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比抱和哄更重要的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難免會哭鬧,你家寶寶哭鬧時你會怎麼做呢?

文末留言,比媽和你們一起探討哦~

個人微信號:bbmm0666

歡迎與我交流育兒心得

一、幾個常見的孩子哭鬧場景

場景一

幾個寶媽帶著孩子一起玩,玩具都是其中一個小朋友帶來的。

後來那個小朋友要回家了,大家都主動把玩具還給了他,可是小軒玩得正起勁,不願意馬上歸還,要回家的小朋友急得過去搶,小軒媽媽就生氣的對小軒說「玩具是哥哥的,他要拿回家當然要還給他,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聽到媽媽的責備小軒把玩具扔了就過哪像去打他媽媽,媽媽吼了他幾句,丟下他作勢離開,小軒又哭著去追媽媽……

場景二

3歲的朵朵跟著媽媽和外婆去商場,看到漂亮的芭比娃娃,讓媽媽買下來。

媽媽不答應「昨天不是才買了一個嗎?」

朵朵撒嬌一定要買,並開始哭了起來。

媽媽連忙開始哄朵朵「乖,別哭,待會媽媽給你買冰淇淋吃」

一旁的奶奶最見不得孫女的眼淚了,馬上發話「這錢我出了,給朵朵買這個芭比娃娃吧!」

場景三

3歲的小奇參加樂樂的生日會,分蛋糕的時候他忙著玩樂樂新拆開的玩具,等他來吃時發現鯊魚造型的部分已經被樂樂吃掉一半了,瞬間大哭「你吃了我的鯊魚!快給我吐出來!」

樂樂被嚇住了,也哭了起來。

小奇媽媽見狀先蹲下來跟樂樂說了聲「對不起」,抱著小奇問怎麼回事,然後用輕緩的語氣說「你想吃那個鯊魚對吧?可是我們沒有先跟樂樂媽媽說好,他們不知道要把那塊留給你,所以你沒有吃到。

這是讓人挺難受的,怪不得你不開心呢。

但是你看,樂樂已經吃了,要吐出來是不可能的了。

你看要不我們吃一塊別的呢?媽媽剛才試過了,可好吃了。

小奇還是在哭,但聲音小了很多,嘟囔著「我要吃鯊魚,我要她吐出來」

小奇媽媽又說,「今天玩太晚了,我知道你是睏了,所以才會情緒不太好。

咱們回家吧。

路上小奇就在車上睡著了。

這三個場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多少都能找到自家孩子的影子,或是目睹過不少類似的場面。

哪位家長處理得更恰當些,也都能看出來。

二、以「共情心」去思考、理解孩子的感受

回到第一個故事裡,我們用自己來假設一下,感受下這樣的場景:

你專心在電腦上忙了幾個鐘的工作,大部分重要的內容已完成,很快就可以收工了。

這時,一旁玩耍的孩子不小心碰掉了電源導致電腦突然斷電!而你之前的工作並未保存!前期所有的工作都白費了,又得重頭來過……

縱然你事後能冷靜下來,並且接受這個事實,但是當下你一定也會有情緒,還可能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

這跟第一個故事裡孩子玩玩具被突然打斷是一樣的。

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認真的玩和我們認真工作是一樣的,他們在這過程中體驗各種事物的關係,在玩中探索、感受,甚至是構建自我。

當被強行打斷——玩具不還,小朋友就來搶,自己還被媽媽責罵,他同樣會有情緒。

更何況,你心理是否還期待孩子的反應是:不管玩完沒有,說停止就立刻停,還要開開心心的,不許哭不許鬧……

我們能理解接受自己的感受、情緒,也可以「以己度人」,以共情心理解孩子的感受。

三、擁抱孩子,有原則的引導

第二個故事裡,當我們拒絕孩子的要求,孩子開始哭鬧,我們可以做的是——

第一,擁抱孩子,告訴她「我愛你,但我不能滿足你的這個要求」。

對於2歲以下的孩子來說,身體的接觸尤為重要,4歲以上的孩子可能會掙脫我們的懷抱,我們可以不採取行動,而是以關愛的態度和語言表達我們對他情緒的接納。

第二,堅定我們的立場,並對孩子的哭鬧保持平靜,等孩子發泄情緒之後,再簡單的解釋下為什麼拒絕她的要求。

孩子是爸媽的心頭肉,很多時候孩子一哭,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本能的反應就是滿足他的要求,只要他能儘快高興起來。

就像第二個故事裡朵朵媽媽和奶奶一樣。

然而,雖然孩子哭得可憐兮兮的,卻並不是她不能承受的痛苦。

我們可以在心裡評估下這個痛苦的程度,多數情況下都是孩子能自己承受的範圍。

這種失望、傷心、挫折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

第三,有了一定的發泄之後,我們可以嘗試積極的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再找到有趣的替補活動,比如幫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在超市可以請孩子幫忙把購物籃的東西放到傳送帶上結帳。

若找不到替補活動,可以給孩子自己做選擇:停止哭鬧,繼續當時的活動;或是繼續哭鬧,但爸爸媽媽不參與。

尤其在家中,可以平靜的告訴孩子「你可以自己在這再哭一會,我去另一個房間,等你不哭了你來找我,我再跟你玩。

失去觀眾的哭鬧,孩子很快就會覺得無趣,而去找更好玩的事情做了。

四、最重要的前提: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多父母都習慣用以下方式來制止孩子的哭鬧——

1、威脅

「再哭我就不理你了!」「鬧什麼!回家再收拾你」

孩子本身處於負面情緒中,再接收到父母的威脅會深深刺痛孩子幼小的心靈,孩子也會因此變得怯懦膽小。

2、沒有邏輯關係的懲罰

「你再鬧就不給你飯吃了!」

懲罰內容和引起孩子哭鬧的事件之間並無關聯,這種懲罰只宣揚了家長的權威,會造成孩子必須在嚴懲的規則下才能遵守規則。

3、賄賂

「別哭,待會兒給你買冰激凌吃!」

這等於告訴孩子,你是為了得到獎勵才去修正自己原本就錯誤的行為,並不是好的處理方式。

當孩子開始哭鬧,很多家長下意識的動作是趕快制止住孩子這種不恰當的行為。

很多時候阻止孩子哭,我們解決的是自己當下的焦慮。

但我們都會發現,越這樣,孩子越哭鬧,自己也越煩躁。

所以,處理方式最關鍵的一點是,家長必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才能控制住局面。

孩子都會模仿父母的處事方式,當他看到我們的平靜,最終也可以學會控制自己。

而我們任何攜帶負面感情的反應,都有可能會傷害孩子身心。

你家寶寶哭時你會怎麼做?

留言評論這篇文章,比媽與大家一起探討。

該文由公眾號「親子早教分」青木森原創

轉載請申請授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的哪些小毛病,容易慣出熊孩子?

Q:什麼是熊孩子?日常生活中熊孩子是指調皮搗蛋、不聽家長話、亂哭亂鬧,經常讓人哭笑不得的小孩。其實3歲以內不存在家長所謂的熊孩子,這個階段的小孩子正處於用身體探索世界的階段,他們的很多行為動作、...

十個例子告訴你,正面管教的小孩是什麼樣子?

我身邊有不少學習並實踐正面管教的家長,她們的孩子經常被人讚美,「你家孩子,好乖啊!真懂事。」那些正面管教的小孩,究竟是怎樣乖?怎樣懂事呢?正面管教育兒方式長大的小孩,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