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一3歲寶寶心理營養又是什麼?如何讓寶寶平靜渡過入園哭鬧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4個月-3歲,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

孩子需要安全感是為了分離。

為何需要分離?孩子此階段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成為一個人。

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又能夠和別人「以情相惜」的一個人。

孩子剛存在時並非是一個人,是和媽媽「共生」,和媽媽一起「共生」九至十個月。

生出來的那天必需要和媽媽分離(剪斷臍帶),那是生理上的分離,是看得見的。

事實上心理上的分離需要三年。

如果安全感不充足,這個分離會更長,甚至到成年還受影響。

當孩子覺得自己安全了,自然而然就會和媽媽分離,因為孩子要做一個獨立的人。

孩子是分以下四個階段來分離:

1) 4-10個月:孩子開始和母親親密又疏遠。

孩子會自己爬爬爬,爬去另外一個地方,如果你什麼也不做,過一會兒孩子又會回來。

這時候父母應該讓孩子在一個安全範圍里自由探索。

當孩子回來,在你旁邊轉,或是讓你抱抱,其實那時孩子就來吸收心理營養的。

等你滿足他抱他一會兒,過不了多久孩子就開始掙扎,你就放他下去。

給孩子空間,這樣的孩子就願意親近人。

對陌生的人、事、物有很多興趣。

爸爸媽媽不要跟著孩子,孩子爬到哪裡跟到哪裡。

最不好的是孩子 不要抱,我們偏要抱;孩子要抱,我們不抱。

我們都是按照自己的時間、心情去做事情,而非按照孩子的意願去做。

2) 10-16個月:孩子開始學習走路,開始冒險。

孩子開始走路,對孩子來說發現一個新世界。

如果有足夠安全感,孩子就會去冒險。

同時孩子開始發展出睡前儀式。

對孩子來說,睡覺也是一種分離,所以父母可以給孩子唱歌、講故事等。

養成孩子有勇氣面對新的東西,面對挫折的心理。

3) 16個月-兩歲半:孩子尋求獨立。

孩子的獨立性開始變強。

孩子會和媽媽鬧彆扭,他想要成為獨立的一個人。

此時需要孩子和重要他人的共同努力。

這個時候孩子最喜歡講的就是「不要」。

他要自己做。

但是他又不會做,且偏要做。

媽媽會控制孩子,孩子掙扎很大,但一定是孩子會輸。

如果孩子沒有辦法發展這部分,孩子就會有分離的焦慮。

正常的孩子會覺得分離很難過,但還是走得過去的。

但有分離焦慮的孩子每一次面對分離(搬家,失戀等)時,孩子就會覺得失落,情緒不好,甚至不好到要活不下去的地步。

4) 2歲半到3歲:孩子成功分離,我和媽媽是不同的兩個人,這時候發展出一個穩定的自我。

如何給足孩子的安全感?

首先,孩子的爸爸媽媽的關係是穩定的,夫妻關係良好。

夫妻關係良好,母親的情緒就穩定,母親情緒好,很快樂很平和,就基本不用擔心孩子的心理發展,他會很自然地度過分離期,建立起很好的安全感。

孩子每從媽媽那裡得到一點安全感,就會和媽媽分離一點,再得到一點,再分離一點。

就這樣離開的越來越遠,最後發展到3歲以後上幼兒園,可以自己在幼兒園裡玩一天,也不會有強烈的分離焦慮。

安全感吸收得越多,分離得就越好,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我們只需要提供他需要的安全感,孩子就會一直不斷地試著離開、回來、再離開、再回來。

從4個月直到3歲,孩子最主要的就是在做這樣的事。

如果沒有這個重要經歷,孩子與他的媽媽會一直處於「共生期」,以為他和媽媽是一個人。

也就談不上獨立。

其實,很多幼兒期的孩子,是安全感缺失的。

怎麼看出來的?很多小孩,到了4歲,5歲, 6歲甚至10幾歲的時候,還會拉住你的衣角,上學的時候,他會抱著家門口的柱子不肯出門。

因為他不能經受分離。

這些都是因為他在36個月之前的心理營養不夠,也就是安全感沒有建立好。

安全感不夠,他就沒有辦法接受分離,也就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與別人聯繫,而不是隨時粘在一起)。

如果孩子沒有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又必須要分離,他就會恐懼和害怕。

很多孩子去幼兒園哭鬧得厲害,很長時間都不能適應,往往就是之前的安全感的鋪墊沒有做好。

如果你家裡的小孩子就是這樣的,我建議你推遲一年再送孩子去幼兒園,讓他把安全感補足,4歲念幼兒園,什麼都不會耽誤的,不要擔心。

我們作為父母親,能為孩子做的很重要的事,就是要注意夫妻關係。

夫妻關係在孩子成長的頭幾年是最重要的。

你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父母親之間的良好關係。

父母關係好,孩子就會很開心,因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

如果父母經常吵架,總是相互指責,孩子就會害怕。

但小孩子不會表達他的害怕的心情,就會用很多古怪的行為來處理。

如果一個孩子行為古怪,那說明他不知道如何處理他自己的情緒。

另一方面,就是母親不能太過焦慮。

焦慮的媽媽,對孩子很難放手。

我們喜歡為孩子做我們認為最好的事情,我們常常去指導孩子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但其實,這不是讓孩子成長最好的辦法。

最好的做法是,我們坐在一邊安靜地做自己的事,等孩子需要時,他會自己跑來讓媽媽抱,這時你要滿足孩子,把孩子抱起來,讓孩子知道你一直在他身邊,一直是愛他的。

抱一會,你會發現,他又要下來跑去玩,那你就把他放下來,讓他去。

過一會,他還會回來的。

不好的做法是,當我們心情好時,把孩子抱起來玩,我們覺得很忙的時候,孩子一過來就跟他說:「不行不行,我很忙,你去找爸爸(奶奶,爺爺,姥爺,姥姥,阿姨……)。

」這樣做很不好,會擾亂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和對「重要他人」的穩定感。

其實做得好並沒有那麼辛苦,你只要坐在孩子附近,讓孩子能看到你,就可以了。

他跑過來讓你抱你就抱,他不需要抱,就讓他去玩。

他玩的時候也不要打擾他,除非他邀請你一起玩。

只要這樣,孩子就可以順其自然地度過這個時期,真正從身體上,從心理上都成為獨立的人。

媽媽最好的功能,就是給孩子安全感。

怎樣給孩子安全感呢?你情緒穩定,孩子就會有安全感。

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媽媽的功能要大於爸爸。

因為對孩子來說,「分離」主要是針對媽媽。

自己就沒有安全感的媽媽會經常焦慮,怕這怕那,還會情緒失控,這都不能讓孩子心安。

媽媽沒有安全感,孩子就沒有安全感。

媽媽一定要保持心平氣和。

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媽媽是願意學習,讓自己的情緒跟著孩子的成長而成長。

媽媽要自我檢查,如果發現自己有情緒問題,一定要想辦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面對孩子。

不能讓孩子成為你情緒的出口。

有的人說:「孩子為什麼老是粘著我不放呢?」,那是因為在他需要的時候,沒有得到滿足,所以他才會一直想要。

做父母的,不能在心情好的時候給他這個給他那個,親得不得了,不高興的時候,就把孩子推到一邊去不理他或者呵斥他。

孩子要的真的不多, 只是想在要你抱的時候,你能抱一抱他!你能做到這些,孩子順利地發展自己的分離程序,逐漸與媽媽爸爸分離,直到成為獨立的個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5大心理營養沒餵飽,孩子一生都在困惑中

作者:林文采博士 來源:《心理營養》跟身體營養一樣,孩子在年齡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一旦缺失,他在其後的一生中他都會不斷尋覓,並因此引發各種狀況,直到找到曾經缺失的心理營養。第一個心理...

童年的缺憾,將耗盡一生去尋回

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懂孩子,進入孩子內心,滿足孩子每一階段的發展和需求。這些需求的滿足,必須也只有父母能夠給予。而陪伴孩子每一階段的成長,受益最大的還是父母。有句話說,孩子是來引導父母成長的天使...

孩子為什麼粘人? 如何應對孩子粘人

孩子喜歡「粘」著自己的媽媽,依戀母親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但如果太過粘人,就像個牛皮糖一樣在媽媽身邊怎麼甩都甩不掉,只要媽媽一離開,就立刻大哭,這就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

寶寶缺乏安全感,很黏人,應該如何調整?

生活中我們經常說,也經常聽別人說「安全感」。很多人總以為一個人的安全感是一個比較縹緲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這話一點錯也沒有,但對一個人的影響的確是實實在在的。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將對他的一生產...

可怕的兩歲,你想好對策了嗎?

現在進入到我們養孩子的一個頭痛的時期:可怕的兩歲。為什麼可怕呢,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正是又想要獨立,他又與母親是一體的。這個時候,他們對母親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看到媽媽什麼時候圍繞你你都要反應,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