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研究證明這三點至關重要,你也可以做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何為優秀的孩子?

上世紀9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進行過一場大規模調研,他們發現有一類孩子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他們身上有著一些共性:

1. 善於調控情緒,能迅速讓自己平靜下來

2. 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3. 善解人意

4. 很少受情緒困擾,很少焦慮

5. 愛運動,健康,不訴諸暴力

6. 朋友很多,且友誼深厚

通過分析這些數據,發現了這些擁有優秀孩子的家長們在教育孩子上都有些許共性:

安全性親子依戀關係的建立

孩子對父母依戀關係的產生是其安全感、自尊心、自制力、社會技能的起源。

建立了親密而溫暖的依戀關係的孩子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壓力與挫折,能夠大幅度提高孩子未來的幸福水平。

關鍵期:0-2歲

方法推薦

1.母乳餵養,親力親為。

剛離開母體,來到世界的嬰孩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是茫然的,無助的。

父母需要隨時注意到孩子的身心需求,例如飢餓、疲倦、害怕、孤單,並且及時、適當地給予滿足,對於孩子的依附需求及行為都能有耐心地回饋反應,讓寶寶感到在自己需要時有 人能給與滿足、照顧、體貼,從而感到溫暖、安全和對他人的充分信任。

2.躲貓貓遊戲。

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親子遊戲,通過此類遊戲,能夠促進父母與孩子間的情感溝通,躲藏的過程也讓孩子逐漸知道暫時看不見父母並不表示父母離開了自己,可以給孩子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這種積極性的情緒刺激可以給孩子帶來多巴胺活動的增強,能促進孩子大腦的健康發育,促進認知的發展,有利於穩定孩子的情緒。

3.當孩子有情緒時及時安撫。

這個階段的孩子一旦出現哭鬧必定是有什麼困擾他的事情,請一定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

以免孩子哭鬧過度,從而影響大腦血流量嚴重更會造成缺血、損傷額葉皮層。

切記!

積極引導孩子應對負面情緒

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夠體驗到討厭、傷心、抱歉、擔憂、害怕等豐富的情緒感受,但是他們對情緒的察覺還處於萌芽階段,當他們遭到負面情緒時,往往採用哭鬧、攻擊、畏縮等最原始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負面情緒。

這也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必經的一個階段,此時的他們,內心自我不可侵犯,一旦受到侵擾,就會以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負面情緒。

這時,家長需要秉持情緒教導理念,感知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並共同解決情緒問題。

方法推薦

1. 理解情緒

成人的大腦,情緒和語言是兩個互聯的中樞系統,而在幼兒的大腦里是並行的。

幼兒可以很早感受到快樂、恐懼、憤怒等情緒,但是需要很長一個時期才能夠語言表達出來。

因此,當他們經歷這些複雜情緒時,就會很不安,會覺得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這時,就需要父母幫助他們認識情緒,以正確的方式互聯,意識到這些情緒並不可怕,是可以戰勝的,才不會讓孩子感覺到異常的恐懼。

2. 共情

首先要在認知上願意去體會孩子的情感,其次要在情感上自動化識別孩子的情緒感受。

舉例:孩子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錯拿走了,很難過,很生氣。

1)承認事實:我很抱歉有人拿走了你的玩具,這已經是事實了,沒有辦法挽回了。

2)傾聽與回應:我想這個玩具一定對你很重要,或者你很喜歡,可以跟我說一下你和他的故事嗎?

3)肢體接觸:擁抱。

很棒,您們就像兩個好朋友,那現在他要去進行新的冒險了,讓我們祝福他吧。

也許有一天還會回來的。

權威型教育

心理學家鮑姆林德曾用兩個維度描述教育風格:

一、響應程度,即父母給孩子的支持、溫暖和接納程度。

二、要求程度,即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實施嚴格控制的程度。

據此劃分出四種教育風格:

高響應+高要求=權威型

這是一種理性且民主的教養方式。

權威型的父母認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應該有權威。

但這種權威來自父母對孩子的理解與尊重,來自他們與孩子的經常交流及對子女的幫助。

父母以積極肯定的態度對待兒童,及時熱情地對兒童的需要、行為做出反應,尊重並鼓勵兒童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

同時他們對兒童有較高的要求,對兒童不同的行為表現獎懲分明。

這種高控制且在情感上偏於接納和溫暖的教育方式,對兒童的心理發展有許多積極的影響。

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兒童獨立性強,善於自我控制和解決問題,自尊感和自信心較強,喜歡與人交往,對人友好。

低響應+高要求=專斷型

專斷型父母則要求孩子絕對地服從自己,希望子女按照他們為其設計的發展藍圖去成長,希望對孩子的所有行為都加以保護監督。

這一類也屬於高控制型教養方式,但在情感方面與權威型父母有顯著的差異。

這類父母常以冷漠、忽視的態度對待兒童,他們很少考慮兒童自身的要求與意願。

對兒童違反規則的行為表示憤怒,甚至採用嚴厲的懲罰措施。

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學前期兒童常常表現出焦慮、退縮和不快樂。

他們在與同伴交往中遇到挫折時,易產生敵對反應。

高響應+低要求=放縱型

這類父母和權威型父母一樣對兒童抱以積極肯定的情感,但缺乏控制。

父母放任兒童自己做決定,即使他們還不具有這種能力,例如,任由兒童自己安排飲食起居,縱容兒童貪玩、看電視。

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如不要求他們做家務事,也不要求他們學習良好的行為舉止;對兒童違反規則的行為採取忽視或接受的態度,很少發怒或者訓斥兒童。

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兒童大多很不成熟,他們隨意發揮自己,往往具有較強的衝動性和攻擊性,而且缺乏責任感,合作性差,很少為別人考慮,自信心不足。

低響應+低要求=忽視型

這類父母對孩子既缺乏愛的情感和積極反應,又缺少行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因此親子間的互動很少。

他們對兒童缺乏最基本的關注,對兒童的行為缺乏反饋,且容易流露厭煩,不願搭理的態度。

如果兒童提出諸如物質等方面易於滿足的要求,父母可能會對此做出應答;然而對於那些耗費時間和精力的長期目標,如培養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恰當的社會性行為等,這些父母很少去完成。

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兒童與放縱型教養方式下的兒童一樣,具有較強攻擊性,很少替別人考慮,對人缺乏熱情與關心,這類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更有可能出現不良行為問題。

教育應讓孩子每天都活得理性與智慧,每天都能感受到愛與希望!

最後,送大家一句蒙台梭利教育名言:

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

孩子總和自己對著幹?

感覺和孩子之間隔著不可跨越的鴻溝,難以溝通?

我家孩子一談到學習就像逼他上戰場,無比抗拒?

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有遇到過哪些難題?

歡迎評論、留言,我們會根據評論情況不定期更新教育方法!

教育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獲取注意力培訓秘籍——免費體驗——

注意力不集中、不愛學習、上課走神、開小差......專家為您量身制定最適合的課程方案!

孩子的人生沒有重來的可能,你的每一步選擇都至關重要!

花幾分鐘填寫的信息可能帶來的就是一輩子的受益!

給孩子一次飛躍的可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您是怎麼養孩子的?可惜孩子不這麼想

1978年,美國的心理學家鮑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養方式的兩個維度:即「情感聯繫」和「行為控制」。將這兩個維度作不同組合,就產生了四種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權威型教養方式這是一種高度關注孩子的情感及行...

積極家庭教育模式:做權威型父母

什麼樣的教養方式,就能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哪裡不對,肯定要先反觀父母自己是否有不對之處。但很多父母對於自己的教養方式並不自知。而且,這還跟學歷高低沒關係,甚至越高知的父母,越容易執迷於...

四種類型的教養方式,你是哪一類?

父母對孩子高度控制好,還是很少限制孩子讓他們感到自由自在好呢?不同的父母在教養兒童的具體方式上存在著諸多差異,不同的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很多父母經常會糾結於到底是應該溫和點還...

要不要對孩子自由民主?

我們要如何教養小孩子?傳統的嚴格教育,還是自由民主的教育方式?前一種教養方式以我們的父輩與祖父母輩為主,在現代社會有一個變形,就是虎媽狼爸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給幾代人帶來了很大的痛苦與反抗,...

美國心理教授對孩子性格的研究,家長必知

一個孩子從哇哇落地開始,父母的語言、行為等都是模仿大人,家長的行為習慣、知識的積累及生活中所表現的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孩子最信任的就是家長,在沒有是非觀念的時候,父母的行為都會學習和模仿,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