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別在孩子需要管教的時候,和他們做朋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前言:
「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著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杆,大家再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
欄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規矩)的孩子會有安全感,相反,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裡。
」
——杜布森博士在《勇於管教》
01
前兩天參加同學聚會,女同學莉莉帶著10歲的兒子一起來。
見面後,大家起立和這對母子倆打招呼,但是孩子只顧著低頭玩手機遊戲,頭都懶得抬。
飯菜上桌後,孩子嚷嚷著要吃肉,莉莉夾完肉,又放了些青菜在孩子的盤子裡,沒想到孩子不樂意了,把桌子上的盤子碟子全都擼到了地上,動靜太大,把樓道里的服務員都吸引了過來。
我們都以為這回莉莉肯定會好好「管教」這個孩子了,沒想到她輕描淡寫的對著孩子說:「別生氣了,不想吃青菜就不吃,要不我帶你去吃漢堡?」壓根就沒提摔東西這事兒。
莉莉走了之後,同學們議論紛紛,大意就是說,沒把孩子教好。
02
我的一個同事,小時候她爸媽對她管教很嚴苛,稍微做的不好就會打罵,對於父母的傷害她耿耿於懷,關係一直都很疏遠。
在她自己做了媽媽後,她完全的拋棄了自己爸媽的那套強硬作風,轉而和自己的孩子做起了朋友。
孩子頂嘴,她毫不在意;孩子作業不認真,她幫忙一一改正;孩子打人,她輕描淡寫說兩句;孩子對老師不尊重,學校請來家長的時候,她連聲道歉,回去連批評責備都沒有……
直到,孩子成績一團糟,對她的話置若罔聞,一言不合就大吼大叫,她才覺得形勢完全不受她控制了!這種「和孩子交朋友」的想法只是看上去很美,但是它並不能幫助我們收穫很好的親子關係,而且會讓很多事情失控。
法國兒童教育專家馬克·雷諾研究指出家庭教育的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其中之一是樹立家長的權威,善於向孩子的「任性」說「不」。
因為有時候,孩子並不知道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而教導他們分辨是非則是父母的責任。
作為父母,我們是一個家庭的護航者,我們需要權衡考慮生活各個方面,為家庭的發展做出正確決策,為孩子的未來做出合理的規劃,但是這些,以孩子的認知,他們是很難理解的。
因此我們不該盲目刻意的去追求平等,事事和孩子商量聽從他們的意見。
一個孩子誕生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在他18歲以前,我們就是權威、是監護者,都是需要為他負責任的,我們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我們只強調完全的「尊重」而疏於對他們的管教,也就徹底的失去了教育他們的機會。
結果就是造就一個不尊重權威、沒規矩、沒教養、自私自利的人。
這樣的孩子,以後在學校和職場都會受更大更多的打擊。
守住父母的本分和角色,幫助孩子確立界線和規矩,完成對他們的管教,這才是對他們未來最大的負責。
03
俗話說「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規矩,不活潑叫做呆板。
」
如果我們給孩子的愛,造成了孩子的自私與懶惰,讓孩子缺乏最基本的能力與教養,那這種愛就是貽害無窮的。
相反,如果我們給孩子立的規矩,造成了家的淡漠和冰冷,讓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壓抑和扼殺,那麼這種規矩就是毫無作用的。
家是應該是港灣,而不是監獄,需要的是真誠的關懷和親近,需要的是人情味兒和同理心。
我把英語中的愛「love」進行的拆分解讀,「L」代表Listen(傾聽);「O」代表Obligate(感恩);「V」代表Valued(尊重);「E」代表Excuse(寬容)。
這種解讀對愛的解讀對待伴侶是合適的,其實對教育孩子也有幾分道理。
傾聽。
在給孩子訂立規矩之前,傾聽一下孩子的想法。
最好是跟孩子進行一次充分的討論後再定規矩,而不是把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進行控制。
比如什麼時間開始吃飯、吃飯的時候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如果再調整之後再吃飯沒規矩,再約定相應的懲罰措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感恩。
這裡不只是給孩子立規矩時需要一顆感恩的心,而是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都需要一顆感恩的心。
前蘇聯教育家傑爾任斯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她,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發自內心感謝孩子的到來,才能讓自己有勇氣與無數的瑣事和讓人崩潰的問題抗衡,才不會被自己情緒的魔鬼所左右,才能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我們的管教。
尊重。
給孩子立規矩需要表達出你的尊重。
我們要尊重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這個年齡段愛玩愛鬧的特點,也要教會孩子尊重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尊重約定俗成的禮儀。
可以跟孩子訂立規矩,告訴孩子在這些場景、場所,我們要保證不影響他人。
寬容。
寬容不是溺愛,更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
而是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線之上,幾乎可以允許孩子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
每個孩子都會有無知和調皮的時候,某一階段某些事情上的「沒規矩」,並不是天塌地陷般的災難,也非一定會影響孩子的品質和人格。
在孩子「不規矩」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通過合理的方式,讓孩子看到規則之美,心悅誠服地接受。
在規則教育中,父母的榜樣作用和包容心遠比強制力更能讓孩子學到守規矩。
我們終究無法陪伴孩子一生,終究有一天要目送他遠去。
如果說有什麼是我們能為他做,並且讓他受益終身的事情,那就是給孩子我們全部的愛,並教會他做人做事的規矩。
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給孩子立規矩,讓他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是我們的責任。
規矩與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讓孩子「乖乖聽話」,7個方法教你給孩子立個好規矩!轉給家長
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所面臨的各種社會挑戰也隨之而來。這個時候就需要教給孩子們一些人生道理,和一些行為習慣。但是孩子們越長越叛逆,父母的各種管教也感覺越來越沒有效果,仿佛當初聽話的乖寶寶一夜直接...
規則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我作為一名家庭教育老師是這樣來理解的
「如果懸崖邊上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著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欄杆就是界限(規則)。知道界限的孩子會有安全感;相反,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裡。」——杜布森博士
立好規矩,孩子會更有安全感!
1當一個小生命來到我們身邊,帶給我們是無限的喜悅。這個小寶貝從吃飽睡,睡飽吃的時期很快就會過度到淘氣期。在一本育兒書看到過把孩子這段時間稱之為「孩子懵懂期」,泛指有很多危險的物品,孩子有能力觸碰...
8歲男孩得不到玩具從5樓跳下,做到這4點,給孩子立規矩不難
鬧鬧今年8歲,上小學2年級,他相中了一款玩具,要求父母為其購買。因鬧鬧玩具較多,且父母要求其專心學習,就拒絕了他的請求。於是鬧鬧以跳樓相威脅,父母以為他只是隨口說說,並未當真。沒想到鬧鬧在獨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