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爭搶玩具該如何對待?教會他們這三點一生受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孩子在一起玩時,最常讓媽媽糾結的事就是寶寶爭搶玩具。

如果兩個孩子都很想要同一個玩具,那麼占優勢的那個多半會拿走它,另一個則會大哭。

大人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學會共享或分享,但年幼的孩子並不懂得何為分享。

有的家長認為謙讓是一種美德,因此總教育自己的寶寶"先人後己",把玩具或孩子眼裡的好東西先讓給別的孩子,但是如果自己家的寶寶老是被人搶、被人欺,時間久了家長又會擔心自己的寶寶是否太懦弱,自尊心受到傷害,如何把握其中的尺度呢?

"分享"並不等於謙讓

1.教育寶寶學會保護自己的合理權益

教寶寶分享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避免衝突,更重要的是為了友好相處。

如果老是謙讓,一味容忍,而另一方不僅不領情,反而視為當然、得寸進尺,那就違背了分享的初衷。

所以,在教寶寶分享的同時,也需要教寶寶保護自己的合理權益。

2.教會寶寶與小朋友和諧相處的秘訣

不管寶寶大小,都不要強迫一方總是讓著另一方,而是教寶寶和諧相處的秘訣,只有互相尊重和友愛的雙方同樂才是真正的分享。

如果媽媽一味幫別的小朋友搶走寶寶不願分享的東西,傷害的不僅是寶寶的自尊心,更是寶寶對媽媽及其他人和周圍世界的信任。

玩耍時發生了爭搶和衝突,應該先找那個希望得到他人玩具的寶寶商量,如果想玩別人的玩具,也要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讓別的小朋友玩,而且要取得其他小朋友的同意才可以交換。

不可以強搶,否則沒有小朋友願意和他玩耍。

3.家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寶寶"受欺負"

如果一方寶寶自願讓出玩具,也沒有表現出"不情願"的樣子,家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此事,認為寶寶是"受欺負"。

如果寶寶不願意分享,也不要譏笑寶寶"小氣",因為幼兒和成人的思維是完全不同的。

3歲前的孩子還不能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因此爭搶玩具很常見。

要寶寶了解另一孩子的感受,並預見到拿走別人玩具時他可能有的感受,這種至關重要的能力在3~4歲時才會發展。

而社交技能,特別是解決衝突的技能,那時也才能夠得到學習和實踐。

分享是傳遞愛和情感

許多父母將分享簡單地理解為分東西給別人,這是分享的外在形式,分享的核心價值是傳遞愛和情感。

父母要從小給孩子灌輸這個理念,讓孩子通過分享學會愛別人、愛親人。

寶寶最初學習分享的對象是來自家庭和父母。

父母及主要照看者的日常行為對寶寶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成人首先要對什麼是分享有明確的認識,才能給孩子做出好榜樣。

分享的真正含義是在對方需要的前提下,給予他人自己珍愛的東西,其出發點是人與人之間情感和關係的貼近與滿足。

比如,吃飯時將最好的飯菜夾給老人吃,鼓勵孩子給貧困山區的學生捐獻學習用品和玩具……成人的這些行動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使孩子學習到真正的分享和愛的傳遞。

內心有愛的孩子更容易學會正確的分享。

獨 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多處於家庭的中心地位,容易表現出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占有欲。

此時父母最重要的事是讓寶寶在得到情感上的安全感、滿足感的基礎上,通過分 享學習愛別人,親人之間的融洽和諧是寶寶發展分享行為的基礎,因為他會從中感受到愛,內心有愛的孩子更容易學會正確的分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怎樣使我們的孩子學會分享

分享是生活中一種重要的社會行為,其實生活就是學堂,在孩子的生活過程中,分享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們來說說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學會分享。

三個方法引導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交朋友

每個人都渴望有自己的朋友,小孩子也一樣。寶寶入園後,如何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感受到幼兒園帶給他的快樂,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導幼兒學會與人交往。怎樣才能讓孩子在幼兒園裡交上朋友呢?鼓勵和幫助寶寶...

有一種愛叫分享|咖飛聽

劉瑩情景回放一寶寶快兩歲了,每次和鄰居小姐姐一起玩的時候,總是謙讓。比如,我家寶玩什麼玩具,小姐姐總要來搶,不給就大哭。每次我就哄我家寶把玩具給她,有時我家寶實在不願意了,我就從他手裡搶過來給小...

玩具被搶,要不要教孩子搶回來?

小孩子們在一起玩兒,總會上演搶玩具的「矛盾」。在小區里,見到小朋友的玩具,上去就搶!其他小朋友來家裡玩,拿我玩具?不行!搶!在遊樂場玩,我也想玩那個玩具,搶!

孩子不願與他人分享是自私?其實是你不懂他

相信粑粑麻麻大多都碰到過這樣的情形:當別家的寶寶來家裡玩,動了一下他的玩具,就立馬大喊「是我的!是我的!」馬上就搶回去,恨不得全部藏起來。無論粑粑麻麻如何哄,如何講,孩子就是聽不進去。這時候家長...

越是強迫分享,寶寶越「小氣」!

「孔融讓梨」,是在中國傳承了2000年的故事。從小我們就知道有一個叫孔融的小男孩,在家裡吃梨時,讓哥哥弟弟們先挑,自己選擇最小的一個。分享與謙讓,是頌揚了千年的傳統美德,也是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