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習做家務的好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
花兒醒來了,鳥兒忙梳妝。
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
幸福的生活從哪裡來,要靠勞動來創造!」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勞動最光榮」這話一點也不假,勞動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和手段。
可我們做父母的都把這些給忘了,過分地寬容孩子、寵愛孩子,什麼事情都捨不得讓孩子做,這樣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只會把孩子變成一個懶惰、依賴性強的人,嚴重的還會危害到孩子以後的人生。
現在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特別是缺乏勞動能力的培養。
其實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做家務。
讓孩子學習做家務有什麼好處呢?
一、做家務可以磨練孩子的意志。
一些家務勞動對初學做事的孩子來說並不很容易的。
以掃地為例,要搬開或移動桌椅,要握好掃帚均勻地來掃,還不能有遺留物,也不能使灰塵揚起,這就不是一個孩子一下子就可以做好的,需要有耐心。
如果有家長鼓勵,讓孩子有始有終把地掃好,也就鍛鍊了他的意志。
二、做家務可以強化孩子的責任感。
龍永圖在《實話實說》欄目中講述了一個令人感慨的故事。
他到瑞士訪問的時候,在一個洗手間裡,他聽到隔壁小間裡一直有一種奇特的響動。
由於這響動時間過長,而且也過於奇特,不覺吸引了他的好奇。
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通過小門的縫隙向里探望。
這一看使他驚嘆不已。
原來,小間裡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馬桶的沖刷機構。
一問才知道,是這個小男孩上完廁所以後,因為沖刷設備出了問題,他沒有把髒東西衝下去,因此他就一個人蹲在那裡,千方百計地想修復那個沖刷設備。
而他的父母、老師當時並不在他的身邊。
這件事令龍永圖非常感慨,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強烈的負責精神,可以說這種負責精神已經完完全全成了習慣。
我們教孩子做家務就是要讓家務活變成孩子的一種習慣。
習慣形成了,強烈的責任感就會自然而來。
因為孩子做了家務事,會逐漸意識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主人,要對家庭的事情負責,並且做事不能虎頭蛇尾,時間長了,孩子的責任感有了,就像剛才那個瑞士的小男孩,對他以後的職業、人生事業都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三、孩子在做家務中可以豐富生活知識,發展智力。
孩子在勞動中直接動手,直接接觸各種事物,積累生活知識,彌補了讀書生活的不足。
俗話說:「心靈手巧」,孩子經常動手,不僅使手部活動變得靈巧,而且還能促進大腦中樞神經的發展,使人變得更聰明,動作更協調,動手能力更強。
從世界範圍的大角度來看,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都非常重視青少年勞動教育。
美國的不少中小學生在課餘時間去為人打工,幹些洗車、送報、看孩子等活。
日本規定小學生每天參加勞動24分鐘,英國為36分鐘,德國更是從法律上規定6-18歲青少年應承擔的家務勞動項目和數量。
可據一份抽樣調查,我國小學生參加勞動的時間卻不足
12分鐘。
許多孩子在家裡都享受「小皇帝」待遇,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一個12歲的男孩連自己洗澡都不會,每天起床穿衣服還要靠父母幫助。
這樣的家庭教育是失敗的。
四、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
一個除了學習什麼家務都不會的孩子是沒有足夠的自信的。
有一位媽媽用全部的精力培養孩子去美國讀博士。
可是在大家向她表示祝賀的時候,她哭了,說:「我真後悔啊,我孩子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什麼愛好也沒有,生活里幾乎沒有快樂可言。
」這樣的成功其實對孩子是痛苦的,離開了父母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料理,後果是不可想像的。
家長們想像一下,當孩子把自己親手做的雖然不太好吃的飯端到父母面前時,那份驕傲,那份自信,是多麼重要;父母讚許的目光在孩子的內心,會產生多麼美好的感覺。
孩子通過動手和勞動,感覺到我是有價值的,我是被需要的。
自我價值感就形成了。
五、會做家務的孩子,長大了參加工作也會具有條理性。
有一次,我到一位好友辦公室,一進去,讓人很吃驚,抽屜里、書桌上到處是文件,和廢紙、過期的食品混在一起。
我很了解這位好友,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三個姐姐,從小几乎沒做過家務,雖然現在三十好幾了,還是不知道該怎樣收拾東西,家裡也和辦公室差不多。
這樣的生活質量會大打折扣的。
這是父母溺愛的結果。
那麼,我們教孩子做家務的辦法有哪些?
1、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合適的家務活。
孩子究竟該做哪些家務活更為合適呢?這要根據孩子年齡階段的能力進行 安排。
2—3歲: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自己刷牙,比如擰開水龍頭,往杯子裡倒水;
離開房間時,自動關燈;把玩具拾起來放在正確的位置上;把書和雜誌擺回書架上;
把餐具擺放在桌子上;清理吃剩下的食物;擦乾淨不小心弄髒的物品;把洗好的衣服和襪子摺疊好;自己選擇自己要穿的衣服,並能自己穿上。
4歲:自己洗手並把手擦乾;擺放桌子,並擺好碗筷;把雜物倒掉;大人買東西時幫助拿些小物件;整理床鋪,收拾房間;擦洗器具;準備簡單的餐後水果給大家吃;和大人一起洗青菜、水果。
5歲:給自己倒喝的飲料;把各種食物盛入碗中,擦乾淨桌子;接電話,並能自己撥電話;倒垃圾。
6—8歲:給花木澆水;用微波爐熱食物或做簡單的食物;把自己的衣服掛在壁櫥里;清理自己的書桌。
9—11歲:換床單;會操作洗衣機;會做比較簡單的飯菜; 支配一定數目的錢,去較近的超市,能獨自買東西;能招待客人;自己乘公共汽車。
11— 12歲:路途近的事情可以自己出門去辦;幫父母打掃房間;清理廚房;幫家裡人去辦些外面的事。
2、家長一開始陪孩子一起做家務。
孩子的房間要讓孩子自己收拾,開始時我們可以陪孩子打掃衛生,讓孩子與自己一同拖地、掃除、擦桌子和牆壁做起。
我們和孩子一起擇菜、洗菜、切菜;通過手幫手指導,教孩子學會淘米,煮飯,能烹飪簡單的家常菜。
這樣有利於提高孩子獨立生活能力。
主要在雙休日,我們洗衣服時把孩子帶著,並指導如何動手操作,可以教孩子先洗小件衣服,然後再洗大件衣服。
和孩子一起買菜,讓孩子學會算帳,怎樣挑選蔬菜,怎樣討價還價。
這樣做,能讓孩子學會正確花錢,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還能使他們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增長社會知識。
我們可以一邊勞動一邊與孩子交流,交流時要儘可能把工作設計得簡單具體一些,「把玩具收到那個紅色盒子裡」這種說法遠遠好過「把玩具收拾整潔」。
陪是為了不陪,孩子開始做事,家長不能不陪,特別做廚房時家長不在旁邊是不安全的。
而當孩子學會了做家務後,家長可以不再陪了,應讓他們獨立去完成家務。
3、家長要適時的示弱。
有的家長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為孩子服務,從不叫苦叫累,孩子習慣了家長的照顧,習慣了家長像「機器人」,培養出的孩子怎能不無情無義呢?我們不舒服,就告訴孩子:「媽媽累了,可以給媽媽倒一杯水嗎?」「媽媽腰疼,能幫媽媽擦一下地嗎?」孩子通常是不會拒絕的。
家長的示弱,給了孩子表現自己的機會;家長的示弱,給了孩子愛父母的機會;家長的示弱,讓孩子明白自己也有照顧父母的責任,何樂而不為呢?教育就是注重生活里的每一個細節,不是面對面地說教才是教育。
4,使孩子了解怎樣做和為什麼這樣做。
如讓孩子抹桌子,要教孩子挽起袖子,以免弄濕衣服;告訴孩子洗抹布時不要把水灑得滿地都是,以免滑倒;抹時應順著一個方向抹,整個桌面都要抹到;抹好後要將抹布洗凈掛好。
這樣邊示範邊講解,讓孩子看清聽懂,他才會學著做,並逐步掌握這些技能
5、讓孩子有實踐的機會
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不能只限於口頭,而應該通過勞動實踐來進行,多給孩子勞動的機會。
如果成人在平常沒有讓孩子參加具體的勞動,那麼,孩子是不太可能愛好勞動的。
其實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然而卻被許多成人給剝奪了。
比如,當他們看到媽媽在洗衣服時,他也會要求洗;看到爸爸在修電器,他也會在一旁躍躍欲試。
當遇到這種情況,成人一定不要拒絕孩子,這個時候正是成人教育引導的好機會,給予孩子適當的肯定不僅可以保存孩子的勞動熱情、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出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
上面給大家講了教孩子做家務的辦法,最後我們來說說家長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1、要注意的是指導說明應當簡潔明了。
最關鍵的要點就是選擇那些簡單而直接的工作。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要一個小小孩打掃好自己的房間,會發生什麼呢?最大的可能是一雙無辜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媽媽究竟想讓我幹什麼呢?」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還不具備辦「大事」而必需的能力。
我們應當把大任務拆分成可以直接執行的若干小塊,在指導孩子做某項家務時,通常需要我們在旁做說明。
比如當衣服晾乾收回來後,讓孩子幫助一起給衣服分類,我們應當告訴孩子不同顏色、不同類型的衣服如何分門別類:「紅色的放在一起」,「最大的衣服是爸爸的,放在一起」——這些內容,都可以用簡單的話說清楚,孩子也能很容易理解。
2、要強調的是我們家長不要過多批評。
當孩子開始嘗試獨立做某件事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
通常他們都不會一次做好。
如果我們總是不停糾正,則會讓孩子覺得他或許就根本不該去做這件事。
千萬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
如果需要做出指導,不應說這樣不對,那樣不好。
孩子畢竟不會像大人那樣把家務做的井井有條。
制定一項每天同一時間都要做的家務,這樣就漸漸養成習慣了。
比如,孩子的工作是每天起床之後把睡衣褲收進指定地方;或者每天睡覺前把玩具收拾好放到床底下;還可以每周專門拿出一天做大掃除,並在這一天裡分派孩子一些比平時更加「重要」的工作。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願意不停地做家務,更不用提是兩三歲大的孩子了。
孩子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愛好,每一種都比做家務更重要和有趣。
記住,我們讓孩子做家務的一大原因是幫助孩子鍛鍊主動性,除此之外,工作成果的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的過程,以及體驗到的責任感和自信。
3、在習慣的養成中一定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孩子剛開始做家務, 往往做得很慢, 有時甚至「闖禍」,家長不要因此就不讓孩子動手,而要給孩子示範正確的動作, 耐心教他們怎樣做, 鼓勵孩子堅持勞動。
有些家長 有時心血來潮,讓孩子做家務,看到孩子做得不合心意,便大聲呵斥孩子:「看你乾的啥? 越幫越忙! 」這樣做的後果只會打擊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讓他們形成「你做得好,你做吧」的消極心態。
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 長期堅持,
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經提出,就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4、要強調的是,家長們不願意孩子做家務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孩子做家務遠比自己做要難的多,收拾殘局也麻煩的多。
可是我們想想,孩子小時候不會做家務,長大了又怎麼能指望他(她)照顧你呢?到那時家長們又該埋怨誰呢?所以家長不要圖省事,就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權利。
有些父母從小就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了,不但讓孩子養成了熱愛勞動的習慣,而且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這些受過勞動教育的孩子都會儘自己的全力去完成,無論是在勞動方面,還是在學習方面,他們都有一種自覺的心理和一種責任感,而且在做事情的時候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去監督和督促。
在勞動中可以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的性格,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勞動成果所帶來的喜悅和自豪,讓孩子在學習上也會感到輕鬆和簡單,這樣,孩子的成績當然就會進步的很快。
所以,想讓孩子可以輕鬆地走過受教育階段的父母們趕快行動吧,讓您的孩子從小就成為一個勞動高手。
培養寶寶做家務 他會變身暖心小幫手
現在的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寶寶,對於孩子都是非常愛護,而且在孩子的生活能力上的要求比較低,但其實多培養寶寶做家務,反而對他自身的性格培養和動手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從小要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孩子要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不要把生活搞得很雜亂,這相當重要。我們看看現在的孩子,不要說照顧別人,連自己都不能自理。有些大學生每次回家都背一袋東西,什麼東西?...
6大習慣成就孩子卓越未來,爸媽應該從小教給孩子!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 有的家長推崇面面俱到,事必躬親的方式,有的家長推薦無為而治,野蠻生長的理念,而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影響最深遠,最至關重要的,其實是從小到大的習慣。因此,能都為孩子從小培養好習慣...
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做家務?這是最好的答案!
勤勞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品德,我們都說,勞動是最光榮的。流傳甚廣的教子名篇《朱子家訓》開篇第一句就是:「黎明即起,洒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強調教育小孩早起的第一件...
孩子的生活訓練要從家務勞動開始
「生活訓練」這個詞,相信不少父母都不陌生。然而,很多父母卻對此並不理解:做家務是大人的事,小孩子根本不是做家務的「材料」;並且,他們還有更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學去做,怎麼能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面呢?...
【育兒早教】一份家務清單告訴你 中美媽媽養孩子的區別
暑期到了,各種興趣班、輔導班火熱登場,家長們更是樂此不疲,帶著孩子奔波其中。中國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更重視學業的傾向,認為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業開端是重要的任務。近日,一組「中美孩子家務清單對比」...
孩子不願做家務?這幾招建議家長看看
孩子的生活是什麼?衣食住行還有學習和玩耍其實適當地讓孩子做家務也應該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1、幫助孩子練習動手能力不同的家務可以鍛鍊不同的部位,調動各個器官、變換各種動作,可以有效鍛鍊孩子雙手的靈...
把握良機,培養孩子這個「唾手可得」的好習慣!
小梅子姐姐:許多孩子的生活過的就像過去的小皇帝,吃飯穿衣、端茶送水、保駕護航,家長是伺候的樣樣到位。這樣的孩子在家裡一定是任何事情都不做,任何能力也都因此而被家長剝奪,不知道等孩子長大之後是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