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怎麼調配溫暖和嚴格?著名的教養方式理論告訴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怎樣才能算得上是一名稱職的家長?需要具備哪些特點?沒錯,就是對孩子全心全意的關愛和正強化。
溫暖的關愛和規則的制定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孩子感受不到你的關愛,也就弱化了你們之間的聯繫,那麼他還會在乎你制定的規則嗎?
Diane Baumrind (1991,1996)基於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教養方式理論。
她早起主要從事一個以100名學前兒童(主要來自歐裔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為對象的縱向研究。
通過對兒童、父母的觀察以及對父母的訪談,Baumrind 及其同事發現,根據父母在溫暖和控制兩個維度上的高低水平不同,可以劃分出四種不同的教養方式。
權威型——高關愛,高控制
這類父母給兒童設定明確的界限,要求兒童遵守規則,期望兒童有成熟的行為。
但與此同時,父母能給予兒童很多的溫暖。
他們能傾聽孩子講他們關心的事情,告訴兒童遵守規則的原因,給兒童更多的自主權(意思是允許孩子們對發生的事有自己的想法,例如在一定範圍內讓孩子進行選擇)。
這種類型的父母較少懲罰兒童,更多地給予指導,並幫助兒童學會認真思考自己的行為會導致什麼後果。
孩子更容易獲得自尊和獨立。
此種教育容易產生積極效果,讓孩子與父母之間形成一種愉快的合作模式。
專制型——低關愛,高控制
這類父母在與兒童相處時看起來很冷酷無情,而且控制欲很強。
他們總是期望兒童能很快成熟起來,並且按父母的話辦事——「我怎麼說,你就怎麼做!」父母和兒童之間沒有太多的情感交流。
父母對兒童的懲罰很嚴厲,但不會濫用懲罰。
他們很愛兒童,只是沒有表達出來,就算是雞毛蒜皮的事也要干涉。
他們總是說類似這樣的話——你難道不知道……你難道不喜歡….你為什麼總是……甚至是拿親子關係或家長的健康狀況去壓制孩子。
不過,在不同文化或不同治安條件下,專制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也不一樣。
這種教養方式導致孩子執行力強但自我意識薄弱。
因為在專制型父母的管理下,孩子沒有對事情、對家庭的發言權,他們發現自己表達的感受和觀點往往得不到重視和反饋,也就是說不起作用,於是就變得不喜歡錶達自己的立場和態度。
比如在著名的習得性無助實驗中,把狗放在通電的籠子裡,側面有一個開關按鈕,可以打開籠子的門通往一個不帶電的籠子。
剛開始狗發現了按鈕,就用鼻子去觸碰開關。
後來實驗人員調節了按鈕讓開關變得不起作用後,狗嘗試觸碰按鈕多次後發現無效果,就寧願趴在籠子裡忍受電擊的疼痛,再也不去觸碰按鈕了。
也就是說專制型的教養方式使得孩子有這麼一種傾向——覺得自己的說話做事都不能改變什麼所以容易放棄。
放縱型——高關愛,低控制
給兒童溫暖並且養育兒童,但他們很少制定規則或者告訴兒童行為的後果,對兒童能做出成熟的行為不抱太大希望,因為他們「只是孩子」。
太投入的家長也可能會陷入這種誤區,他們只想著與孩子做朋友卻忽略了充當家長和管理者、監督者的角色,以至於孩子們失去了對家長身份的尊重和認識。
受到這類教養方式的孩子有很大的傾向是欺凌別的孩子(因為他們的要求都可以得到父母的滿足,因此想得到其他孩子的東西時會不擇手段),自我感覺非常良好,有很強的自尊心所以長期來看會受到傷害。
忽視型——低關愛,低控制
對兒童漠不關心,也不會費心控制兒童的行為、與兒童溝通或教育他們,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後果最嚴重,受到這類教養方式的孩子有很大的傾向是打架欺凌荒廢學業未婚先孕欺凌濫用毒品。
四種教養方式的對比與總結
專制型、權威型和放縱型的父母都很愛他們的子女,並且盡力做到最好——只是他們對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存在不同的看法。
一般而言,不同的教養方式可能會導致兒童有不同的感受和行為。
至少對歐裔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兒童而言,權威型父母的子女在學校表現出色,對自己很滿意,與他人相處融洽。
專制型父母的子女更容易產生負罪感和抑鬱情緒。
放縱型父母的子女往往不能處理好與同伴的關係——因為他們習慣了我行我素。
當然,極度的放縱會變成溺愛。
放縱型的父母會滿足子女的每一個無理取鬧的要求——他們可能感覺順著孩子的意願比違背孩子的意願更輕鬆、更容易。
放縱型和忽視型的教養方式對兒童的發展都是有害的。
例如,研究者讓3407名9~12年級的歐裔美國兒童描述父母對自己的教養方式以及自己對同伴群體的偏好,結果發現,那些在忽視型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學生,尤其是女生,更傾向於加入「幫派團 」、「癮君子」等與成人價值觀相悖的團體。
由此看來,溫暖的關愛和嚴格的規則都要足夠多才是最好的教養方式。
本文來源:
[美]安妮塔·伍爾福克《教育心理學》
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郡分校公開課:《兒童發展心理學》
四種類型的教養方式,你是哪一類?
父母對孩子高度控制好,還是很少限制孩子讓他們感到自由自在好呢?不同的父母在教養兒童的具體方式上存在著諸多差異,不同的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很多父母經常會糾結於到底是應該溫和點還...
和善而堅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上周在群里與大家分享《和善而堅定,為什麼做起來這麼難?》,課前小調查時發現,因為自己情緒管理沒做好、因為老人、因為孩子屢教不改......導致我們很難做到和善而堅定。您是否也感同身受?您是哪種教...
孩子的成長與父母教養方式有關,你屬於哪種教養方式?
根據發展心理學分類,父母可分為四種類型,這些類型的父母因採取教養方式的差異,會直接導致孩子行為上的差異。專制型父母,傾向於控制、懲罰、嚴格與冷漠,他們的話語就是法律。他們崇尚嚴格的、無條件服從,...
孩子教育:什麼樣的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不僅是媽媽,往往父母雙方都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很多,但孩子卻自私自利、曠課、打架、成績差。為什麼父母圍著孩子轉,付出了幾乎所有時間和精力,但孩子的表現為什麼那麼讓人傷心呢?
您是怎麼養孩子的?可惜孩子不這麼想
1978年,美國的心理學家鮑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養方式的兩個維度:即「情感聯繫」和「行為控制」。將這兩個維度作不同組合,就產生了四種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權威型教養方式這是一種高度關注孩子的情感及行...
積極家庭教育模式:做權威型父母
什麼樣的教養方式,就能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哪裡不對,肯定要先反觀父母自己是否有不對之處。但很多父母對於自己的教養方式並不自知。而且,這還跟學歷高低沒關係,甚至越高知的父母,越容易執迷於...
一幅圖,教你看懂家庭教養方式
許多的教育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天性和家教共同決定兒童的未來。然而,儘管天性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家庭教養方式卻是我們每一位家長能夠掌控和把握的。我們都知道開車需要拿到駕照,但成為父母卻不需要任何培...
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1、家庭教養方式的定義及其類型特徵為了研究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我們有必要了解家庭教養方式的定義以及不同家庭教養方式的特徵。1.1家庭教養方式的定義對於家庭教養方式的定義有多種,其中...
美國心理教授對孩子性格的研究,家長必知
一個孩子從哇哇落地開始,父母的語言、行為等都是模仿大人,家長的行為習慣、知識的積累及生活中所表現的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孩子最信任的就是家長,在沒有是非觀念的時候,父母的行為都會學習和模仿,也會...
「家教」家庭和睦孩子心理更健康
什麼叫做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即指父母的家庭,兒子或女兒並沒有組成新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家人互動的關係等,都是影響子女成長的重要因素。人要認識到原生家庭對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