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嘮叨」是病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兩歲的豆豆終於開口說話了,這對於盼著兒子儘早學會說話的媽媽來說本是件值得高興的事。

可是,媽媽卻發現豆豆這一開口直接從安靜可愛的「小天使」變成了愛嘮叨的「小唐僧」,小嘴巴總是說個不停,甚至一個人的時候也在自言自語。

媽媽雖然支持孩子多說話,但耳朵無時無刻不受到「小唐僧」的「摧殘」,加之覺得孩子很多時候說的是「廢話」,有時難免會忍不住打斷,可沒過兩分鐘豆豆又重新開始嘮叨起來……

豆豆媽媽面臨的問題不是個別現象,幼兒在開口說話之後都會經歷一段語言發展爆發期。

2—3歲的幼兒發音器官發育基本成熟,詞彙、句式和表達形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語言發展就會迎來爆發期。

這一時期的幼兒對語言充滿興趣,不但會自言自語,還會模仿成人說話,如同鸚鵡一般,永遠不知道疲憊。

正是通過不斷的模仿和重複,大量的詞彙、句式、表達方式在幼兒的大腦中不斷獲得強化,語言能力才得以迅速發展。

幼兒語言發展爆發期的到來是值得家長欣喜的事。

這一現象既標誌著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達到了新的高度,又預示著其發展的更多可能。

在這一時期,家長正確地引導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更好更快地發展。

然而不恰當的干預可能會導致幼兒喪失對語言表達的興趣和信心,甚至造成語言能力「退化」,出現口吃的現象。

面對家中的「小唐僧」,家長只需要引導他說下去。

當幼兒表現出交流意願時,家長要表現出傾聽的興趣,並及時反饋,不斷拋出話題,讓孩子持續地說。

這樣既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加了幼兒語言表達的成就感,又會讓他們逐漸明白交流不僅僅是自己語言的表達,還包括傾聽並回應對方的語言。

除了日常交流,家長可以為「小唐僧」創造說話的機會,引導他們說「有意義」的話。

比如,在家中開展「故事接龍」活動,和孩子一起編故事,既能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又能讓他們在理解故事脈絡的基礎上,把自己的想像用語言表達出來。

長此以往,家長會發現,孩子說的不再是「廢話」,而是充滿著童趣和想像力的故事情節。

另外,自言自語是幼兒思維的外化,家長可以將其看作孩子跟自己的思維玩的一種想像力遊戲,不要輕易打斷或干涉孩子。

可以利用孩子日益豐富的想像力,與他們一起進行角色扮演遊戲,通過模擬不同情景下的對話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

具體實施過程中,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避免批評幼兒語句中的錯誤。

幼兒語言表達中的錯誤是難以避免的,家長如果表現得過於急躁甚至批評孩子,會使他們失去語言表達的信心和勇氣。

面對這些錯誤,家長可採取包容和理解的態度,通過重複修正孩子的話幫助其糾正語音、語序等錯誤,引導其重複正確的表述。

不要將孩子與語言能力較強的幼兒對比。

由於個體的生理條件、生活環境等因素的不同,語言發展速度也存在差異,家長要善於發現自己孩子語言發展中的進步,及時進行鼓勵和引導,增強其語言表達的信心。

切勿直接打斷幼兒。

直接打斷甚至訓斥會給幼兒「表達是錯誤的」的印象,久而久之他們可能會失去表達的熱情,但是幼兒需要通過大量的表達實現語言能力的發展。

因此,即使在某些不適宜多話的場合,家長也應耐心解釋為什麼現在不可以說話,不說話的時候應該怎麼做,或者採用其他措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總之,面對家中的「小唐僧」,家長需要多一點耐心,認真傾聽並積極配合幼兒的交流願望,引導其進行正確的表達,並給予及時的反饋和鼓勵,幫助他們在語言爆發期獲得語言發展的飛躍。

(作者:周思妤 李曉巍,單位: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6歲前這樣教,保證孩子口齒伶俐

新學期的求學生涯拉開帷幕,孩子們都要開啟新的旅程,進入新的學習階段。說到學習,我在家裡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3歲的小侄女琪琪最近總是喜歡模仿、重複大人說的話,媽媽說什麼她就學什麼。媽媽:「琪琪,...

學會傾聽是培養情商、學會語言表達的第一步

昨天塞卡下班回家,在地鐵上遇到一個很可愛的小孩,我們倆就一直逗來逗去的。後來孩子叫我一聲:「阿姨,過來坐。」這是孩子媽媽就對孩子說:「不能叫阿姨喲,以後看到要叫姐姐。」孩子很不解:「為什麼要叫姐...

孩子為什麼「金口難開」?

孩子「金口難開」?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戴爾·卡耐基曾說過: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5%靠專業技術,另外的95%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而好的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主要憑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出生後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