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不同類型的父母,希望你是第三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家長認為對付不乖的孩子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控制,也就是懲罰孩子,因為孩子的行為舉止令自己無法接受。

另一種則是放任,因為感到無可奈何,所以只能兩手一攤,乾脆放棄,任由孩子熬夜、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無論什麼要求都加以滿足。

可見,放任型父母缺乏堅持,對規定限度或者嚴格要求缺乏信心。

當然,也可能是他們認為和孩子平等做朋友才是最好的辦法,沒有管教的必要。

我們來舉個例子:

孩子們正在走廊來回奔跑,腳步在木質地板上所發出的轟鳴聲中摻雜著他們尖銳又刺耳的叫聲。

這讓正在煲電話粥的媽媽不勝其煩,她越發難以忍受這種噪音了。

控制性媽媽終於丟下電話,一把拉開房門,大聲吼道:「都給我停下!我快被你們逼瘋了!不許再跑了,立刻給我回房間去!現在就回去!如果你們再淘氣,飯後就沒有冰淇淋吃!絕對沒有!」

別忘了,孩子們其實並沒做什麼危險的舉動,不過是讓媽媽的神經很難受而已。

小傢伙們年紀小但精力充沛,就是喜歡到處跑,他們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他們玩得正在興頭上,非常開心,當然不想突然就停下來,讓他們回到房間裡去其實就是一種懲罰,取消冰淇淋也同樣是懲罰手段,命令和威脅是控制父母的典型策略。

我們再來看看放任型媽媽會怎麼做。

面對這樣的狀況只會唉聲嘆氣,無奈地搖頭,然後對電話另一端的朋友說:

「哎,不過是孩子們的亂鬧,的確太吵了,他們都快把屋頂掀翻了,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最後掛掉電話,然後任由噪音持續下去。

無論是控制型媽媽還是放任型媽媽,都不能教會孩子如何去尊重他人的需要,而這正是孩子們在上小學之前必須學會的規矩。

今天給大家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利用情感引導和規定限度的方式來包容孩子的行為

對於例子中的這種狀況,其實沒有必要施加懲罰,但也不該任由孩子去干擾母親的電話和寧靜,媽媽們完全可以選擇另外一種更恰當的方法來教育尚且不懂事理的孩子。

這就是第三種類型的媽媽,情感引導

首先做個深呼吸,然後對孩子們說:「親愛的,你們的聲音有點太大了,看來大家今天心情都不錯嘛,個個跑得跟小火車似的,不過你們能不能到外面跑去?

我可以幫你們布置一個障礙跑道,屋裡可不方便賽跑,等媽媽一打完電話就出去幫你們建造,好不好?請你們也幫媽媽一個忙,自己先去後院玩可以嗎?」

這種處理辦法既有效果又很包容。

媽媽不需要怒吼,更不需要威脅和懲罰。

從情感引導方面入手,尊重和鼓勵孩子的方式去實施教育,反而可以事半功倍。

如果家長們繼續使用那些無效甚至有害的管教方式的話,孩子們將很難超越平凡,實現夢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每個家長必須學好的就是家庭教育的方式!

家庭教育是如何育人?我們很多家長朋友知其一不知其二,那麼我們今天就簡單的從下面這幾個切入點來和大家聊聊:如何避免家庭教育成為孩子一生的包袱!一般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三種方式:1:控制型控制型的家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