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用和善而堅定的方法贏得孩子的合作(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可是每個人都在這樣要求自己和別人—尤其是孩子。


這一點和我們從小得到的教育完全不同,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不能犯錯誤,犯錯誤會讓人感到羞愧。

其實仔細回想一下童年的經歷,你就會發現,當小時候的你犯了錯誤被大人訓斥的時候 ,你學到了什麼?

你或許認為自己的無能或者自己是個壞孩子;

你或許暗暗下定決心為了不再犯錯誤,以後絕對不再冒風險;

你或許大人訓斥什麼你早就聽不見,心思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你或許決心要好好討好父母,以早點結束父母的訓斥;

你或許決定掩蓋自己的錯誤,並想盡辦法避免被抓到。

你看,小時候的你並沒有從父母的訓斥中受到鼓舞、激勵,反而學到的都是負面訊息。

簡·尼爾森最有名的一句話是:我們究竟從哪裡得來的結論,想要孩子變得更好,先要讓孩子感覺更糟?

當我們自己都不能從訓斥、懲罰中受到鼓舞的時候,我們又如何要求孩子從訓斥中感受到令人鼓舞的進步?

而且往往孩子們的很多錯誤是因為父母沒有花時間好好訓練並鼓勵他們。

那如何去矯正錯誤呢?書中給出了矯正錯誤的三個R,這是樹立用於不完美榜樣的一個絕佳方法。

矯正錯誤的三個R:

1、承認(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個錯誤」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決(Resolve)—「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

當我們把犯錯誤看作一個學習機會而不是什麼壞事時,你就會發現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就變得容易多了。

而且當大人誠懇地道歉的時候,孩子們幾乎總是會說「沒關係,媽媽(爸爸)」,孩子們總是比我們想像中更愛更願意原諒父母的過錯。

把犯錯誤當作一個好的學習機會,關注於解決問題,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承擔責任,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我們為人父母想要的養育結果。

有效地運用鼓勵

德雷克斯說:「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

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 。

簡·尼爾森也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指明「鼓勵是本書的焦點。


鼓勵是給孩子提供機會,讓他們培養「我有能力,我能貢獻,我能影響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該怎麼回應」的感知力。

鼓勵是教給孩子們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會責任感。

鼓勵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鼓勵可以簡單到是一個幫助孩子感覺好起來從而做的更好的擁抱。

但鼓勵也並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我們已經習慣性的表揚與讚美孩子。

你有可能認為鼓勵很簡單,你平時經常鼓勵孩子啊。

但大部分的情況是,你在表揚、讚美孩子,而不是鼓勵孩子。

舉個例子:孩子剛自己完成一幅畫作,美滋滋地拿過來給媽媽欣賞,媽媽 一看,張口就說:哇塞,寶貝你太棒了,太厲害了,媽媽超級喜歡這幅畫! 這一句話,就是表揚、讚美,而不是鼓勵。

那鼓勵怎麼說呢?

真正的鼓勵是:寶貝,媽媽很開心你能自己完成這幅畫,媽媽注意到你的色彩搭配很好,顯得整幅畫都活潑起來了。

看出區別沒有?

鼓勵關注點在孩子的行為上,會更細緻的描述出孩子具體好在哪、成功在哪,他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價值,長期後果是自信、自立。

而讚美或表揚則關注點在做事的人身上,多數是評價式的,會讓孩子感覺當自己得到他人認可的時候才有價值,長期後果是依賴於他人。

那如何正確鼓勵孩子呢?

簡·尼爾森認為,鼓勵需要正確的時機。

在父母情緒激動的時候,會處於爬行動物腦階段,是無法理智處理問題的。

她在書中建議此時可以使用「積極的暫停」這一正面管教工具,去一個自己感覺舒適的角落讓自己感覺好起來。

積極的暫停不僅適用於孩子,也同樣適用於父母。

只有在我們感覺好的時候,我們才能做的好,父母是是這樣,孩子也是。

積極的暫停的使用有以下幾個指導原則:

1、花時間訓練。

2、讓孩子們自己布置他們的暫停區——這是一個有助於他們心情好轉以便做的更好的小地方。

3、事先和孩子們商量好一個計劃

4、最後,要教給孩子,當他們的感覺好起來之後,如果問題仍然存在,就要緊跟著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或做出彌補。

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孩子不良行為背後一般會有四個錯誤目的,尋求權力、尋求過度關注、報復和自暴自棄。

識別孩子錯誤目的,有助於父母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但其實改變孩子行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勵。

行為不良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了信心的孩子,一個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為不當。

當家長的眼光著眼於孩子身上的優點時,你就對孩子的缺點的包容度也就增加了。

記住你看到了什麼就得到什麼,當你關注積極方面時,對你自己和別人都是令人鼓舞的。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正面管教》書中指出:「大人的不良行為促成了孩子的不良行為,當大人改變自己行為的時候,孩子也會隨之改變。


也就是說父母應當對自己子女的很多行為問題承擔責任,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問題的關鍵在於父母首先要改變自己,為自己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而每個成年人都是以自己孩童時代所作出的決定為基礎形成自己的性格,這個性格正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所以,《正面管教》一書中用了一整章的篇幅,來講述成人自己的生活態度取向,並指出生活態度取向不分好壞,父母應當關注自身的生活態度取向對教育子女的影響,並注意那些不好的方面並加以引導改善。

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更沒有完美的父母,父母在接納孩子不完美的時候,也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正面管教》一書中有一個理念反覆提到,就是「錯誤是學習的機會」。

其實這一條同樣適用於父母。

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難免不會犯錯,要把每一次錯誤當成學習的好時機。

印象最深的是,書中講到的一個關於簡·尼爾森自己的例子。

故事經過是這樣的:有一天,簡·尼爾森的8歲的女兒瑪麗,惹到簡·尼爾森生氣了,簡·尼爾森生氣的對瑪麗說:「瑪麗,你就是一個被寵壞了你的淘氣鬼!」

瑪麗已經很熟悉矯正錯誤的3個R了,她反駁道「哼,你待會兒可別來說對不起」

簡·尼爾森完全出於反應回答道:「你不用擔心,因為我肯定不會。

然後瑪麗聽了後,就氣哄哄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簡·尼爾森很快就恢復了理智,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併到瑪麗的房間道歉。

瑪麗當時還在生氣,她手上捧著一本早期版本的《正面管教》,正忙著用一支大號的黑色記號筆在書上畫著下劃線。

簡·尼爾森從她的肩膀上看過去,看到瑪麗已經在書白潦草地寫了兩個大字:騙子!

你看就連正面管教的創始人簡·尼爾森都會犯錯誤,更何況我們呢。

犯錯誤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懂得使用矯正錯誤三個r去修復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是在錯誤發生之後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是在錯誤發生之後我們下一次能做得更好。

我們要做能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榜樣,這樣我們的孩子便能從我們身上看到犯錯誤確實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

我們行為背後的感覺比我們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更重要。

我們做了什麼永遠不如我們怎麼做的更重要。

我們說話的語氣往往能更準確地表達出我們言語背後的感覺。

結語

你看,其實《正面管教》就是教給我們用和善而堅定的方法贏得孩子的合作。


它提供給我們大量的工具去贏得孩子,但是那些工具是否奏效的關鍵卻在父母。

《正面管教》鼓勵每一個家長帶著覺察去生活,去育兒,犯錯誤並不可怕,所謂的不良行為也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看待它。

當然,第一次使用正面管教方法時,孩子的不良行為或許反而加劇,但是你會注意到,在孩子再次出現不良行為之前,會有一段平緩期。

當一個孩子體驗到自己的操縱策略不起作用之後,他們可能再次試探--只是為了確認一下是否真的不管用了。

希望我們能堅持使用和善而堅定的方法最終贏得孩子的合作,最後都能有如此體會:

我的孩子並不完美,我也不完美,但我現在真正能夠享受到為人父母的快樂了。

我是凡媽,歡迎關注凡媽正向育兒(微信號:better-mami)

願你我一起努力,一起做最懂孩子的父母,與孩子一同成長


你的每一次點讚,我都當成了喜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所理解的正面管教中的基本概念

正面管教的書籍也許很多爸爸媽媽都已經讀過。書中有很多的好方法好工具。在運用這些工具的時候,切記要更多的理解和重視幾個基本概念。一旦偏離了基本概念,可能我們還是在控制孩子,用工具贏了孩子。我所理解...

把犯錯誤當成是學習的機會吧!

暖暖心得:把犯錯誤當成是學習的機會吧,這樣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爸爸媽媽們已經有了這樣的意識,他們主張和孩子的人格平等,所以遇到問題,如果是自己的錯誤,會很自然地跟孩子道歉。但...

為人父母,有時候我們不完美才是真的完美

女人一旦成為媽媽,就被整個社會高標準要求。工作吧,嫌你沒有時間好好陪孩子,全職帶孩子吧,嫌你沒有收入,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總之,不管孩子有什麼問題,最後的原因都會被歸結在媽媽身上。但更為可...

「正面管教」 讀後感

(一)與正面管教的結緣3年前,當我準備開始孕育生命中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我第一次翻開了這本正面管教的傳世書籍。那時候還懵懵懂懂書中的「在糾正孩子的行為之前,要先贏得孩子的心」的含義,直到這3年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