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兒童反抗期—Terrible 2,Horrible 3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於兒童反抗期—Terrible 2,Horrible 3

·什麼是第一反抗期?

在2、3歲左右,幾乎所有正常的孩子都會出現持續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這個反抗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突出表現為:兒童自我意識開始發展,好奇心強,有了自主的願望,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別人來干涉自己的行動,喜歡說「不」,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對和制止,就容易產生對著來的現象。

到了5、6歲,還很容易自以為是的反抗周圍的人,常常因此不受歡迎。

2、3歲的幼兒最愛自作主張,反抗也最明顯,被稱為「可怕的兩三歲(Terrible 2,Horrible 3)」,心理學家將兒童在2—5歲集中出現的逆反行為稱為第一反抗期。

·為什么兒童會有第一反抗期

1、 自我概念的發展。

孩子在1歲以前會以為他和媽媽是一體的,一直到1歲多(15個月)才慢慢發展出自我意識,發現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對這個發現,他會有兩種混合的心理反應。

一種是焦慮:和媽媽分離成兩個不同個體的焦慮,所以有些孩子在這個階段非常粘人。

另一種心理是對自己感到驕傲:學會走路,讓他的活動空間變高,變廣;智力發展上的渴求,讓他會想去探索周圍的環境,而因為沒有足夠的智力來幫忙做安全或是非的判斷,常常惹得父母又驚又怕,又氣又惱。

孩子會用明確的態度和對抗行為高姐大人:我不是全部從屬他人的。

漸漸地,他知道了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而哪些事情是「別人讓我做的」,他想頑強地表現自己的意志,但是這種表現往往與成人的規範相牴觸,從而導致反抗行為的產生。

2、 需求不斷變化。

隨著孩子活動能力的增強,探索環境的機會增加,他對世界的認知逐漸豐富,生理和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導致孩子的需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1歲前他靠媽媽餵食,但2—3歲時他很想自己動手吃完一餐飯。

不過又掌握不好力量,經常弄的到處都是,如果家長試圖要求孩子,當然會引起孩子的種種反抗行為。

3、 發展不成熟。

2—3歲的孩子雖然已經有了飛速的進步,但是在許多方面發展不成熟。

如情緒的控制能力弱,一旦他感到不滿。

就會以直截了當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吵嚷、哭鬧等,往往被大人認為是故意作對。

其實孩子無非是忠實於自己的意願,而不是故意搗蛋。

由於思維發展的程度和思維的靈活性還不高,他常常只有直截了當地說「不」,而不是採用更合理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要求。

4、 愛說「不」證明自己的存在。

等孩子會說不以後,一旦做了「錯事」,在爸爸媽媽們的責問之下,孩子優勢會回答的頭頭是道,甚至把父母說的話背出來,一副很懂事的樣子。

但過了不久會再次犯錯,此時會讓父母更加生氣:道理都知道,卻一犯再犯,分明是故意的。

其實,他們只是用有頭銜的智力和方法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例如最常見的就是說「不要」。

父母應該以平常心對待。

5、 活動能力增強。

孩子在三歲以前,自己能做到的事情非常有限,各方面都需要父母的耐心呵護,這時的孩子對父母也有較強烈的依附感。

但到了3歲左右,他身體活動能力已經較強,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動手。

因此他們就渴望擴大獨立活動範圍,基於這種強烈的願望,會不斷嘗試去獨立完成新的事情,但這些要求往往會受到家長的阻攔和限制,因此孩子就會反抗,讓父母覺得孩子突然不聽話了。

·兒童第一反抗期的常見表現

在孩子獨立的過程中,會拒絕父母的要求,會和父母對著幹,會不願意和父母親熱,會發脾氣,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尤其是情緒緊張和生病的時候,孩子的表現會更明顯。

1、喜歡說不。

2歲的孩子,最常說、說的最流利的詞語,大概就是「不」了。

他發現自己可以自由行走了,可以用說話表達自己的想法了,能力的增長,讓孩子急於向別人表現:「我能行,我自己可以。

」於是他會非常喜歡對爸媽說「不」,然後按自己的醫院行動。

當家長發現孩子這樣乾的時候,就要同時滿足孩子獨立的需要和藹的保護。

給孩子冒險的機會,讓他獨立地去做一些事情,如自己吃飯,並鼓勵他,不要過於強求,也不一定要按自己的條條框框進行。

但一旦孩子的安全受到威脅,則要果斷地紙質,不論孩子反抗多強烈。

在歐美,很多家長會很開心:「我的孩子能夠說不了,有自己的主張了!」當然,在為孩子說不高興的時候,還是要區分清楚,那些是建立在自發性基礎上的自我主張,哪些是出自人性的慾望。

2、破壞東西。

看見寶貝愛上了摔東西、撕紙、搶小朋友的玩具,家長又急又氣:「怎麼小傢伙這麼調皮?」實際上,這是孩子自我發展的過程中,動手能力進一步提升的結果,也是孩子物權觀念發展的一個階段,一切急速發展但又不成熟導致的。

這個時候,父母不要忙著批評孩子,3歲左右的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很好了,先了解他這樣做的元嬰,然後教會孩子什麼是「分享」,告訴他要愛惜物品,分清楚哪些東西可以摔,可以撕,哪些不可以。

與其每次都怒火中燒,不如花點時間好好引導孩子。

3、愛發脾氣。

聽話乖巧的孩子不知道從那天開始模式你的話,他似乎變得隨心所欲、予取予求,想要什麼非得馬上得到不可,不然就又哭又鬧、發脾氣。

對愛發脾氣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2歲的孩子還不知道不當的反抗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才會那麼「有恃無恐」,這個時候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都不錯,對無理要求,家長可以試著向孩子解釋不能做的原因,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讓孩子明白你的為難。

千萬別為了儘快讓寶寶安靜下來,就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採取放任的態度,這樣會讓孩子養成驕縱、人性的壞習慣,變得越來越難以「對付」。

4、暴力行為。

有些家長為2—3歲的孩子經常推搡甚至毆打其他的小朋友,或者野蠻地搶別人的玩具而苦惱,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麼「暴力」、「沒有禮貌」,不僅在外容易發生衝突,在家也總是亂扔亂澤。

人類天生就具有的攻擊性傾向和本能,當孩子長到兩歲左右,這種攻擊性的本能就會正式地表現出來。

如果孩子覺得不順心的時候,他會用扔玩具的形式發泄不滿,或者故意和父母唱反調。

如果孩子的行為沒有超出一定的界限,可以不必過於苛責孩子,溫和地勸導他該怎麼做。

如果你覺得孩子的行動已經超過你的承受範圍,要適當地加以控制,教孩子如何按照我們這個社會的秩序和習慣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願望,讓孩子學會自律和自我控制。

並告訴他,他的行為你非常不認可,也覺得不合適。

·如何應對兒童第一反抗期?

1、減少說「不可以」的次數。

首先,父母要減少「不可以」的次數。

孩子在這段期間常說「不要」,爸爸媽媽可以先反省,這個「不」字是不是也是自己使用最多的字,甚至是自己先說出口的。

對孩子來說,如果爸媽說「不可以」時要服從,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為了要得到控制權,孩子也以「不要」來爭取自己的一席之地,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模仿行為。

如果你不喜歡孩子一天到晚把「不」字掛在嘴邊,自己就要儘量少說。

2、為孩子師範正確的行為。

對孩子說「不可以」的同時,請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

孩子正處於成長學習的階段,告訴他們哪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了解哪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

孩子拿東西敲魚缸,與其說:「小寶,不可以敲魚缸,再敲就打屁股。

」不如說:「小寶,魚缸可以輕輕地摸,像這樣。

媽媽知道,你會輕輕地摸。

」帶著孩子做幾次,誇他一下,進一步提供孩子可以敲打的東西,如塑料桶或餅乾盒。

孩子可能會再犯,此時可以提醒孩子說:「魚缸要輕輕的摸。

來,試試看。

」提供他們可以接受的情境,遠比對他們一直說「不可以」效果大得多,影響也會更正向。

3、不要事事都提前警告。

很多父母以為,不准做的事情要先給孩子警告。

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缺乏自我控制力,又充滿強烈的好奇心,警告等於是變相的提醒。

假如你擺了一盆花在客廳,本來孩子沒注意,可是你擔心他去挖裡面的圖,所以告訴他:「不要摸泥土,土很髒,裡面有細菌,摸了會生病。

」很多孩子都會去挖,因為他要去試試你說的髒是怎麼回事;還有細菌,他也看不到,你說會生病,他要去試試你說的事情會不會發生。

4、不要開空頭支票。

給孩子抉擇的時候,提出來的條件,一定是你做得到的,不能開空頭支票,孩子才會清楚地知道媽媽講話算話,慢慢地,親子之間才會有相互的信任和默契。

如告訴孩子吃完這碗飯周末就帶他去公園,實際上你周末早有工作安排無法實現,著只是騙孩子吃飯的小把戲,這樣的空頭支票開多了,孩子會更加不聽話,因為他想:「反正媽媽說了也做不到。

5、給孩子抉擇的機會。

孩子喜歡做自己的主人,提供選擇正好滿足了孩子的需要;而且,事情是自己選的,通常會心甘情願去做。

孩子亂摔玩具,你可以對孩子說:「這樣會把玩具摔壞的,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不摔好好玩,一個是繼續摔,但這樣媽媽就會把玩具收起來,你就不能玩了。

」孩子如果繼續摔玩具,就把玩具收起來,孩子當然可能會哭,那就讓他哭,然後告訴他:「忙誒了你選擇的鉅惠,你選擇亂摔,那媽媽只好收起來了,不然以後你就沒有玩的了。

」如此幾次之後,孩子碰到有選擇的時候,就會好好考慮,衡量輕重。

6、尊重孩子的想法。

只要孩子的行為不具傷害性,就不要過分干涉和舒服孩子的行為。

當孩子說「不」的時候,他不是針對你,也不是針對這件事,他只是想表達他有權利否定一些事情。

因此,在要求孩子做事情的時候,應該學會尊重他們的想法,讓孩子能夠暢通無阻地表達自己,讓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可以有想法的人。

如果總是強迫孩子按成人的意志去做,或採取打罵、恐嚇手段,那這些兒童就會喪失自信,並且產生自我否定,影響其身心發育。

7、不能嬌慣、放縱孩子。

如果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會讓孩子形成任性、驕橫的性格。

對不配合的孩子,首先要心平氣和地告訴他不能滿足他的原因,減少孩子任性行為的發生;其次可以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從而讓孩子放棄自己的不正當要求;在勸說無效時,明確表示父母的態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鬧也不會滿足。

·應對孩子反抗期的小技巧

1、做事提前告知。

如吃飯時間到了,告訴看電視的孩子:「你還能再看十分鐘哦,十分鐘後要吃飯。

2、約法三章。

做事情前事先和孩子商定好合理的規矩,如去商場的時候為了避免孩子亂買東西,可以對孩子說:「如果待會我們只賣一件媽媽覺得可以買的玩具,我們就一起去商場。

3、正話反說。

對待反抗期的孩子,反其道而行之是個不錯的方法,如果想讓孩子多喝點水,可以說:「媽媽好想喝掉這杯水,我猜你一定不想喝,那媽媽就要拿走喝掉了。

4、角色扮演。

面對屢屢反抗你的孩子,你不妨也偶爾裝成一個做事拖拉又不聽話的「孩子」,而讓孩子扮演媽媽,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

5、轉移注意力。

孩子情緒不佳大吵大鬧,可以突然轉移話題或者做一些奇怪的表情,如說:「呀,那個小兔子好像在笑,你看是不是?」

6、發泄法。

允許孩子儘量地喊叫來發泄他心中的不滿,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就不必緊緊抓住不放。

7、溫情安撫法。

把孩子緊緊抱在懷裡,一邊搖晃一邊哼些輕柔的歌曲,或者溫柔地和寶寶說說話,使他平靜。

·2種做法不可取

1、採取高壓策略

寶寶說不的時候,父母往往會覺得自己的微信收到了挑戰,或者覺得不耐煩,從而採取高壓政策讓孩子屈服,結果去旺旺適得其反。

如果總是採取高壓政策,不僅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會消弱孩子的判斷力,因為情緒無法排解,又找不到合適的宣洩途徑而對心理造成傷害。

2、溺愛和縱容

父母對孩子無疑是深愛著的,又因為從各種理論經驗中得知要尊重孩子,很難在愛與原則之間找到平衡點,因此往往會對孩子過於溺愛,因為不忍心看見寶寶哭而每次都甘拜下風,對孩子百依百順,事事遵從,縱容過渡。

500強企業測試題(這道題難住了99%的面試者!)

請仔細觀察下圖等式:

現請你增加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請問:你是否能辦到?

(據說智商120以上的才有可能想出答案!)

想看看自己智商高不高?

搜索微信號:博士媽媽研究所(bsmmyjs),關注後回復「智商」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脾氣大有哪些原因 如何應付大脾氣的寶寶

孩子脾氣大原因有很多,比如受到父母或身邊養育人的影響,大人的情緒習慣是寶寶模仿的直接途徑;或者父母對寶寶管束過嚴約束太多,寶寶的很多行為都受到阻礙,積壓下來就會導致壞情緒等。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

抓住孩子4歲前的4個敏感期 寶寶智力更出眾

鄰居家快生二胎的大肚子媽媽問我:「這兩個孩子有什麼不一樣嗎?」這個曾經很好回答的問題,此時卻讓我陷入沉思。的確,在媽媽心中,無可避免地在對兩個孩子進行著比較。我曾經以為我清楚明白地了解兩個孩子的...

育兒知識丨三分鐘助您理解寶寶的反抗期

您知道寶寶的反抗期嗎?「我們家孩子頑皮得要命!一點也不聽話!」「是啊,不管我怎麼教導,她就喜歡事事跟你對著幹。」「現在那麼小就不聽話以後長大了該怎麼辦啊?」「寶寶是不是在『變壞』呀,這可怎麼辦?...

「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嗎?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一語道破大多數中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他們認為這樣的孩子好帶,能省去許多麻煩。然而,時下的新新父母卻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活潑好動甚至調皮搗蛋也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