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孩子天生就是壞孩子,壞孩子曾經都是天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未滿14歲的熊孩子推到孕婦,問其原因不以為然的說:我看電視孕婦摔倒了會流產,我看看她會不會流產;

10歲孩子因父親沒有滿足自己想看電視的要求,跳樓身亡;

少女未婚先孕在家產嬰,怕被責怪將嬰兒拋出窗外;

學生因家長報了太多學習班,不堪壓力,選擇自殺………

教育缺失

因教育缺失導致孩子犯錯,犯罪的新聞在各個媒體平台的社會頭條屢見不鮮,當今社會做孩子很「可憐」,做父母很焦慮。

父母會因為自己不懂教育產生焦慮心理,從而不停給孩子施壓,導致很多孩子成長在一個不健康的教育環境!

孩子需要老師,父母更需要!

李強365資深育兒專家張玉新老師為「焦慮父母」「迷茫父母」「無助父母」私人訂製高級課程《積極教養,家庭學習系統》傾情傳授,旨在幫助更多家庭成就幸福人生!

犯錯是學習的好機會

成年人的世界都無法保證不犯錯誤,更何況是個孩子,張玉新老師在課上講到:沒有完美的人,而每個人喜歡用完美的標準要求自己和別人——尤其是孩子。

其實,孩子的很多錯誤是因為父母沒有花時間訓練並鼓勵他們。

因為,這一代的父母從小得到的教育是要為犯的錯誤而羞愧。

所以,這一代的孩子,大多數錯誤中,父母都難辭其咎。

父母要做到勇於接受「不完美」的榜樣,以便孩子從你的身上看到犯錯誤其實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看見孩子背後的內在決定

張玉新老師表示:孩子最清楚父母的情緒開關在哪裡。

每一個孩子頑固壞習慣的背後,都是父母缺乏正確理解孩子內心的痛苦吶喊。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一些壞習慣,甚至是不當行為,請父母正確認識這些習慣和行為,挖掘孩子的內心需求和想法。

因為也許孩子只是簡單的想得到你的關注或陪伴。

一個孩子不管怎麼樣,都是父母的孩子,每個孩子的生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父母雖然沒有能力完全理解,但是要做到陪伴和溝通。

如何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

父母要做榜樣。

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做情感連結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孩子出現的每個問題父母都應該控制好自身的情緒,不要因為不良情緒而導致不當行為從而讓問題惡化。

父母一旦想控制孩子,那麼所有有利工具都會失效,對待問題愛的行為方式和傳遞很重要。

所以,解決問題時考慮一下,你是想贏了孩子?還是贏得了孩子?

如何傳遞對孩子的愛?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若是父母不能夠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愛意,那麼這份愛就會變成一種傷害。

愛是需要互動的,需要雙向溝通和相互鼓勵的。

父母對孩子的愛,往往都是建立在最基礎的溝通上。

張玉新老師用自身實踐經驗告訴父母:

孩子為什麼表現好,是因為ta知道你愛ta。

同樣孩子表現不好,父母在拒絕孩子的同時,要解釋,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依舊很愛你,這樣才是一個正確傳遞愛的方式。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學會走路,第一次獲得獎狀,第一次參加工作,第一次為人妻子為人夫,第一次為人父為人母!

其實孩子就是「我們」的延續,孩子也是「我們」能在這個世界證明存在過的唯一循環。

身為父母,教育很重要,學習更重要,因為誰都不是生來就會做父母,如果此刻身為父母的你有迷茫,有無助,有困惑,沒關係,來學就是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犯錯,孩子承擔

「你不是說,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孩子不和媽媽剛認識的長輩打招呼)「你不是說,生了妹妹你也會像以前那樣愛我嗎」(兄妹倆爭搶東西,幾乎都是哥哥挨批評)「你不是說,男子漢要勇敢果斷一些,不要優柔寡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