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縱容叫「小孩子鬧著玩」!育兒之路家長絕不能鬧著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曾經有一句話:為什麼童年的記憶特別真切那是因為它們是最初的人生體驗帶著某種特殊的味道一個人長大後的樣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許多個瞬間堆積而成的 ——凱薩琳·凱利·萊內


作為家長在養育孩子長大的同時,需要保護孩子的身心都不受傷害!面對孩子被打時候,既害怕自己的心肝寶貝被別的熊孩子欺負,又擔心在自己的慫恿下,自己的孩子變成別人眼中欺負人的「熊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怎麼做,怎樣引導孩子?

在金星秀節目裡邊金星講述兒子在英國遭校園霸凌如果孩子遇到了校園暴力怎麼辦她只主張三個字打!回!去!

這要提倡一種自我保護的能力和面對暴力的態度,針對特定的事情特別辦。

「以牙還牙的打回去」確實是很多家長處理這類問題的一種辦法,某些時候講道理是講不通的:在這裡不是推崇暴力行為,而是適當的還擊,在不造成太大傷害下給對方的一個警告。

小孩子都有自己的自尊和想法,告訴老師會被小朋友們看不起,只能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不會受欺負。

往往愛打人的孩子都是特別容易被激怒的孩子,被打的小孩如果還手,很可能進一步激怒打人的孩子,遭到更嚴重的毆打。

如果鼓勵孩子被打了就打回去,孩子也可能會覺得打人是解決衝突的最好手段。

那麼」打回去「它會有怎樣的後果呢?

且看下面兩種假設:

第一種假設:孩子打不過對手時

其實孩子在被打的瞬間,可能就已經得出了本能的判斷——我能不能打過對面這個對手。

孩子哭的表現,本身就說明孩子此時打不過對手,而且還感到了害怕。

如果這種時候父母在拚命要求孩子一定要打回去,那麼孩子內心感到的是比挨打更甚的無助感、恐懼感。

他會覺得自己很沒用,根本達不到父母的要求。

第二種假設:孩子打得過對手時

這時孩子會從「勝利」中體會到打人的快感,讓他覺得可以用打人解決問題!被打了打回去很可能變成一場嚴重的打架,誰能保證在這個過程中不給對方造成意外傷害呢?

武力是傷人害己的,它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動輒動手那是野蠻人的行為,比起武力來,但讓孩子默默忍受更加錯誤。

有一種荒謬叫「為什麼就欺負你不欺負別人」;有一種忽視叫「小孩子鬧著玩而已」;有一種推卸叫「一個巴掌拍不響」;有一種傷害叫「人家打你肯定你也有問題」;有一種縱容叫「他們只是孩子」。

"逆來順受"是我們傳統思想中的"毒藥",如果孩子從小受欺負不敢反抗,或者覺得自己不應該反抗,他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在他成長過程中會遭到越來越多的欺侮。

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社會交往能力方面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我們總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式。


作為家長都有這樣的心理,既害怕自己的寶貝被別的熊孩子欺負,又擔心在自己的慫恿下,自己的孩子變成別人眼中欺負人的「熊孩子」。

那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應該弄清楚孩子被打了,就是被欺負了嗎?


孩子子受到了欺負,也有些,家長要求「還手打回去」、「別跟她玩了」,孩子的心裡想的是「對方在欺負你,你不打回去就是懦弱。

你們不能再做朋友了」。

其實這種感受,比被好朋友推了一把更加難受。

如果家長給的方法不對,也許孩子以後真受了欺負,卻也再不願意告訴家長。

當我們的孩子還很弱小,不能保護自己時,家長的這些語言和行為,不應該起到這些負面效果!


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要傳遞給孩子的是,我們對「打人」這樣的暴力行為零容忍,也不應該用「打回去」的方式教訓對方。

孩子到底有沒有「受到欺負」,不應該由家長來判斷,而應該交由孩子自己判斷。

孩子們尚且年幼,並不懂得去判斷是非對錯。

一味只知道教孩子還手,興許只會招來更大的傷害。

另一方面,因為年紀小的孩子本身對交往就有畏縮心理,萬一動了手也"打不回去",心理壓力只會更大,交往也就更不自信了。


一般孩子被打其實有兩種情況,第一是我們看到的孩子被打了。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要當面去解決和處理,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溝通方法就非常重要,比如說我們可以。

把孩子轉到一邊相對安靜的地方,問他剛剛發生了什麼。

讓孩子去表達。

看他是如何定義這個事件的,有的孩子覺得沒有什麼小朋友之間沒有什麼那沒關係,那我們家長。

就讓孩子學會跟別的孩子正常的去。

社交就可以了,然後要告訴他,比如說,有的小朋友手上有一些比較鋒利的玩具,那我們儘量給他遠一點,因為這樣其實是有一些危險的那還有一種情況還是告訴你媽媽。

他打我。

那你這個時候我們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安撫。

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

年僅9歲的Milla Bizzotto,之所以一夜之間火遍全美,源於她在剛過去的3月份參加的一場比賽——極限挑戰Battle Frog。

這是一項由美國海豹突擊隊設計的24小時極限障礙賽,比賽內容極為慘烈、苛刻,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能完賽。

就是在這樣一場「慘無人道」的比賽中,一個身高1米2,體重24kg的女孩,以最年輕的參賽者姿態,迎著初升的太陽,衣衫襤褸的Milla爬過最後一道障礙,到達終點。


人們這才知道原來小姑娘,在學校有被欺負的經歷,也想保護其他同學不受欺凌,這才是她強大自己的初衷。

如今05後的她儼然成了小夥伴們的偶像,還被邀請成為反對青少年暴力和校園凌霸的大使,激勵同齡人健康飲食,多鍛鍊身體。

當然不管學校還是社會,都可能存在一些不太講理的人 我們還要教會孩子一些方法!去面對這些事情和人!我們不建議孩子被打,就一定要打回去,但是並不代表如果孩子真的被欺負,就該在「寬容」的道德綁架中,一味的退縮忍讓,默默不語。

不傷人是一種教養,但不被別人傷害是一種氣場。

那麼如果孩子真的挨打了,應該教孩子怎麼做呢?


① 告訴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一定要大聲地喊出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告訴打人者:「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對的!」

② 如果對方還打自己,你就按住對方的手,把對方的手從自己的身上剝離,並迅速離開,確保不會有進一步的傷害。

③ 如果對方繼續追打或者場面不可控,立即尋找身邊成年人的保護。

可以是老師、家長,或者管理員。

不一定在每次有問題的時候就需要求助於外力,但需要讓孩子明白,當自己的能力無法應對時,老師和家長,都是可以保護他們的人。

④ 告訴孩子,在任何場合,一定要有一些好朋友。

真正容易被欺負的人,往往都是孤立的。

只有融入了集體之中,才擁有了震懾危險的力量。

⑤ 教孩子捍衛自己的談判技巧。

孩子需要知道,在受到冒犯時,他可以用受人尊重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不是用暴力反擊。

比如,可以教他們從以下說辭開始學習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要求:

「現在輪到我了。

」「請把手從我的身上拿開。

」「打人是不對的。

」「我不喜歡被那樣叫,你應該稱呼我的名字。

⑥最重要的一點,不管在外面遭遇了什麼事情,都一定要告訴家長,我們家長要做的一定是安慰,家長們這點是最容易忽略的!再次提醒!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家在任何時候都是可以信任的港灣,不管事情的結果如何,做父母的都應該嘗試著去理解、安慰和包容。

讓孩子敢於把擔憂和恐懼表達出來,而不是壓在心裡。

畢竟,孩子們心理健康和陽光,才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To小女:小朋友打你,爸爸該怎麼辦?

這篇爸爸主要是寫給自己看的To小女閱讀推薦:★★★★★必做寶貝,如果你被小朋友打了,爸爸就在邊上,爸爸該怎麼辦?要不要鼓勵你打回去?先給大家看兩個例子:事例一:胖虎在外面玩,偶爾被外面的小朋友抓...

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打,家長應該怎麼辦?

小孩在學校被同學打了,家長的反應是怎麼樣的?A家長:告訴孩子你不能先動手,但是如果他打你,你一定要還手打回去;B家長:如果同學打你,你就走開,然後告訴老師,讓老師來處理,不能和同學打架;C家長:以後

兒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負,該不該立刻打回去?

很多時候,如果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父母們往往不知所措,是要找老師?找學校?還是找對方家長?有的家長心也是很大:孩子之間的玩笑打鬧,無關緊要,過兩天就好了,還能繼續玩在一起。殊不知,有時候恰恰...

還手or不還手?孩子被打了,請告訴他……

莉莉媽今天來送孩子的時候心事重重,一問才知道,原來莉莉昨天跟鄰居小朋友玩,兩人鬧矛盾,動手了。「我們平時會注意小朋友們交往的,不會讓莉莉受傷的。」怕她擔心,我連忙解釋。「你們老師都很負責,這個我...

孩子被欺負該鼓勵他還手嗎?

上幼兒園前,奶奶教給孩子「第一課」是:「別人打你一巴掌,你記得打回去」  年輕爸媽很糾結很為難如果你的孩子被同齡孩子打了一巴掌,你會不會讓你的孩子打回去?對於這個問題,家住下關的袁女士很糾結。袁...

孩子被打,這種情況下「可以還手」!

文/冬冬爸兒子冬冬讀幼兒園大班,有一天他被班上另一個小男孩打了,還掛了彩。起因是那個男孩來搶冬冬的玩具,冬冬不想給,就被打了。他媽媽心疼得不行,嘮叨著要去找那個孩子的家長。其實,打冬冬的這個孩子...

孩子被打,媽媽該如何引導?

兒子讀幼兒園,有一天他被班上另一個小男孩打了還掛了彩。起因是那個男孩來搶他的玩具,他不想給,就被打了!媽媽心疼得不行,嘮叨著要去找那個孩子的家長。其實,打兒子的這個孩子在幼兒園很霸道,經常把其他...

如果你的孩子被打了,該不該告訴他打回去

現在社會,一般的家庭只有一或兩個孩子,加上雙方的老人,差不多就是6口人寵著這一兩個孩子,真可謂是萬千寵愛於一身。有的孩子從小乖巧可愛,而有的從小就調皮搗蛋,不讓家長省心,如果上了幼兒園,難免有個...

如果你的孩子被打了,應不應該教他打回去?

有位媽媽在後台提問,說自家寶寶在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打了,這個時候我應該教孩子打回去嗎?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觀點爭論一直眾說紛紜。認為不要打回去的觀點,一般有這樣的幾種理由:「不要打回去,打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