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最糾結的教育問題,孩子被打該不該還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童年時期的小爭吵甚至打架,幾乎是每個孩子都常會遇到的小麻煩。

德國科學院一位主要研究暴力的發言人史蒂芬卡爾講到「紛爭本身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它對兒童的個性發展非常重要。

他們可以從中學會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慾望,並維護自身利益。

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學到成敗無常,能夠達成妥協才是最重要的。

家長如何採取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在平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又教給孩子有用的社交技巧,其實也是件對孩子影響深遠的大事呢。

莉莉和小靜,是兩個幼兒園的小女孩,平時非常要好。

有一天,小靜的媽媽去幼兒園接她放學時,卻遠遠的看見莉莉和小靜吵嘴了,爭執中,莉莉一下把小靜推到了地上扭頭就走了。

平時女兒都是家裡的小公主,小靜媽媽親眼看見女兒居然被小朋友欺負,真是心都痛麻了。

她一把衝過去抱起女兒,問她:「剛才莉莉推你,你怎麼不還手啊!她這麼欺負你,你還跟她做什麼朋友啊!以後再也別跟她一塊玩了!」小靜從媽媽的懷裡掙開,一屁股又坐回了地上,大聲哭了起來……

「你怎麼不還手?」「別再一起玩兒了!」小靜媽媽護女心切也是自然,但在這種還不知道事情經過和女兒想法的情況下,就輕易幫孩子做決定的方式,真的不能稱作好的教育。

那遇到孩子被欺負,家長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

一、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

小孩子的世界很純潔,大多數時候的爭吵打鬧也是因為些小事情引起的。

在孩子被打以後,不要衝動的替孩子做任何決定,不妨先靜下來聽聽孩子是怎麼想的。

二、引導孩子說出內心需求

在傾聽完孩子的傾訴後,要引導孩子說出此時他的內心需求,忍讓?還是還手?先聽聽孩子自己的決定。

三、及時和打人的孩子溝通

自己的孩子要引導,打人的孩子也需要正確地引導和溝通。

如引導喜歡動手的那個孩子,當打人的孩子伸出手時,你要象喇叭一樣,在旁邊說:「豆豆要和哥哥做好朋友,豆豆真好!」如果這個小朋友還是經常打人,那不妨去找小朋友的家長做一個有效的溝通。

四、和孩子共同探討解決辦法

在孩子說出來自己的想法後,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接下來的解決方法。

如:「我親愛的兒子怎麼了?告訴媽媽,我的寶貝是很生氣嗎?感覺受委屈了?那現在 寶貝想怎麼辦呢?需要媽媽做些什麼呢?」 ­

五、需要認識到,過於的忍讓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怯懦

當孩子在遇到別人欺負時,一味強調忍讓,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無法保護自己,會讓孩子滋生怯懦的心理,遇事會一味的退讓,無法塑造堅強的性格。

因而,建議父母不要過多強調「忍讓式」的教育,現代社會充滿競爭,最需要堅強的性格。

六、在教育孩子以「強硬反擊」無理的「欺負」時,要注意適度適量

不能太過份,以免讓孩子滋生暴力的性格傾向。

適當的強硬反擊一般會讓不講道理的孩子退而卻步,但過份的強調強硬,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七、爸爸媽媽就在旁邊保護你

家庭永遠是孩子溫暖的港灣,在受到欺負並且不能自己妥善解決的時候,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父母,他們能為我提供幫助。

從小給孩子安全感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

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怎麼辦?家長該如何解決才能保護孩子又不失分寸? 內心柔軟而有原則,身披鎧甲而有溫度」 這句話或許能為我們的教育帶來新的啟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在幼兒園被打,到底該不該還手?

我的寶寶四歲了,性格還算可以,比較合群,但是經常是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玩著玩著,就被別的小朋友推到一邊去了或者一個大些的孩子過來就把孩子推倒了,然後把車搶走了。我也不知道怎麼辦,就那樣看著...

孩子受欺負或者喜歡欺負別人,你會怎麼辦?

大人在生活中相處總會有小摩擦,更別說小孩子之間。在朋友圈中經常看到這個話題: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或者欺負別的孩子,有些父母選擇忽視,覺得這是孩子自己的問題,孩子可以處理好;有些家長教育自己孩子忍讓和...

你希望孩子當「還手派」還是「忍讓派」?

孩子進入集體生活之後,因為自己在家裡的中心地位和不知如何與人相處,很容易與同伴發生小矛盾,很多時候甚至會"動手解決"。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的耐心引導和勸解,讓孩子在適當的情況下,做出適當的...

孩子被欺負該鼓勵他還手嗎?

小朋友之間的打鬧是一種遊戲,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打架。在這個過程中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中,小朋友會學會很多與人相處、體驗被打的感受、解決問題的方法,等等。所以,沒有必要把孩子的打鬧看得那麼嚴重。

我們不能阻止校園欺凌,但我們能教會孩子自保

近日,校園欺凌事件頻發,讓我們不禁問道:「現在的孩子到底怎麼了?!」我們不能阻止別人作惡,但我們應該教會孩子怎麼保護自己。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打了以後,假如一味的讓孩子忍讓,你會擔心TA以後的性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