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告狀的六種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在和其他孩子發生爭執時總是喜歡告狀,這樣的現象正常嗎?是否說明孩子的求助心理太強?孩子喜歡告狀的原因很多,需要分別的進行說明。

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原因,會引起不同的所謂告狀現象。

1、引起注意

想通過對比來表示自己做的很好。

這樣的情況在幼兒園常常看到。

比如,孩子說,老師老師,他不好好坐著。

言下之意就是:他們做的不好,我做的很好。

進一步的意思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關注。

面對這樣的特徵,家長和老師,一方面要積極及時的肯定孩子的積極方面,強化他們的積極行為,促進他們自我意識克制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也要意識到,不僅要讓這些還自己學會觀察其他孩子的缺點,也要學會觀察他們的優點。

從而讓孩子整個的心理發展更趨向良性。

2、尋求幫助

在孩子的交往過程中,一些孩子往往處在優勢狀態,經常被其他的小朋友爭搶玩具、圖書或其他東西。

容易受到推搡、衝撞,無力對抗。

這時,他可能退縮,甚至哭泣。

但是也有的孩子希望通過告狀獲得幫助,讓老師來解決問題。

對於這種情況,老師要引導孩子學會相處,學會互敬。

要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一種友愛。

3、徵求意見

有些孩子告狀,暗含著一種詢問。

因為他不確定這些事情我能不能做。

比如,兩個小孩兒在一起玩,一個小朋友拿了放在桌子上的糖吃,平時家長是不允許他吃糖的,他又非常想吃,於是往往會說:「媽媽,他拿糖吃了。

」試圖詢問媽媽是不是自己也可以吃糖。

又比如在幼兒園裡幾個小朋友在外面玩,其中的一個小朋友跑到旁邊的樹下去挖土,搞得滿手都是泥。

其他小朋友也非常想做,但又不確定這樣的玩法老師會不會同意,於是就跑到老師那裡告狀以了解老師的態度,一旦老師說沒關係,可能就會飛奔過去玩土。

面對這種情況,作為家長和老師,要非常明確的意識到孩子告狀的真實意圖,然後作出明確的表態。

如果有益於孩子的發展探索,就可以鼓勵孩子去做。

或者你認為非常危險,就要做出否定的回答。

4、討個公道

有些小朋友在早期發展過程中,發展出了一定的正義感。

作為旁觀者,他對一些事會感到不滿。

自己又缺少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時候他也會去找老師,希望評個理,討個公平的說法。

比如看到一個孩子欺負另一個孩子,他往往會跑到老師那裡說:「老師老師,某某某又把某某某推倒了。

」來表達自己的正義感。

這種情況下,老師要正面的肯定孩子的做法,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怎樣獨立協調處理這樣的問題,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5、互相告狀

孩子有一定的報復心理,甚至在內心深處討厭某些人。

在兩個人的爭論中,他想占上風。

有些孩子就會使用誇大甚至誣告的方式,把對方的行為說的非常嚴重。

這些孩子是想藉助大人的幫助來對付對方。

雖然這是極少數的現象,但是家長和老師應該有所了解。

一方面要了解他內心深處真實的不滿、仇恨,儘量的去紓解這些東西。

同時,對於脫離實際把別人說的一無是處的孩子進行批評,讓孩子懂得友好相處相互寬容的道理。

6、習慣性告狀孩子由於年齡小,心理簡單,心理有什麼事情裝不住,總想表達出來,行動也特別容易外露。

有些孩子平時是特別依賴家長和老師的,一處在不利的狀態之中就喜歡求救,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性的告狀。

這時候的家長和老師,要儘量的讓孩子去學會通過自己思考想辦法去把問題解決掉這樣一種能力。

總之,小孩子的認知發展有限,道德評價能力還停留在非常低的水平,對於是非好壞善惡還不能獨立的進行判斷,所以對父母和老師就有很大的依賴性,因此在處理孩子的告狀的問題時,父母和老師應該注意這些原因,分別進行處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成長的煩惱:我家有兒「愛告狀」

在我們的傳統思想中,往往認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但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時,卻發現我們其實有著很多不為大人所知的煩惱,也曾經渴望得到更多的支持。也許我們在無助中度過了很多歲月,我們的孩子應該更加享受成...

孩子愛告狀,怎麼辦?

孩子愛告狀——依賴心理的表現相信很多父母或者幼兒園的老師都遇到過這個問題:孩子只要看到別人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他都要指出來。比如:「媽媽,剛才在外面玩的時候,小強推了我!」「媽媽,今天上圖畫課...

孩子為什麼愛告狀?

作者:程博士育兒老師,他又在玩沙土!媽媽,哥哥搶我玩具!孩子熱衷打小報告,家長總會擔心這意味著孩子的求助心理過於強烈、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但其實不同情況下孩子打小報告的初衷和目的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