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家庭和睦孩子心理更健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什麼叫做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即指父母的家庭,兒子或女兒並沒有組成新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家人互動的關係等,都是影響子女成長的重要因素。

人要認識到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才不致將原生家庭一些負面的元素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心理上的健康成長。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生命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關係。

怎樣的家庭,才能讓孩子幸福快樂?

為了研究原生家庭的關係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我們有必要了解家庭教養方式的定義以及不同家庭教養方式的特徵。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原生家庭教養方式有以下幾種:

1.權威型教養方式

父母樹立權威,對孩子理解、尊重,與孩子經常交流,父母與孩子之間平等相處,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鼓勵孩子積極探索,尊重孩子的決定並能夠及時給予孩子幫助的一種教養方式。

2.專斷型教養方式

父母要求子女絕對服從自己,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的想法,不允許孩子有任何忤逆自己的行為,把孩子作為附庸,對子女所有的行為都加以保護監督的一種教養方式。

3.放縱型教養方式

父母對子女抱以積極肯定的態度,但缺乏控制,家庭成員之間互不干涉,幾乎對子女不聞不問的的一種教養方式。

4.忽視型教養方式

父母對子女缺少愛的情感和積極反應,又缺少行為要求和控制的一種教養方式。

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1.權威型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權威型家庭教養方式有利於兒童的心理健康。

此種家庭教養方式下的孩子大多樂觀開朗,積極健康,不怕挫折,勇於探索。

父母理解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在此種環境下生活的幼兒基本上都是積極健康的。

2.專斷型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專斷型教養方式不利於兒童的心理健康。

此種家庭教養方式下的孩子不管有任何想法都會被扼殺在搖籃里,父母完全控制他們的行為。

在此種家庭教養方式下生活得孩子大多敏感多疑、失落寡歡、高焦慮、偏執、敵對等,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的情緒體驗。

有研究發現,兒童常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則會產生消極情緒,做事魯莽衝動,不加考慮。

此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也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更有研究表明,犯罪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就具有極端化傾向,對子女缺乏情感關愛,更多採用懲罰、拒絕否認及過度干涉與保護等不良教養的方式。

3.放縱型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放縱型家庭教養方式不利於兒童的心理健康。

此種家庭教養方式屬於負面性的教養方式,父母雖然對子女報以積極肯定的態度,但是對孩子的情感交流較少,對孩子的行為缺乏控制。

在此種家庭教養下生活的孩子大多我行我素,不顧及別人的看法。

因為在家庭環境中他們感受不到父母對他們的關愛,也不懂如何與他人交流,此種家庭教養下的孩子也易走上違法的道路。

4.忽視性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忽視型家庭教養方式不利於兒童的心理健康.此種家庭教養方式下的父母只顧自己的工作,對子女從小缺乏關愛和教育,對孩子不聞不問,看不到孩子的行為與心理的發展變化。

這種教養方式下培養出來的孩子性格孤僻、對人冷淡、缺乏追求和理想。

很容易對自我產生懷疑,並自暴自棄,容易產生與社會對抗或脫離的心理。

有研究發現,忽視型父母不僅會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還會影響幼兒的學業成績和人格形成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知道哪種教養方式對孩子危害最大嗎?

世界上各國的學者們對家庭教養方式做過很多研究,其中最被肯定和接受的是美國心理學家鮑姆瑞德提出的「專斷型、權威型、縱容型、未參與型」四種類型的教養方式。可是哪一種教養方式對孩子最有利,哪一種危害最...

您是怎麼養孩子的?可惜孩子不這麼想

1978年,美國的心理學家鮑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養方式的兩個維度:即「情感聯繫」和「行為控制」。將這兩個維度作不同組合,就產生了四種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權威型教養方式這是一種高度關注孩子的情感及行...

家庭教養的四種方式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個性化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學習與成長發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個性之中又存在著很多共性。究竟哪些共性是好的,哪些是不正確的呢?正是通過父母對子女的教養行為,才把社會的價值觀念、...

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1、家庭教養方式的定義及其類型特徵為了研究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我們有必要了解家庭教養方式的定義以及不同家庭教養方式的特徵。1.1家庭教養方式的定義對於家庭教養方式的定義有多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