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哭泣當武器,其實是家長被孩子的哭泣所「要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茜一直是個很乖巧的小女孩,媽媽一直以她不愛哭而感到驕傲,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小茜變得特別愛哭,只要是遇到讓她不滿意的事情,比如媽媽不讓她看完動畫片或者是不讓她吃冰淇淋,她都會大哭大鬧來抗議,每次看見孩子哭得這樣傷心,父母心裡也很是難受,總是不由自主地心軟,為什麼小茜會突然變成一個愛哭的孩子了呢?

原因還得從之前的一個周末說起,那天小茜和媽媽在一起買東西,小茜看見一個很特別的娃娃,非常想要,一開始她求著媽媽,但媽媽沒有同意,求了媽媽幾次之後,小茜突然「哇」地一聲哭了起來,還坐在了地上,孩子響亮的哭聲頓時吸引了周圍逛街的人,媽媽覺得十分難看,只好立即拉著孩子衝進店裡買了娃娃就回了家。

從這件事情以後,小茜開始嘗到了哭泣的甜頭,

一開始是簡單的試探,比如哭著要求媽媽再看一集動畫片,之後就開始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雖然爸爸媽媽不會馬上就答應,但只要自己哭得夠厲害,他們就會心軟,在不知不覺中,只要父母不能滿足她的要求,小茜就會大哭大鬧,變成了一個愛哭的孩子。

對於孩子而言,哭泣一直都是他們表達自己內心訴求的一種方法,將哭鬧變成一種武器並不是孩子自己發明的,而是大人引導的。

很多大人都聽不得孩子哭泣,只要孩子一哭就馬上滿足他的需求,當孩子第一次無意識地通過哭泣達到了自己的某個目的之後,比如讓父母給自己買某個玩具、犯錯之後逃避某種懲罰,孩子就會漸漸形成一種哭泣是能幫助自己願望成真的法寶的心理,以後他就會用哭泣來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

但隨著孩子長大,家長也漸漸意識了這個問題,於是立即改變自己的態度,孩子想要什麼都不答應,在孩子哭的時候還會嚴厲訓斥,甚至還會打罵孩子,孩子一時之間無法適應這種轉變,反而哭得更加厲害。

其實,要改掉孩子的這個壞習慣,父母應該能識別孩子哭泣的原因,對於那些真的不能做的事情,即使孩子哭得再怎麼傷心,家長也應該遵守自己的原則,不要因為孩子的眼淚而改變自己的決定,比如孩子已經買了好幾個玩具了,但是還想再要一個,如果家長因為孩子哭鬧就答應孩子,以後他就會要求更多的東西,也許有人覺得只是一個玩具,答應孩子又不會怎麼樣,但這樣驕縱下去,以後孩子想要的東西可不只是一個玩具而已。

所以,從一開始,父母就不應該讓孩子形成一哭鬧就可以達到自己目的的反射。

當然,孩子哭的時候,家長不去安慰孩子並不是要對孩子冷漠、置之不理,而是因為孩子的行為不正確,要讓孩子明白,眼淚並不能幫助他解決問題,哭泣是改變不了什麼的,讓孩子主動放棄哭泣這一武器。

如果孩子單純就是因為生理需求而哭泣,一定要及時安撫,或者孩子是真的心裡悲傷難過,大人應該讓孩子盡情宣洩,這種時候就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安慰和支持,弄清孩子的真實需求,然後正確對待。

有時候,與其說是孩子拿哭泣做武器,不如說是某些大人自願被孩子的哭泣所「要挾」!

【本文由「育兒台」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米穀,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愛哭的孩子有奶吃?老豆奶媽千萬別這樣做!

經常會聽到媽媽們抱怨孩子老是哭個不停,稍微一點不滿意就立馬哭起來,尤其是對於1-3歲的小孩,愛哭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明顯特徵,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者父母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事,就用哭來表達他們此刻的心情。

育兒:要學會對孩子說不

在未開放二胎政策之前,大多數家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都是家裡的寶,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以此給孩子灌輸了一個觀念,我就是這個家裡的「王」,所有人都要以為我中心,有想要的東西或者無理的要求...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公共場所大哭大鬧

家長們是否經常在超市或者寶寶遊樂場會看到有些孩子因為買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還想繼續遊戲不想回家等諸多原因在公共場所大哭大鬧、不依不饒,讓當父母的非常難堪。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些問題呢?"

寶寶哭鬧怎麼辦?

寶寶一出生就會哇哇大哭,如何應對寶寶的「哭」?很多媽媽可能聽過「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這種方法真的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好嗎?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一個人幸福與否,3歲前已定下基調。「愛、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