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撒謊、搶東西,孩子越來可惡,父母怎麼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積木育兒」後台,一位媽媽問:

我心裡一直有個疑問,小小的孩子為什麼總喜歡使壞?

我經常看到,一些小朋友緊緊捏住一隻小雞,或者恨恨地去踩一隻螞蟻。

我家孩子2歲,喜歡掐人,不如意她就是又打又扯的,小眼神里還滿是憤怒。

也有時候,我的手臂被她掐得青一塊紫一塊,看著我痛苦的表情,她還傻樂起來……

難道是天性使然,或者正應了荀子的那句「人之初,性本惡」?正因人性本惡,所以才要父母來教化?

可每當看到孩子純真的天使般的可愛笑臉,我就又否定了這個猜測。

相比之下,我更願意相信孟子說的「人之初,性本善」。

然而,孩子的那些惡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做父母的又該怎麼引導呢?

7歲以前,請別用道德衡量孩子的行為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孩子的道德隨著認知水平的發展而發展。

也就是說,在生命之初(2歲以前),孩子的行為完全和道德無關。

或者我們可以理解為,這個時期,孩子的行為更多的是動物本能。

從2歲到7歲,孩子在與他人的交往中逐漸去自我中心,進入道德他律階段。

直到7歲左右,孩子才能夠通過道德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這時,孩子才有了道德意識。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人之初,性本無善惡之分。

而荀子和孟子從成人的角度來衡量孩子的行為問題,顯然對孩子有失公允。

所以,我們建議,7歲以前,不要用道德來衡量孩子的「惡」行為。

小男孩捉弄小女孩,可能只是想要表達內心的喜歡。

孩子的惡,不可怕

那除了道德,還能從哪些方面來找尋答案呢?

按照精神分析的觀點,孩子生下來就有這種「惡」的能力,或者說,叫做「攻擊性」。

當一個孩子需要乳房,乳房卻沒有出現,孩子哭,這個哭就是攻擊性。

當一個孩子想要立刻看見媽媽,可是媽媽延遲了一會兒才出現在面前,孩子就開始跟媽媽撕扯,去打媽媽、咬媽媽,那這個打和咬,就是攻擊性。

一個小小孩,活在這個世上,隨時會體驗到挫敗。

比如,在成人眼裡,媽媽短暫的離開是很小的一件事,但孩子沒有判斷時間長短的能力,更沒有發展出預測「媽媽馬上就回來」這一結果的能力。

他們的內心只會被無邊無際的恐怖和危險瀰漫。

這很痛苦。

為了離開這種痛苦,他們採用了一種求生策略,那就是把糟糕的感覺往外扔。

扔給媽媽,說你是「壞媽媽」;扔給小貓小狗,說它們討嫌。

他們還可能通過暴怒性的大哭,或者肢體上的攻擊,去進行自我排解。

通過這樣的處理方式,糟糕的、可怕的部分成為了「屬於別人的」東西,而不是孩子自己,這樣孩子才能感覺到安全,不至於被那些瀰漫的糟糕體驗吞噬掉。

從這個角度說,孩子們的惡,攻擊,不過是他們的一種生存策略,一種抵禦黑暗感覺的辦法。

跟道德上的「善惡」,沒有任何關係。

當然,也一點兒都不可怕。

孩子的惡,是為了探索和表達內心需求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的「惡」,更多是跟自我發展的需求綁在一起的。

此時,他們不僅需要安全感,不僅要去和他人保持連結,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外部世界,去感受到自我意志,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立足之地。

為了探索

一個小小孩,他去「打人」,很可能不過是在通過他僅有的本領在跟他人示好。

一個小傢伙他往地上扔東西,看起來是在搞破壞,其實不過是在好奇心驅動下的一種探索。

等到孩子再大一點兒,發現身邊的世界有那麼多的秩序和規範在等著自己。

父母嘴裡,有那麼多的「不可以」。

於是,很多事,正是因為大人的阻止,增添了它的神秘感,讓孩子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偏偏要去試一試。

比如,媽媽告訴孩子不能玩水,可是孩子就偏偏要玩個水試試,於是掉到水桶里了,濕了一身,哇哇地哭,也明白了媽媽為什麼不准自己玩水的原因。

這樣一個挑戰權威、挑戰規則的過程,是孩子在嘗試,在創造。

如果孩子這種嘗試的勇氣能夠不受到過多打壓,那麼等他們長大,將很可能會是舊秩序的打破者和新秩序的建立者。

因為,在既存的秩序當中想創造出些什麼,必定要破壞掉某種舊事物。

當然,單純的破壞是沒有意義的。

這肯定需要父母的引導。

父母需要守護在孩子身邊,幫他們釐清界限,對於孩子影響到他人的行為,果斷說「不」,及時喊停。

孩子跟你對抗,或者捉弄你,也許只是想要體驗隱秘的「自立」的快感。

為了表達內心的情緒情感

孩子們還會用自己的「惡」,告訴我們他們需要什麼,他們的內心在體驗著什麼。

不少孩子長大後,會有撒謊,甚至偷竊的行為。

這些孩子的「惡」,背後往往藏著不被父母關注、或不被父母理解的疼痛。

比如,一個嚴厲且冷漠的母親的孩子,可能會用偷文具的方式告訴媽媽,他需要一些溫和的關懷。

孩子「偷」的不僅僅是物品,更是未曾被滿足的愛和關注的需要。

也有的孩子,他們保有秘密,撒謊,跟大人對著幹,故意表現的不講禮貌,行為野蠻,很可能是為了對抗一個條條框框很多、控制欲很強的父母。

當孩子用破壞性行為來實施「惡」時,他就完成了一個不被允許的行為,並從中體會到了隱秘的快感,這種快感叫做「自立」。

父母如果能夠及時解讀出這些心理需要,孩子的「惡」就會消失。

▌大人不恰當的反應,往往會讓孩子的「惡」升級

父母如果不理解孩子的「惡」,往往會對孩子做出不恰當的反應。

比如,當知道孩子撒謊、偷東西後,不少人會對孩子的行為上綱上線,甚至動用道德審判,給孩子定性為壞孩子,或者直接對孩子打罵責罰,而不去和孩子溝通,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這樣一來,孩子就可能破罐子破摔,真的成了壞孩子。

還有的時候,大人不恰當的反應,會讓孩子的「惡」升級,讓孩子的小惡,成了更大的惡。

這些父母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把孩子看成一個生來就壞的、需要被教導的對象。

卻在這樣不公平的評判中,把自己的責任撇得乾乾淨淨,拒絕承受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導致的孩子變糟糕的那份內疚感。

這就又回到了父母成長這一課題。

所以,每一次遇到孩子的各種行為問題,在你對孩子下評判之前先想一想,孩子到底是在用他的行為,表達什麼樣的心理需要?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說到底,就是關於愛和尊重的那點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愛與自由,你做對了嗎?

當孩子吃飯的時候,把米粒撒了一地,你會阻止嗎?當孩子洗澡的時候,想多玩一會兒水,你會同意嗎?當孩子畫畫的時候,到處塗得一團糟,你會呵斥嗎?

是時候學學,批評孩子的套路!

微信號:哈佛家訓(harvard8888)給你最輕鬆、實用、有效育兒策略◆ ◆ ◆ ◆ ◆批評打罵孩子,其實並不能讓孩子真正從心裡接受大人的說教,相反容易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怨恨;甚至在暗地裡進行父...

爸媽這麼做,孩子感激一輩子

情緒,是一種心理活動,一種主觀感受、內心體驗,也是一種個人需要。每個人都有情緒,有積極的,如快樂、高興、興奮、開心等,也有消極的,沮喪、傷心、憤怒、難過等。但無論是哪種情緒,都內含有巨大的能量,...

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愛撒謊嗎?

《莎莎的月光》—— 一個愛撒謊的孩子尋找真實的故事故事簡介:在一個美麗的小島上,住著一位叫莎莎的小女孩。她聰明可愛,可她卻有一個愛撒謊的壞習慣。她常常對別人說:媽媽是條美人魚,家裡還有隻兇猛的獅...

孩子愛說謊的背後,竟有父母不知道的原因!

每個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誠實不說謊的好孩子,但是,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面臨著孩子愛撒謊的困擾,尤其是當孩子越來越大,撒謊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周末在家裡,女兒答應過不吃零食了,但是依舊發現家裡...

20個月寶寶的成長里程碑

寶寶的出生會讓你的生活充滿歡聲笑語,哪怕是寶寶的一個小小的舉動也會讓你感到非常的開心。隨著寶寶的成長,他們會的東西越來越多了。那麼,當寶寶長到二十個月大的時候,又有哪些事是會讓父母感到異常的欣喜的呢?

打人、撒謊、搶東西,孩子的惡從哪來?

7歲以前,請別用道德衡量孩子的行為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孩子的道德隨著認知水平的發展而發展。也就是說,在生命之初(2歲以前),孩子的行為完全和道德無關。或者我們可以理解為,這個時期,孩子的行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