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獨立要趁早,這5個方法千萬不能錯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Professor的老朋友David媽媽跟我們聊起想培養孩子獨立性的話題。

她說之所以給孩子報名了瑞思國際遊學項目,除了想讓孩子學習知識和提升能力之外,她希望孩子通過寄宿在美國家庭,能鍛鍊自己的獨立能力。

平時孩子是在身邊,自己總會情不自禁的以孩子為中心,導致現在孩子有些過分依賴她。

如今,不少的中國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依賴家人的情況。

比如,吃飯喝水要喂,走路睡覺要抱,拉屎撒尿要陪,想要什麼都買……

這些情況不只普遍存在於幼兒園的孩子身上,甚至在一些小學生身上同樣存在。

Professor表示對這種情況很擔憂。

如果家長們從小就對孩子百般呵護,忽視他們獨立能力的培養,那麼孩子長大後就很可能會缺乏主見和自信,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美國父母認為,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對自己和孩子都很重要。

一方面,父母有自己的工作和社交需要,因此他們不能夠24小時陪著孩子,適當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有利於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孩子在獨處的時間裡能夠充分的發揮個人技能,學會獨立處理事務,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獨立性是美國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視的一項內容,美國父母非常注重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

那麼,他們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替孩子包辦一切,那麼孩子就會習以為常,將自己的所有事情託付給父母。

當父母覺得孩子已經長大了,把事情交給他們自己做的時候,他們往往會無所適從,甚至覺得父母不再關心自己,從而產生叛逆情緒。

所以,父母應該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父母要針對孩子所處的年齡階段,適當地安排一些他們可以完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

比如,3歲時,就可以讓孩子學著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5歲時,孩子就要自己自己收拾玩具和房間。

這樣就能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本來就是他應該做的,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地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鼓勵孩子大膽嘗試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總是擔心孩子會遇到危險,所以他們總是把孩子圈在一個看不見的「籠子」中。

比如,父母擔心孩子會去河裡游泳,隨意就阻止他和小夥伴一起出門玩耍;父母擔心孩子會把碗碟打碎,就阻止他們幫忙洗碗等。

然而孩子都是在磕磕絆絆中探索和參與這個世界的,如果父母長期把孩子關在「籠子」中,孩子漸漸就會失去對新鮮事物的興趣,產生惰性,甚至任何事情都依賴父母完成,自己只坐享其成。

所以,當孩子表現出對世界的好奇時,父母應該在孩子嘗試和探索的過程中扮演鼓勵者和保護者的角色,而不是一味地說「No」。

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

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長不大的,因此他們習慣事事都為孩子做主。

長此以往,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要聽從父母的意見,對父母產生依賴,缺乏自信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敢獨立面對這個世界。

孩子是有思想的獨立個體,父母應該尊重並保護孩子的自主權。

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主見,給孩子自主選擇的自由。

比如,帶孩子買玩具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買哪一個。

讓孩子從小學會為自己做主,有利於他們對掌控和把握自己面對的事情充滿自信,學會獨立地處理自己的事情。

教會孩子承擔後果

在生活中,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父母可以讓孩子為自己的事情做選擇,但同時要讓孩子懂得為自己的選擇和行為承擔後果。

比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買了一個玩具,但是過幾天又不喜歡了,這時候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就去幫孩子重新買一個,而是應該告訴孩子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如果下次不想再發生同樣的事情,就要在選擇之前深思熟慮。

讓孩子懂得別人不會為他的行為和選擇買單,這樣能夠督促孩子慎重的做決定,對於提高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非常重要。

尊重孩子獨立的時間和空間

很多中國父母都會忽略對孩子最起碼的尊重,比如,進入他們的房間不敲門,又或者隨便翻看他們的背包和手機。

在美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會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房間要怎麼布置、要不要收拾完全由孩子自己決定,父母在進入孩子房間之前都要先敲門徵得同意,孩子進入父母的房間之前也要先敲門。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獨立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自由支配自己的「世界」,不受別人的支配和打擾,在尊重孩子的同時,也能夠讓孩子學會去尊重別人的隱私,養成不隨意打擾別人的習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粘人怎麼辦?請從這三點入手

不少寶媽吐槽,自家孩子特別粘人,一點都不獨立不勇敢,離開媽媽就愛哭鬧,這該怎麼辦呢?孩子的獨立性需要從小開始培養,小小鳥推薦具體可以從這三點入手:

獨立性是生存之本,希望你的孩子也有

點擊上方「關注」,關注童蘊學堂青山分校,了解更多精彩內容獨立是為人立足之本獨立性是指在思考、想像和行動中,較顯著地不依賴、不追隨他人,能夠相對獨立地進行活動。獨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現之一,對孩子

育兒寶典:6招培養1~3歲寶寶獨立自主好習慣

孩子在一歲左右,邁出人生中獨立行走的第一步,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由此萌芽。兩歲以後,孩子開始學習使用第一個人稱代詞「我」,這標誌著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的初步發展。慢慢地我們會看到,隨著孩子的一...

從《楚喬傳》中,你看出什麼了嗎?

一度熱播的《楚喬傳》不僅深受廣大我國觀眾的喜愛,甚至被翻譯成俄語版,受到廣大俄羅斯群眾的追捧。直至現在還保有餘溫。在小艾看來,這些火出國的影視劇,不僅僅是因為劇情的精彩,更重要的是能給人帶來更多...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性 不同年齡段有哪些要必做

孩子一出生,就開始走上了尋求獨立的旅程。儘管剛出生的寶寶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通常把自己和母親看成一體。但隨著嬰兒的生理和心理的發育,大約到6-7個月時,他們慢慢明白自己是獨立於母...

教你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徐莉莉編者按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對孩子寵愛有加,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很多孩子都「十指不沾陽春水」,生活中容易依賴他人,遇到困難就躲避,缺乏獨自面對問題的能力。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百弊...

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非常重要!

【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非常重要!】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非常的依賴父母,而且稍有不順心就會大鬧,就想天天都陪著他們瘋玩什麼都順著他們,有求必應這樣他們才開心,但是你這樣過分的寵溺著真是是好的嗎?我們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