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人帶孩子那麼輕鬆且進步快,你帶孩子那麼累,還進步慢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由贊我(zaneds.com)獨家冠名】

很多新媽媽都有這樣的擔心,我做得不夠好,或者某些地方做得不對,會讓很多新媽媽從內心深處的有媽媽內疚感。

擔心「是否永久地傷害了我的孩子?」,如我在上班的時候我的寶寶被奶瓶餵養,或者我發脾氣並對一個小孩大吼大叫。

其實,當你學會了欣賞依戀養育的許多方面,你逐漸意識到培養情緒健康的孩子的關鍵是調整。

簡而言之,就是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腳下,然後用父母的智慧滿足他們的需求。

比如:當你接到一個重要的電話時,你和4歲的孩子一起在操場上。

當你離開你的孩子接聽電話時,你的孩子開始喊你以引起你的注意,「媽媽,媽媽,媽媽!」

你有以下的選擇:

1. 堅定地對孩子說,「媽媽需要在電話上講一會兒,我馬上回來。

2. 告訴打電話的人,會儘快回電話,繼續照看你的孩子,。

3. 接聽電話,然後讓電話稍等一下,在你花費大約30秒為你的孩子建議一個新的想像遊戲,並解釋你將在打完電話後加入遊戲中去。

你怎麼選擇?選項3雖然具有挑戰性,但它向您的孩子表明,您認識到他們的需求並會滿足他們,同時不會忽視您自己的需求。

這是一個撫養孩子父母最正確的做法。

依戀育兒是基於依戀理論的育兒趨勢。

根據依戀理論,孩子在童年時期與照顧者形成強烈的情感紐帶,帶來終身後果。

所有的孩子都會照顧他們的看護人,但是那些情感需求未得到滿足的孩子會形成不安全的依戀。

我們的目標是培養一個與其看護人安全相關的孩子。

依戀育兒促進情感上可用的育兒技巧,有助於形成安全的依戀風格。

依戀理論被兒科和心理學廣泛接受。

但這裡是依戀育兒不足的地方:

首先,依戀養育往往過於公式化。

依戀養育傾向於促進養育子女的特定「規則」,例如母乳餵養,分享床位,避免睡眠訓練,使用弔帶而不是嬰兒車等。

但即使你做了所有這些事情,你的孩子仍然會發展不安全的依戀。

你不適應他或她。

所以任何教育理論,適應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需要與孩子的實際相結合。

其次,依戀養育可能會讓父母,尤其是媽媽們筋疲力盡。

所有這一切都集中在關注你的孩子可能會導致媽媽忘記關注自己。

孩子們需要知道媽媽關心他們,即使她每天上班或者在他們想要的時候也不能立即給他們注意。

因而讓孩子知道,父母在乎他,但是父母有自己的生活,特別是當孩子懂事後。

最後,依戀養育沒有確鑿的研究,兒童需要慢慢地學習耐心和自我控制。

大多數研究者不鼓勵對嬰兒進行睡眠訓練。

但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來說,逐步培養對孩子有益的。

可以避免年齡較大的兒童患有行為障礙。

因而,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根據孩子年齡特點,不要讓孩子過於依戀家長。

相反,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應該更多地進行協調養育,即通過兒童向家長傳達孩子的需求,家長以適合發育的方式認識和滿足這些需求。

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讓孩子認識到他人的需求,既能夠讓孩子對父母有依戀,又能有自己的生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全職媽媽 vs 全托幼兒園

沒打算生孩子時,總有人慫恿我們:「你們倆還不快點兒生?你們的孩子肯定又漂亮又聰明!」懷孕期間,幾乎所有的人都很堅決地預測:「你們的孩子肯定又漂亮又聰明!」Sam出生後,每一個見到他的人都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