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一)筆記:參、集諦 - 方格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由於這兩個因緣,使得我們的心進到了父精母血的和合體當中,所以在投生前我們被業和煩惱牽引。
投生後,業的功用就像膠水一樣。
膠水的黏性強弱不同,有些 ...
取消四聖諦(一)筆記:參、集諦子非魚追蹤四聖諦(一)筆記:參、集諦子非魚發佈於佛法學習筆記追蹤2021-03-04|閱讀時間約3分鐘0如性法師四聖諦藏傳佛教上一篇四聖諦(一)筆記:貳、苦諦下一篇四聖諦(一)筆記:肆、解脫作者介紹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查看作者本文發佈於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查看專題如果要發表留言,請先登入或註冊會員。
領取見面禮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48小時Premium閱讀權限先不用,謝謝前往領取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士道- 思惟集諦 -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
是對的、錯的?貪、瞋、癡、慢、疑在漢地我們稱為「五鈍使」,或者叫「思惑」,是煩惱當中 ...
- 2四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3思惟集諦(一) - 淨蓮上師佛法網站
第二:由集諦門思惟流轉生死次第分三:一、煩惱發生之理,二、彼集業之理,三、死沒及結生之理。 ... 這十種煩惱,是出自集論、瑜伽師地論,以及釋五蘊論中所說的。
- 4思惟集諦-《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中士道 - 喇嘛網
第二、由集諦門思惟流轉生死次第分三:① 煩惱發生之理,② 彼集業之 ... 有時候我們把十煩惱總說分為六種煩惱,就是把最後五種統稱為「見煩惱」。
- 5四聖諦(二)集諦@ 真正的愛才有可能 - 隨意窩
「五鈍使」,即貪、瞋、癡、慢、疑等五種煩惱;由於生生世世長久薰染,以致成為習氣,故須下一番功夫,才能轉化、去除。此五種煩惱,因來得慢、去除亦慢,故稱為「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