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東西屢教不改,報警關起來就有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偷東西屢教不改,報警關起來就有用?

文/許小美

新聞說:【七歲#女兒偷東西母親報警#:將她「關幾天」】12日,巴南的張女士報警稱,自己七歲半的女兒在學校旁的超市拿走一瓶奶茶,被當場抓住後送到學校進行批評教育。

張女士說,女兒近段時間儼然已成「慣偷」,曾在超市將貼貼畫藏在衣服里,被張女士發現後當即制止、教育。

可沒想到女兒這種行為屢犯不改,無奈選擇報警,希望民警幫忙,假裝將女兒「關幾天」,接受法制教育。

這位媽媽覺得自己沒辦法管教孩子,交給別人教育就是為了孩子好嗎?偷東西是不好的行為,家長知道要教育。

沒有人生下來就會偷東西,家長有沒有了解過孩子到底為什麼偷東西?是不是缺乏溫暖,想引起家長的注意?面對孩子的偷竊行為,家長如果不加矯正,確實容易發展成更嚴重的問題。

但家長不必惶恐,更別給孩子貼「小偷」、「壞小孩」等標籤。

簡單粗暴的責備,甚至報警讓警察把孩子關起來,這對孩子是傷害,並不能真正幫她改正壞習慣。

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偷竊行為?

第一、孩子得不到滿足會「自取所需」

我小時候也犯過錯,偷過錢,就為了買零食請朋友吃。

當時媽媽知道後,狠狠懲罰了我。

如果孩子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她自然肯定會選擇「自取所需」。

當時我也和父母說過,申請零花錢買點好吃的跟朋友一起分享。

可父母並沒有滿足,最終只能選擇自己動手。

偷竊不是小事,父母必須要重視。

多花點時間和耐心去引導,打罵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反而會讓孩子叛逆,倔強,變得更不聽話。

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多傾聽孩子的需求,通過繪本和講故事的方式,正確引導孩子偷拿是不好的行為,並讓她主動承認錯誤,堅決不能再犯。

第二、孩子無法控制自身行為

年幼的孩子是無法控制自身行為的,哪怕她明明知道偷東西是不對的,她還是無法自控。

有些小孩子根本不是故意偷竊,他也並不知道物品歸屬權概念,這都需要家長從小灌輸,正確引導。

七歲半的小女孩在超市里拿走一瓶奶茶,被當場抓住後送到學校進行批評教育。

這個年齡如果還不知道偷竊是錯誤行為家長確實應該嚴厲教育。

但媽媽選擇報警讓關起來這點太過了。

每個孩子本身是可愛的,如果想著借警察去威脅恐嚇孩子改正,這只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關起來」不是懲戒孩子的唯一方式,建議多點耐心去引導孩子的是非觀念,加強溝通,培養孩子自控力,幫她改正壞習慣。

第三、孩子需要家長的關愛

現在的家長只知道關心孩子的成績,很少關心的心理成長。

「人之初,性本善」。

沒有天生就愛偷東西的孩子,只是有時候偷竊可能會是孩子表達不滿,尋求滿足的一種方式而已。

孩子的負面情緒得不到發泄,通常會採用偷竊博取關愛,吸引家長的注意。

當孩子初次有偷竊行為被家長捕捉到時,千萬不要隨意批評,責罵孩子。

學會保持冷靜,找出孩子偷竊行為的根本原因。

告訴孩子不管想要什麼都應該先和爸爸媽媽商量,拿東西是不對的行為。

作為父母,要多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只有給予孩子情感上的關懷,讓孩子從心底接納自己,才能樹立正確的榜樣。

如何糾正孩子的偷竊行為?

1、幫助孩子灌輸所有權的概念

有一次小溫馨要拿媽媽的紫色杯子刷牙,我明確告訴她:「寶寶有自己的杯子和牙刷,這個紫色的杯子是媽媽用的。

」姥姥在收衣服的時候也會喊小溫馨一起幫忙,讓她整理出爸爸媽媽還有寶寶的衣服。

平常我們可以教導孩子區分自己的物品和別人的物品有什麼不同。

告訴孩子,這個家裡每個人都有私有物品,比如媽媽的手機,爸爸的電腦,奶奶的包包,如果沒有經過允許是不可以隨便動的。

當然,父母也要以身作則,不要隨便把孩子的玩具送給別人,多諮詢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自然也能得到孩子的尊重。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庭又是孩子的第一個教育場所,所以我們更應該有責任幫助孩子建立物品所有權的概念。

去超市的時候,小溫馨看到好吃的糖果隨手就拿,有一次付完帳時發現糖果還在小溫馨手裡,我急忙帶著小溫馨跑到帳台,將東西還上。

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讓孩子知道沒付錢的物品是不可以拿回家的。

當孩子明白所有權的概念時,她也會時刻約束自己,不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了。

2、採用延遲滿足培養孩子自控力

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看到什麼就要,做事情不管不顧,常常犯錯惹家長生氣。

小溫馨有時候自控能力也較差,比如她看到小攤上賣風箏的會不由自主得想要,遭到拒絕後一臉的委屈。

為什麼孩子自控力會這麼差?仔細想了想,是不是家裡對她都過分寵愛了,想要什麼就買,所以在外看到什麼就想要,沒有自控力。

若明明知道孩子自控能力差,家長還肆意滿足,由著她的性子來,那這就不是孩子的問題了,而是家長需要反思。

我會告訴小溫馨,如果你有喜歡的玩具,你可以告訴我,媽媽今天不會給你買,過兩天我們帶夠了錢再來。

孩子也並不是蠻不講理的人,只要跟她講清楚道理,讓她學會等待,自然會有收穫。

有時候並不是孩子沒有自控力,而是家長過多溺愛,對孩子有求必應,所以才讓孩子面對各種誘惑容易衝動,沒有自制力。

我也會和馨爸溝通,堅持一致性的教育原則,不遷就不縱容,循序漸進,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控力。

3、讓孩子學會勇於承認錯誤

昨天回到家看到床墊上有一攤黑色的筆跡,我問小溫馨是不是她畫的?一開始她沒說話,表情有點緊張。

我跑過去,坐在沙發上,叫她過來。

她低著頭,手裡拿著氣球,看著我。

我繼續問:「寶貝,床墊上的黑色筆跡是誰畫的?」小溫馨開口道:「不是我。

」她這麼一說我就知道她肯定害怕了,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

我抱她坐在我的腿上,緩解她緊張的情緒,繼續說:「寶貝啊,小朋友做錯事很正常,但如果犯了錯卻拒絕承認,這是不好的行為哦。

媽媽小時候也犯過錯,但媽媽知道做錯事要承認,要改正。

媽媽相信你也是個誠實的孩子,是不是?」

這個時候,小溫馨才肯承認說:「媽媽,是我畫的,我不是故意的。

」有時候孩子並非故意做錯事,當我問她的時候,她會逃避,不敢承認。

可如果我們能夠妥善處理,及時引導,孩子也能正視自己的錯,成為一個敢於承擔責任的人。

如果發現孩子拿了東西,犯了錯,家長不要急於責備,更不能無視孩子的錯,幫著孩子隱藏錯誤。

做錯事沒什麼可怕的,鼓勵孩子說出實話,勇於承認錯誤並改正,才能培養孩子良好誠實品德,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人。

靠打靠罵靠關都不管用,正面教育最靠譜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設置情景模擬遊戲,比如我會假裝拿走小溫馨的玩具,問她如果自己的玩具就這樣被拿走了,是不是很難過?通過這樣的遊戲讓孩子感同身受,明白偷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好的行為

事件中的媽媽因為女兒偷竊屢教不改,報警假裝讓「關」起來恐嚇孩子,這種行為容易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

何況孩子也已經到了上小學的年齡,身邊的同學老師都怎麼想?到底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自尊和感受呢?身為孩子的家長,更應該有責任用積極地心態去引導孩子,而不是選擇把孩子交給別人去教育。

很多家長都理所當然的以為自己生的孩子,怎麼打罵都和別人無關。

孩子雖小,卻也需要尊重。

我能明白髮現自己孩子偷竊,家長內心的憤怒。

可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偷的,為什麼要偷?這些都不了解,不問緣由就打罵,這對孩子的成長好嗎?如果家長不顧孩子自尊,肆意傳播孩子偷東西的行為,孩子只會破罐子破摔,不願接受你的教育。

建議家長多站在角度的孩子考慮,學會溝通,正面教育,為孩子指點迷津,這樣才有助於管教和改變孩子的壞習慣。

最後語:對於孩子的偷竊行為家長不能過分重視,也不能忽視不管。

有的是因為家長疏於管教,導致孩子肆無忌憚,屢教不改;有的是因為家長管教太嚴格,孩子沒有自然會想著偷拿別人的。

適當滿足,才能給孩子最恰當的愛。

正確引導,細心觀察,才能幫助孩子改正壞習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偷拿家裡的錢,家長們應該如何教育?

很多家庭在發現「孩子偷錢」這一類原則性錯誤時,爸爸媽媽都會深恨自己教育失敗,對孩子恨鐵不成鋼,一時衝動便打罵孩子,「你怎麼這麼不爭氣!」「我是缺你吃還是缺你穿了?」還要埋怨自己命苦,怎麼養了這樣...

正確看待孩子偷東西

前段時間孩子由於偷了幾個西紅柿遭致菜農一頓打,還被綁在木棍上示眾的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紛紛發表意見,有的指責菜農「誰家孩子不淘氣,你那幾個柿子值幾個錢,這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傷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