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呀 | 孩子受到欺負,要還手嗎?這6個方法會告訴你答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孩子們長大,認識越來越多的朋友,其中有溫柔的小女生,也有強壯的小霸王。

孩子們之間偶爾會爆發一些矛盾,拉拉扯扯動手動腳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一個不小心,孩子就會被欺負。

當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被欺負後,難免著急,甚至生氣。

這時候,往往會出現下面的反應:

家長不問青紅皂白,去警告對方或實施懲罰。

這樣一來,會使事態擴大化,不利於解決事情,同時,如果這件事孩子本身也有錯,容易養成他是非不分的習慣。

另外,由於父母出面保護,久而久之,孩子習慣於依賴父母解決與同伴的衝突,會產生依賴性。

孩子們之間的打鬧跟成人之間的打鬥是有本質的區別的,他們之間的打鬧更多的帶有遊戲的成分,是一種玩耍。

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們慢慢學會與周圍小朋友之間該如何交往,對他們來說,沒有吃虧與不吃虧的概念,所謂吃虧不吃虧其實是家長的想法。

往往家長們在吵架,孩子們眼淚一抹,又摟抱在一起親密無間的玩。

所以只要能保證孩子的安全,沒有必要把孩子們之間的打鬥看的過於嚴重。

家長氣自己的孩子沒用,鼓勵孩子以牙還牙。

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你為什麼不揍他!」如此一來,習慣成自然,孩子可能會演變成小暴徒,漸漸變成施暴者,當然,若孩子沒有能力反擊,他可能也因此變得更加自卑。

如果讓孩子打回去,這其實是在傳遞給他們一個錯誤的社會交往方式,當孩子一旦形成習慣,以後會變成一個攻擊性強的兒童。

這樣的孩子,朋友比較少,對他將來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

家長要讓孩子多動腦子去思考,想辦法化解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而不是用拳頭解決問題。

安撫孩子躲開欺負人的孩子,一味忍氣吞聲。

在孩子受欺負時忍氣吞聲,只會給孩子錯誤的示範,誤以為受到欺負要遠遠地躲開,會讓孩子覺得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是合理的。

教孩子用逃避來解決問題,只會讓他更容易成為欺負的目標,久而久之習慣於欺凌行為,成為「慫貨」、「孬種」。

來自波士頓兒童醫院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受欺負的孩子,在身心健康測量中,低分者更多。

悲傷、恐懼、怒氣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身體上還會出現無法長時間行走,無法舉起重物等。

這樣的孩子非常可憐,他習慣被欺負,卻無處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而負面情緒會一直積累在小小的身體里,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有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陰影,而有人會在某個時刻爆發,釀成抑鬱、自殺、報復社會等悲劇。

那麼對於家長而言,當孩子被欺負時,應該怎麼做呢?

0-3歲需要大人及時介入

孩子年齡小,和小夥伴發生爭吵甚至出手打人都是正常,家長無需過分擔心,更不要將孩子之間的矛盾上升為家長之間或家長與對方孩子之間的「戰爭」。

但在孩子們打著鬧的時候,父母們還是要小心注意,防止孩子們因為不小心傷到對方。

如果其他孩子確實出現了故意欺負自家小孩子的錯誤行為,大人應及時介入,果斷指出。

家長作為大人的身份對於其他的孩子本身就是一種威懾,不要再以恫嚇的方式或者斥責的方式教育對方小朋友,只要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

家長要及時制止對方孩子的打人行為,要求他歸還搶來的東西,跟他講道理,告訴他「小手是用來擁抱的,不是用來打人的」。

如果「肇事小孩」沒有改正,則需要讓對方家長參與進來,共同解決。

倘若遇到不明事理的家長,那就果斷帶孩子離開,俗話說,道不同,不相與謀!爸爸媽媽對欺凌行為的零容忍和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明白:沒有人能隨便欺負他,他也不用害怕受欺負,因為爸爸媽媽會「站出來」。

3歲以上的孩子授之以漁

隨著孩子長大,慢慢離開父母的密切保護,朋友圈也在擴大,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在這個時候,父母們就要教會寶寶們如何保護自己。

1被人欺負不是沒用的表現,每個人都會遇到

當孩子哭訴受到欺負時,你應該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蹲下來與孩子平視,輕輕地抱著孩子,這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很重要,並且消除孩子的不安。

同時對孩子表示同感:「媽媽知道你很難過、委屈。

待孩子情緒平復後再詢問是怎麼回事,確定是孩子受委屈之後,要給予安慰,讓孩子明白被人欺負不是因為自己沒用,每個人都可能遇到,讓孩子儘快擺脫氣餒和自我否定的情緒。

2被欺負時不可一味忍讓,懂得保護自己

其實,很多調皮的孩子在剛開始欺負別人時,可能只是無意行為。

但是,當他發現你不像其他孩子一樣會強烈反抗,很好欺負後,他就會從這種欺負行為中得到滿足,從而得寸進尺,有意欺負你。

因此,要讓孩子意識到,一味地忍讓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助長欺負者的氣焰,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傷害。

要教育孩子,學會敢於表達自己的不滿。

當遭到其他同學的欺負時,要敢於用語言表示自己的態度,制止對方的侵犯。

孩子們的一些欺負行為往往是為了取樂,如果看到被欺負的人如此堅強,一般會很無趣地離開。

其次,讓孩子學會適當的行為反擊。

因為有時,受欺負的孩子表現出一些勇敢的反擊行為,也能讓人震驚,從而停止其他孩子的暴力行為。

教會孩子:

  1. 在獨自遇到攻擊性的大孩子時選擇迅速離開,避免受到二次攻擊,儘快向周圍成人尋求幫助。

  2. 在受到攻擊時雙手推開對方胳膊或者抓住對方的胳膊,同時雙眼嚴厲瞪著對方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威嚴。

  3. 保護好自己的關鍵部位,比如頭、臉等。

    可以教孩子練習兩手握拳,兩臂彎曲,橫於面部,護住臉部的基本自我保護姿勢。

    緊急情況下,先還擊保護好自己,再呼叫尋求成人的幫助。

3懂得寬容與諒解

孩子受欺負是給孩子上一堂思想教育課,這是培養孩子學會寬容的好時機。

打架衝突是孩子進入孩子們之間「小社會」不可避免的事情之一,父母要告訴孩子:不要怕他,因為你越怕他,他就越欺負你;不要以牙還牙,因為打人是錯誤的,如果你也打人,你也錯了。

在別人對自己的行為道過歉後要學會寬容和諒解。

建議孩子拿出自己的玩具跟對方交換,兩人輪流玩;勇敢地伸出手去和對方一起玩,只要不打人、不爭搶,都可以成為好朋友。

4做一個細心的家長

一方面要多多留心學校里其他小朋友的情況,比如大部分孩子怎麼穿衣啊,都參加些什麼活動啊之類的。

確保孩子不會「莫名其妙」受到孤立或排擠。

另一方面要多注意孩子的異常行為。

有些孩子受了欺負不敢告訴家人。

爸爸媽媽要多注意孩子的表現:衣服是不是有拉扯的痕跡,孩子的情緒是否低落。

和孩子聊天,問問「今天中午吃了什麼?和小朋友玩了什麼遊戲呢?」之類的開放問題,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發現孩子確實受到了嚴重的欺負時,先和他商量用什麼方式解決,並尊重孩子的決定。

如果需要和老師、學校聯繫解決時,一定記得要跟進整個過程,因為一頓談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5鼓勵孩子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圈,底氣足了,被孤立和欺負的幾率就會降低。

即使受了欺負,他也可以向小夥伴求助找安慰。

平時多多鼓勵孩子結交小夥伴,邀請小朋友來家裡參加生日聚會等都不錯。

每個孩子要學會交朋友,有自己的「圈子」,當孩子擁有一個強大的朋友「圈子」的時候,無論多調皮的同學在孩子跟動手之前還是要三思「圈子」的威懾力。

如果還是無法解決,那就只有最後一步,向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

6給孩子安全感,「我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我們在平時不僅要鍛鍊寶寶獨立,還要有意無意的向寶寶彰顯父母的可靠,給予寶寶安全感,讓父母成為寶寶們的後盾。

一定讓孩子知道,他永遠都可以向爸爸媽媽尋求幫助。

告訴他,這不是打小報告(孩子和大人一樣都不喜歡告密者),遇到困難,向父母、老師、朋友求助是正確的做法。

部分資料來自:騰訊教育,@年糕媽媽

推薦

一本能夠給予寶寶安全感的書籍~


《沒事,你掉下來我會接住你》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是養育的核心之一。

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內心更平衡、更強大,才能自在地面對成長中的各種挑戰。

在跟隨書中的小男孩經歷冒險的過程中,孩子會看到每樣事物都有人守護,確信自己處在愛的聯結中,從而形成厚厚的心理保護層,產生守護自己和他人的力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麼辦?教會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孩子受欺負 家長的錯誤反應在幼兒園和學校里,孩子被同學欺負是常見的事情,當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被欺負後,難免著急,甚至生氣。這時候,往往會出現下面兩種錯誤的反應:一、家長不問青紅皂白,直接插手去警...

這些孩子更容易被欺負?父母必須知道的內情

小寶:在學校,外面,孩子有時打打鬧鬧是很正常的事,但家長也要適當注意。比如學校是個小社會,是孩子將來走入社會的起點,也正是家長教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契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世界是一個弱肉...

爸爸媽媽如果不知道這些,孩子好可能會

前段時間相信大家也被霸凌事件刷了不少屏,雖說咱們孩子大多還沒到上學的年齡,但實際上孩子長大之後容不容易受欺負,和幼兒時期父母的教育管理影響極大。出處:親親寶貝網作者:親親寶貝網前段時間相信大家也...

寶寶受欺負,請媽媽這樣對他說

無論是明星家的孩子還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類似被欺負的問題。曾經有一位媽媽這樣說過,幼兒園就像一個小型動物園,每天上演你爭我奪、弱肉強食的戲碼,教室、活動室是他們的戰場。這話雖...

【樂學園】 讓孩子「學會」打架

【導讀】孩子們在一起,會因為意見不統一、違法遊戲規則、爭搶玩具等引發身體衝突。有些孩子屬於主動進攻性的,動手是他們解決爭執的常用方式。有些孩子屬於別人欺負了,再委屈也一般不敢還手的類型。 作為家...

孩子受欺負了,大人這樣處理更巧妙

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鬧矛盾是很常見的事情。小的矛盾讓他們情緒不佳,哭哭啼啼,大的矛盾甚至會大打出手。當孩子眼淚汪汪的跟你告狀:「媽媽我被欺負了!」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做呢?大都數家長可能會是下面這...

寶寶被欺負了,朋友圈炸毛了,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在外上學或玩耍有時會受到別的同學欺負,這時候面對身心受傷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是讓孩子打回去還是讓孩子躲避?大多數小孩子都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怎樣讓老受欺負的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學會勇敢面對呢?

孩子被欺負,到底該不該打回去?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還手?忍氣吞聲會帶來什麼結果?近幾年,「孩子傷害孩子」的新聞太多了:2015年,某個小學生因為被同桌欺負,同桌經常用筆戳她的手臂,還各種侮辱她,導致神經衰弱,不敢上學,最後嚴重...

孩子受到欺負怎麼辦?

在孩子的同伴交往中,孩子之間發生摩擦、衝突,一般來講都是正常的,應該看作是正常的情況。而且通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學會了感受不同的情境,感受到被欺負或者欺負人,或者忍讓、挫折等等一些東西。但是孩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