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你用的是什麼家庭教養方式(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一期話題我們分享了家庭教養方式中權威型和專斷型這兩個類型,本期我們繼續討論其餘兩種重要類型。

什麼是家庭教養方式?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發展心理學教授鮑姆林德,在60年代通過研究數百個家庭,發現不同的父母教養方式主要的差別在於愛和規矩這兩個維度上,於是在1978年形成了近代的家庭教養理論。

她把父母教養方式歸納為兩個維度:一是父母對待兒童的情感態度,即接受----拒絕維度;二是父母對兒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即控制----容許維度。

在情感維度的接受端,家長以積極、肯定、耐心的態度對待兒童;在情感維度的拒絕端,家長常以排斥的態度對待兒童;

在要求與控制維度的控制端,家長為兒童制訂了較高的標準,並要求他們努力達到這些要求;在要求與控制維度的容許端,家長寬容放任,對兒童缺乏管教。

根據這兩個維度的不同組合,就形成了四種教養方式:權威型、專斷型、溺愛型、忽視型,這些不同的教養方式會對兒童的發展和個性形成產生重大影響。

溺愛型

這類父母和權威型父母一樣對孩子抱以積極肯定的情感,但缺乏控制。

父母放任孩子自己做決定,即使他們還不具有這種能力,比如,縱容孩子貪玩、看電視、玩手機。

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不要求他們做家務。

對孩子違反規則的行為採取忽視的態度,很少發怒或者訓斥孩子。

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大多很不成熟,他們會隨意發揮自己,往往具有較強的衝動性和攻擊性,而且缺乏責任感,合作性差,很少為別人考慮,自信心不足。

案例分享

這種教養方式多發生在隔代撫養的家庭,多以爺爺奶奶為主撫養孫子孫女。

比如孩子吃飯時怕把衣服搞髒,就一口口的餵著吃,還讓他們邊吃邊玩。

孩子穿衣服時,嫌他們穿的慢凍著,就一件件給他們穿。

孩子在外面要東西,不滿足時就撒潑打滾,又怕孩子哭壞嗓子生病,就買給他們。

忽視型

這類父母對孩子既缺乏愛的情感和積極反應,又缺少行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親子間的互動很少。

父母多聚焦於孩子諸如物質等方面的要求,對於那些耗費時間和精力的長期目標,比如培養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恰當的社會行為等,父母卻很少去參與完成。

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兒童具有較強攻擊性,很少替別人考慮,對人缺乏熱情與關心,尤其是在青少年時期更有可能出現類似不良行為。

案例分享

現在城市生活的父母越來越多趨向於這種類型,早上孩子去上課,父母也出去工作了,晚上孩子回來吃完飯做完功課,父母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

匆忙的檢查完孩子的作業,也就該睡覺了。

陪孩子好好玩和聊天,也只能等到周末。

孩子越來越少的告訴父母自己的想法,父母也淪陷在花更多錢給保姆、培訓機構和老師上,讓他們代替自己陪伴和教育孩子。

在溺愛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的是狂妄和脆弱。

在粗暴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的是憤怒和自卑。

在忽略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的是殘忍和冷漠。

而在規矩和有愛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的是謙虛和自信。

您作為父母,採取的是什麼家庭教養方式呢?孩子有出現了什麼問題呢?

關注年輕父母家庭教育

微信ID:babayaoqiang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您是怎麼養孩子的?可惜孩子不這麼想

1978年,美國的心理學家鮑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養方式的兩個維度:即「情感聯繫」和「行為控制」。將這兩個維度作不同組合,就產生了四種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權威型教養方式這是一種高度關注孩子的情感及行...

家庭教養的四種方式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個性化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學習與成長發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個性之中又存在著很多共性。究竟哪些共性是好的,哪些是不正確的呢?正是通過父母對子女的教養行為,才把社會的價值觀念、...

積極家庭教育模式:做權威型父母

什麼樣的教養方式,就能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哪裡不對,肯定要先反觀父母自己是否有不對之處。但很多父母對於自己的教養方式並不自知。而且,這還跟學歷高低沒關係,甚至越高知的父母,越容易執迷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