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的秘密19:你若不懲罰孩子,未來社會加倍懲罰他,你怎麼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教智慧

今天的幼升小專欄要更深入的聊一個話題,關於懲罰。

這很可能也是許多年輕的爸媽感到矛盾的難點:面對犯錯的孩子,究竟要不要懲罰?懲罰的原則是什麼?又該如何懲罰?

先敘述一個場景:

到一個朋友家做客,主人家的小男孩很是可愛,五歲多了,看上去很外向,也很好動,進門先用槍瞄準我,我立刻回應他做了一個誇張的動作,孩子哈哈大笑。

在午間吃飯的時候,出現了這樣的情景:孩子的媽媽端著飯,來到客廳,一一把飯菜放在茶几上,接著打開電視,調好頻道,然後才把孩子叫了過來。

家長解釋說,孩子必須一邊看著電視,才能吃飯,而且還要大人喂,天天都要這樣,媽媽苦笑著說「小時候養成的習慣,以後不懂怎麼辦!」這位媽媽看起來也是憂慮的,她知道這樣做很不好。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給孩子餵飯在中國式父母里司空見慣了(有的是爺爺奶奶餵飯),可是要看著電視餵飯也算一個奇葩景象,而且如此有規律。

看這父母的意思是無可奈何,沒辦法,已經養成了習慣,總得讓孩子吃進飯去,那就邊餵邊看吧!

我有點愕然,很顯然,家長採取了縱容的態度,在這裡,不談什麼溺愛了,因為孩子已經出現了比較穩定的壞習慣,從那位媽媽嫻熟的搬飯碗的動作來看,她肯定是習慣成自然了。

毋庸置疑,是家長的教育方法出現了問題,家長沒有採取更為有效的方法。

​我想問題的根本在於家長沒有進行適當的懲罰,老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甚至難免會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慢慢地,他就會好的。

其實不然,正是因為一次一次的諒解,可能會使這些小毛病,逐漸發展成不良習慣,甚至大的錯誤,其後果是不容忽視的。

在一些轟動全國的悲劇性惡性事件裡面,一些學霸級的兇手往往因為成績掩蓋了他在行為習慣上的品性惡劣,以及父母從小縱容的惡果,到最後對彼此都是最深的傷害。

後來在孩子不在場的情況下,我和他的父母做了交流,建議還是要通過一些懲罰方式加以矯正,他們也聽從我的建議,過了半年,再次遇到孩子顯得有禮貌,吃飯的時候也不再看電視不再媽媽追著喂,像換了一個人。

我和孩子的父母相視而笑,現在的笑就不是苦笑了。

這個案例啟發每一個年輕的父母,在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及時給予制止或者警戒,讓孩子引起注意和警惕,從而避免錯誤行為或者不良習慣的重複發生。

這應該成為一個共識,而不能有含糊其辭,模稜兩可:懲罰是必須的。

接下來要思考的是懲罰的原則是什麼?

第一原則:懲戒條款要有契約精神,有錯才罰,父母不能隨心所欲

懲罰條目一定是有針對性的,某一個具體的錯誤或者壞習慣,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

不要因為今天爸爸媽媽心情好就不懲罰孩子,明天心情不順就狠狠懲罰孩子;也不能因為這次錯誤小就不追究,下次錯誤大了一併算帳……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約定一些懲罰錯誤的具體條款,注意這個不是單方面,而是雙方約定的。

舉一個例子你要孩子做到吃飯專心,不看電視,孩子也可以約定爸爸媽媽吃飯不能看手機,如果違反就設定一個懲罰項目,這樣的協商定下來的規則會給孩子一個清晰地邊界,父母和我一起遵守規則,那就會堅定執行!如果父母自己不在約束之內,自己變來變去,對孩子最終也沒任何威懾力,既是父母用權威強制執行懲罰,孩子也會心口都不服,反而埋下反抗的種子。

第二原則:懲罰要有據,事前先說明

孩子有時候並不能自覺意識到自己在犯錯誤,尤其一些壞習慣,他之前沒有這樣的意識,所以家長需要在孩子第一次出現這種行為時予以警告,一來是給孩子一次改正的機會,用之前的約定對照給他看,做到有理有據,二來是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可能要接受懲罰了,而不是突然降臨的懲罰,會讓孩子以後感到恐懼。

舉一個例子吧,在看電影時,孩子大聲說話,或者跑來跑去影響到周圍的人,父母要第一時間立即制止他,然後平靜地告訴他這是需要懲罰的行為,違反的公共場合禮儀規範,如果再這麼做,「我們的電影就提前結束了!」如果他繼續犯,父母應該立刻帶他離開影院,而不能有絲毫猶豫,並且告訴他這場電影的費用會從他的玩具預算里扣除,直到一個周期結束自動取消(如我們和兒子曾經約定每學期500元玩具或者書籍預算,如有這樣的懲罰,電影票費用就從裡面扣除)。

第三原則:懲罰是有時限的,起止點要明確

這個原則經常被父母所忽視,在他們看來懲罰就是無限期的,直到自然遺忘為止,這並非一個好主意。

一個恰當的懲罰必須是有時限的:從什麼時候開始,懲罰具體內容是什麼,到什麼時候結束,都要跟孩子說清楚。

一旦懲罰結束、孩子內心認識到了錯誤,行為上回到規範,一切便恢復正常。

如果沒有時限,父母一直提這件事,孩子也會一整天都戰戰兢兢、悶悶不樂,甚至第二天還在為此提心弔膽。

這裡也舉一個例子,例如孩子吃飯的時候把饅頭皮剝下來亂扔或者把盤子裡的菜挑的很亂弄到桌子上,如果是無意的也需要提醒,如果是故意的嬉戲,過分之後就必須懲罰,告訴他立刻離開飯桌(先隔離到場景之外冷靜思考),5分鐘後可以繼續吃飯,如果再犯這頓飯就取消。

那麼,5分鐘靜思之後,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立刻讓他回來吃飯,並先整理好剛才的混亂局面。

之後,不要再提這件事,懲罰的效果就是對後面行為有警示作用,如果父母一再提及證明毫無變化需要反思的是父母。

第四原則:懲罰之前,必須聽取申訴,弄清事實原委

有時候,許多孩子在一起玩,過一會一個孩子哭了,這是大人如果不問青紅皂白就去懲罰另一個孩子,很可能造成「冤假錯案」,因為在孩子群體之中難免會有相互推卸責任的情況發生,不能因為誰哭得響就是有理,就是受害者,父母要先靜下心來,耐心聽聽孩子怎麼說,再做決定,以免冤枉了孩子。

例如有一次一群孩子一起玩一個躲貓貓的遊戲,玩了十分鐘,一個孩子就哇哇大哭起來,同時邊上站著一個呆若木雞的小男孩,這個情形初看起來肯定是小男孩犯了錯,結果等那個哭的孩子情緒穩定之後,敘述一番經過,再加上周圍小夥伴的「作證」,原來是哭的這個小孩子自己摔倒了,結果小男孩是做好事,幫助她站起來,結果小女孩看到自己新衣服髒了就哇哇大哭,小男孩當時就懵了。

這是一種情況就是孩子確實犯錯了,聽他的申述是希望更深刻的發現他犯錯的原因,究竟是無意犯錯,還是故意犯錯,或者已經成了壞習慣,懲戒的程度是不一樣的,這一點父母首先明確孩子申訴的價值。

懲戒的原則大致是這麼幾條,接下來要思考的,如何懲戒?

現在年輕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行為,往往走兩個極端,要麼是無原則的縱容,這裡就不展開了,前面專門聊過,以後還可以繼續聊;要麼是把對孩子的懲罰當成了體罰,這樣做,很可能產生逆反心理,所以說,運用懲罰教育是要技術含量的,懲罰不是體罰,更不是暴力,這一點一定要首先明確。

下面提供一些方法共年輕的父母們參考,僅作建議,可以適當拓展,符合上面四個原則就行。

懲罰不能走極端,要有章法

現在小朋友最大的問題是是玩手機和痴迷於動畫片,這種誘惑是很難控制的,可能1個小時,也可能一天到晚刷屏,孩子也會偷偷在那看。

父母的態度大體是這樣的,可以看,但不能過長,這是無可非議的。

但孩子肯定控制不住,有的家長的懲罰方式顯然過於極端,發現孩子看得時間長了,一怒之下,關掉電視,亂打亂罵一通,甚至罰孩子幾天不准看電視,孩子內心極其反感。

也有的父母解決這個問題顯得比較規範,讓孩子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節目,和孩子約定(就是上面第一原則)規定看完了就結束,這樣可以天天看,如果違反就取消一天或者兩天(注意這是事前約定),只要家長堅守規定,慢慢的孩子是可以接受的。

怕就怕家長沒有章法,高興了讓孩子看一晚上,不高興一點也不讓看,如此變化無常,孩子是不會掌握要領的。

一旦家長實施懲罰,孩子堅決不會領情。

懲罰要迅速及時,不能算舊帳

例如孩子的書包里或者文具盒裡出現了他人的物品,一定要第一時間問清楚孩子怎麼回事,如果是無意的,也要提出警告,甚至程度較輕的懲罰要讓孩子記住不該發生這個行為;如果是孩子喜歡某個文具,故意拿別人的,家長的懲罰一定要及時果斷,馬上對孩子進行教育,同時採取一些有效的懲戒措施,比如責令孩子歸還,一周不准吃零食,省下的錢可以購買那個文具等等,目的就是讓孩子產生震撼作用。

如果孩子犯了錯,沒有及時發現,過了一段時間,再跟孩子談論此事,再去講道理,孩子忘得也差不多了,很可能,孩子嬉皮笑臉,跟沒事一樣。

這時候,家長再怎麼動粗動怒,效果會打折扣。

再加上有的父母喜歡翻舊帳,陳年爛芝麻一起數落,結果孩子當前的錯誤沒改正,又添加新的仇恨,可謂得不償失。

所以,父母要做有心人,及時觀察孩子的細節,第一時間進行糾錯會有最棒的效果。

懲罰要順其自然

有的孩子壞習慣不少,比如睡懶覺、不會穿衣服,甚至偏食等,這些其實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誤造成的,在幼小的時候沒有養成好習慣,當然這個暫時先不談。

面對已經有了壞習慣的孩子,父母要掌握基本要領,不能一味地狠勁打罵,因為這些生活習慣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這裡面有父母自己的責任,光打罵孩子顯然不公平,孩子肯定不會馬上變樣。

所以家長完全可以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出錯,自己教育自己,就是說,順其自然。

比如說孩子睡懶覺,可以有意識地讓他遲到幾次,這樣孩子到學校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一次之後孩子就會著急了,比你一遍一遍叫他起床,效果要好得多。

另外,孩子夏天冷飲不節制,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少買或者不買;孩子挑食,不願意吃別的飯,家長的心要狠一點,不吃就餓一頓,一兩頓孩子餓不死,到了晚上,連白豆腐他也會吃得很香。

在幼升小的過渡階段,父母要明白一個理念: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但父母在實踐中往往做不到,尤其是有隔代教育的家庭,更是談不上懲罰。

所以這裡提醒一下年輕的父母,給孩子適度的懲罰是希望孩子吸取教訓,從而改正錯誤,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健康成長。

這也需要和孩子的爺爺奶奶講清楚,不能中途抵制,否則,那就前功盡棄了。

你現在不懲罰和管教孩子,將來社會代你懲罰孩子,你自己選吧!

原創不易,若覺得有收穫,可以自由打賞,也可轉發給需要的朋友,或者把您遇到的困惑留言給我。

也可關注公號「陳老師家長匯」,或在喜馬拉雅FM平台搜索「北緯32度半」,給您最合適的育兒方法音頻指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舉起「愛的棍棒」,留下兩代人的痛

舉起「愛的棍棒」,留下兩代人的痛網絡上好幾起「虎爸懲戒孩子」的新聞讓人感觸很深,因為孩子的錯誤,讓孩子脫光了在街頭罰站。這種「孩子一旦犯了錯,就要以懲戒警示」的教育方式,在大眾中有人認同,也有人質疑。

完整的教育方式,百分之九十的家長不知道

表揚、誇獎、賞識、鼓勵、訓斥和懲戒,都是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使用的手段。表揚、誇獎、訓斥和懲戒都是教育孩子兩個方面的極端手段,儘可能少用。而賞識和鼓勵,則是教育孩子中應積極使用使用的手段。我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