要達成共識,形成統一的教育方式,這樣才有助於幼兒的健康協同發展。

父母雙方應規範自身行為方式,為幼兒做好榜樣。

幼兒觀察學習的能力較強,他們會模仿自己感興趣的一切行為。

原生家庭中,幼兒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幼兒模仿的對象。

父母要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努力為幼兒營造積極、健康、上進的家庭氛圍。

比如:使用合理的說話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方法,有固定的家庭閱讀時間和親子閱讀時間。

正確運用強化和懲罰對待幼兒的行為。

當看到幼兒的些許進步或幼兒出現親社會行為時,應用物質獎勵或口頭表揚的形式強化他們的行為,以增加良好行為出現的次數;當幼兒出現不良行為時,不要急著批評和指責,要站在幼兒的年齡角度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並正確使用普雷馬克原理,用高頻行為有效強化幼兒的不良行為。

加強家庭與幼兒園和社區的合作共育。

華東師範大學的李生蘭教授指出:家庭與幼兒園和社區加強合作,可以滿足兒童人格發展的需要,是家長知法守法的保證,是與國際教育接軌的必然,是眾多教育專家的主張,也是教育科研成果的顯示。

家長可以利用送幼兒入園、接幼兒離園等碎片時間和教師交流,了解幼兒在園的表現,並結合幼兒在家的行為,分析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發展進程,和教師一起制訂計劃幫助幼兒健康成長。

(作者:楊巧萍,單位:昆明市人民政府機關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21日第4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避免孩子「不合群」,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孩子三歲以後,如果較長時間不和小朋友一起遊戲、經常獨處、以及被別的小朋友孤立等等,都可以稱為「不合群」。兒童心理學中所講的「不合群」是指兒童在與同齡人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孤獨、寂寞或懶於交際的...

來艾|孩子攻擊行為你還在忽視嗎?

父母是否忽略幼童的攻擊行為呢?是真的任性還是隱藏著什麼更為不良的影響呢? 父母對此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視,從小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培養關乎著寶寶健康的思想養成,那麼現在就跟隨來艾君來認識這個嚴肅的話題吧。

寶寶的好性格從哪裡來?

性格是指個人對待現實態度和行為方式的穩定的心理特徵。一個人的性格並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在所受教育、所處環境等多方面影響下形成的。從小對幼兒進行良好性格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如何培養幼兒有一個良好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