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插話,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觀媽有話說:

這篇文章特別長,讀完起碼要10分鐘。

但是——非常值得細讀!

這是我目前看過的文章中,說得最明白、寫得最全的「好好說話之兒童版」。

心理學家、中國幸福力研究院專家,東輝老師,結合13年從業經驗,分析了各種場景下的案例,進行原理剖析,提供實踐方案的乾貨好文,請看——


門鈴響了,媽媽的同事來家做客。

平時只要媽媽和別人聊天,女兒朵朵就會像小蝴蝶一樣飄向她,喋喋不休地插話。

這次也不例外:

「媽媽,我要打電話。

「媽媽,幫我拿仙女面具。

「媽媽,我要喝水。

「媽媽·····」

媽媽:寶貝,媽媽在和客人聊天,你自己玩一會兒。

但不論她怎麼勸,朵朵依舊吵個不停。

媽媽的心情變得有些煩亂,無法和同事繼續交流。

同事沒坐多久就道別走了,這讓她尷尬極了。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有些家長特別苦惱——為什麼孩子這麼「話癆」,老是打斷我?

這時,我們不妨再進一步思考:

孩子為什麼總是喜歡插話?

大人們該如何理解孩子插話的動機?

讀懂動機後,又該怎樣對症下藥,解決孩子插話帶來的苦惱呢?

孩子為什麼插話

「媽媽,這件事情,我覺得可以這樣來做······"當孩子用這樣的方式打斷談話時,首先必須承認ta勇氣可嘉:沒有壓抑情緒表達,而是勇敢說出了內心的想法。

這時候,我們不但不應該責備孩子,反而應該反思——平時是不是忽略了孩子的需求?當孩子想要表達時,我們是不是沒有給足耐心,沒有給ta表達的機會?

如果孩子開始插話,思考這三個問題:

1.此時此刻,孩子需要什麼?

2.孩子知道我們需要什麼嗎?

3.我們能為孩子做點什麼?

從中,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插話背後的需求。

在孩子的需求被激發後,慾望系統也會隨之啟動,接下來就差一步——行動!

孩子插話的動機是什麼

1.「你們總是講個不停,我要生氣了!」

小喬放學回家,推門進屋,媽媽在和鄰居阿姨聊天。

小喬在寫作業時,發現有道題不會做,便開始叫媽媽,往常媽媽會立即過來幫她,可這次媽媽卻無動於衷。

「寶貝 ,媽媽和阿姨正在談事情,等會兒過去幫你。

10分鐘過去了,媽媽還是沒有動,依然在和阿姨講話。

小喬很生氣:「好煩人,你們總是講個不停,我要生氣了!我都等了這麼久,到底什麼時候來幫我啊!」

這表明孩子渴望被尊重,想要得到關注和認可。

當孩子說「你們總是······,我要·····」時,他們是有足夠的理由來插話的。

因為我們的行為已經無意間傷到了孩子,我們違背了對孩子的承諾。

因此,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是過錯方,我們需要向孩子真誠地道歉,以此來減少孩子的插話行為。

2.「我來,我來……!」

思怡小朋友特別愛回答問題,每次上課,她都非常積極,經常一邊舉著手一邊搶著說「老師,我來說」,甚至還會打斷別人的回答,搶著發表意見。

在一次科學活動中又是這樣:一個小朋友還沒說完,思怡就高高舉起了手,大喊「老師,我來,我來······」,結果造成了課堂紀律混亂,大家都聽不清那個小朋友說了什麼。

這類孩子看起來非常想展示自己,但事實上,他們只是想參與到大家的談話中來,但又不知道怎麼融入才好。

他們能想到就是打斷談話,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來獲取關注。

他們就是想告訴大家:「我願意和你們在一起,我愛你們,我喜歡這個話題。

3.「誰能幫幫我呀?」

"呀!我的小熊不見了。

媽媽,你快來幫我找一下啊!「

"沒看見我正在談事情嗎?自己不會找嗎?」

這天,媽媽剛送走客人,也不知哪來的氣,在飯桌上就教訓起孩子來:「大人說話,小孩子插什麼嘴?不說話,還怕把你當啞巴?」

孩子感到很委屈,其實就是想找媽媽幫忙,沒想到媽媽生這麼大的氣。

這種情況下,孩子插話是為了尋求幫助,但是父母往往誤認為是孩子沒家教,故意干擾,不讓跟客人聊天,就會氣不打一處來,教訓孩子。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父母換種方式來回應:「媽媽現在很忙,寶貝先自己找一下,媽媽待會兒過去幫你一起找,好不好?」這樣孩子的情緒就不會失控。

4.「你快來和我一起呀」

當家長正在談話時,孩子突然跑過來插話,情緒特別高漲:「爸爸,爸爸,我最喜歡的動畫片開始直播了,你快來和我一起看呀······」

家長會有點摸不著頭腦,怎麼看動畫片也要人陪著啊,又不是小孩子了。

事實上,孩子並不知道家長可能正在溝通很重要的事情,ta看到個自己喜歡的東西,本能地想:我真的很興奮,我有很多創意和點子,我需要和你們分享我的發現。

5.「是不是……?」「為什麼啊?」

球球是個非常善於發現新事物的孩子,對植物尤其喜歡。

當他看到媽媽剛買的含羞草時,忍不住伸手去摸,發現葉子居然合上了。

"媽媽,媽媽,你快來看啊,這個草的葉子合上了,它是不是怪物啊!「球球有點害怕,可是這時候媽媽正在和爸爸談話,便很不耐煩地回了一句:「別玩花了,一會兒把它弄死了。

由於孩子的認知有限,可能會有很奇怪、超出成人邏輯的設想;他們對新事物很好奇,同時又感到非常困惑。

因為困惑,他們往往會打斷父母的談話。

這時候,父母千萬不要用成人的思維方式來束縛孩子的想像力。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問題一概敷衍說「不知道」,一定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

但若每次被問「為什麼」時,都忙不迭地給出標準答案,也未必是好事,這等於是替孩子省掉了探究的過程,扼殺了孩子的思考、動手能力。

孩子的好奇心是學習的動力,父母及時的鼓勵和幫助,能讓孩子長期擁有一顆好學而勇於探索的心。

6.「媽媽,其實我怕……」

小光說,他很小的時候,每當媽媽跟別人談話時,他就會很煩,因為媽媽總是和別人說個沒完沒了,其他的事情都不幹了;比如她本來答應幫小光買東西,結果因為她只顧著講話給忘了。

有一次在超市里,媽媽一直在和別人講話,根本沒有管小光。

而當時周圍有很多陌生人,小光特別害怕被壞人抓走,就會非常沒有安全感。

還有一種情況,孩子特別不喜歡大人聊天對象的動作行為。

例如,有個阿姨,每次見到孩子,都會捏他臉誇他可愛,但孩子特別不喜歡別人捏他的臉,再加上這個阿姨還不停地跟他媽媽講話,小孩就特別討厭這位阿姨,因此他想盡一切辦法來搞破壞,好讓她們不要再講下去。

總的來說,不要認為插話是孩子不懂規矩、不懂禮貌、沒家教的表現。

當孩子插話時,家長和老師要耐心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訴求。

如果了解了孩子的真正需求,併合理滿足他,給予正確的引導,孩子就自然而然不會再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

插話不完全是件壞事。

當我們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孩子,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還可以使用恰當的方法,將插話轉變成為孩子表達自我的良好方式——

五步走,讓孩子好好說話

1.把說話的時間交給孩子

當孩子想要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我們正好可以藉此教導他,如何更加清晰和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的表述。

在孩子表達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用心傾聽,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引導ta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

1)如果ta說得太長,我們要幫他總結。

2)當ta說不出來的時候,可以通過詢問的方式來徵求ta的意見和想法,來激發ta的表達。

3)如果ta在表達的時候不斷跑題,我們可以引導ta:「你想說的是什麼意思?你想表達什麼?你心裡有什麼想法?你今天有什麼想要和我分享?」

用提示性的語言來幫助他把思路固定在一個話題里,讓他在一個明確的情境裡完整集中地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表達自己的思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用足夠的耐心和細微的觀察去引導,有時候這樣的提問和互動技巧也非常有意義:

1)你想表達的是······?一、二、三、四,是這樣的意思嗎?

2)我剛才說了什麼,寶貝能否幫助媽媽整理一下思路?

3)那種感受是難過還是傷心,它們有區別嗎?

4)你剛才說到爸爸很愛我,你平時是如何做的呢?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滿足孩子渴望關注的需求。

比如,前幾次讓孩子大談特談、充分表達,當孩子說話時,家長的目光要和孩子平視,放下自己的所有事情和想法,用心去聆聽孩子所說的每一句話。

這種溝通進行過幾次以後,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制定談話約定,每次談話應該在多少固定的時間內表達完。

當孩子表述完畢,家長需要及時反饋,詢問孩子所說的話是不是家長所理解的意思。

如果不是,家長就需要引導孩子在表達前理清頭緒。

通過這種互動的方式,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鍛鍊精準的表達能力。

2.來玩「我也喜歡插話」吧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不會太強,我們可以利用「我也喜歡插話」,來設置一個特定的情景,讓孩子成為觀察者,以此糾正孩子自我約束的偏差:

觀察者的角度可以讓孩子領悟到行為背後的結果是什麼,體會到被人不斷地打擾是什麼樣的感覺。

比如,設想孩子和爸爸正在聊天,聊天的內容恰好是孩子特別喜歡看的動畫片。

這時候,請媽媽過來干擾父子間的談話,在父子倆聊得開心的時候,媽媽不停地打斷,這時候孩子就會變得非常生氣,會覺得媽媽不可理喻。

隨著被打斷的次數不斷增多,孩子終於忍不住了,大叫一聲:「媽媽,沒看見我和爸爸在聊天嗎?難道你不能等會兒再說,真是煩死了。

這時,父子間的聊天可以終止了,爸爸要及時引導孩子:「我們在談話的時候,總是被媽媽打斷,你覺得非常不舒服,對不對?」

孩子點點頭。

爸爸接著說:「現在你應該明白了,當爸爸媽媽在講話時,你總是插話,爸爸媽媽是什麼感受了吧。

此時,孩子就會明白自己之前的行為會讓父母有什麼樣的感受。

接下來,我們也可以在其他事情上讓孩子學習換位思考,讓ta自己得出結論ta總是插話,這種做法是不恰當的,應該考慮一下對方的感受。

如果家裡的孩子特別頑皮,怎麼也不聽父母的話,我們可以玩「我也喜歡插話」的遊戲,誇大問題的嚴重性,增加情緒反應,通過讓孩子扮演更多的角色,激發孩子的多角度思考。

3.專屬於孩子的演講時間

如果孩子的表達慾望特彆強烈,每次都有說不完的話,我們不能過度打壓,而要抓住契機,因勢利導。

表達能力、演講能力、積極溝通和增進表達效果的能力等,都是孩子在未來生存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需要從小鍛鍊。

父母應該合理滿足這種需求:比如在家庭中每周召開一次家庭會議,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在一旁仔細傾聽,並及時做出反饋和點評:「你的意見很好,我們可以試試看「或者」這件事情你覺得怎樣做會更好」,以此增進家長和孩子間的交流。

家長也可以邀請其他朋友一起參與,讓幾個小朋友輪流進行情景表演,我稱之為家庭嬉笑俱樂部時間。

讓孩子們輪流成為表演者和觀察者,去學習和模仿他人的行為,在孩子與孩子的情境互動中,他們能學會劃定行為界限和自我管理,能學會相處的方法和技巧。

4.一分鐘模仿,讓孩子了解插話

通過簡單的角色扮演,模仿一分鐘的溝通環節,將這些角色的表達方式做對比,看看體驗、觀察和扮演後,孩子會有什麼樣的體會和感受。

家長可以商量著給孩子取一個動物的名字,如孩子喜歡說話就叫「小蜜蜂」。

當孩子要說話時,家長應該非常溫柔耐心地對孩子說:「你聽,小蜜蜂嗡嗡嗡又飛過來了。

我們現在讓小蜜蜂先說兩分鐘。

」如果家長正忙於處理手頭的事情,不能及時回應孩子,可以告訴孩子:「對不起,小蜜蜂,媽媽現在很忙,你先去采5分鐘花蜜,5分鐘以後再來跟媽媽說話,可以嗎?」

在孩子插話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模仿孩子的整個面部表情,詢問孩子,如果是用這種方式回應,ta會是什麼感受;然後換二種方式表達,與之前的表達方式進行對比,再次詢問孩子的感受。

利用這種方法,讓孩子看到不同的表達方式會出現怎樣不同的效果,只有讓孩子了解自己行為本身所隱含的意義,ta才能學會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選擇,下次就不會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了。

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個遊戲,讓孩子能更好地做到該說時說,該停時停:

首先,家長和孩子坐在一起,圍成一圈。

將大家都會講的歌謠或者古詩定為主題。

一個人開頭,念第一句,然後開始拍手,拍手開始時,由下一個人念接下來的一句,第一個人拍手停時,第二個人念詩停止。

第三個人開始念,由第二個人開始拍手,以此類推。

這個遊戲可以鍛鍊孩子的耐心、記憶力和條理性。

5.安裝說話「開關」

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讓孩子懂得「該說的時候說,不該說的時候保持安靜」。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提前跟孩子達成共識:「你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突然打斷別人講話,是不禮貌的行為。

比如,可以設計一個約定性動作,也就是說話的「開關」。

當孩子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就可以用這個動作來打擾談話。

同樣,父母也可以用一個動作來表示孩子的行為已經打擾到自己,也可以設計一個限制時間的動作,表示我多長時間會結束與客人的談話。

這樣的設計明確傳遞了信息,告訴孩子:

你的需要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們雙方達成約定,等老師或家長一會兒,你就可以開始自由地講話。

這樣的設計可以是屬於親子間的小秘密。

這樣做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會讓孩子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通過手勢表示的善意提醒,可以避免制止孩子說話的粗暴行為。

如果你有更多引導孩子不要插話,好好說話的方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交流。

經作者授權,原創在【大觀家庭】首發

作者:吳東輝,「大觀」獨家簽約名師,中國幸福力研究院專家。

3,000小時諮詢與督導經歷,13年心理學的專業訓練與實踐,為數百萬家庭發掘親密關係的能力。


文/ 吳東輝@大觀家庭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大觀家庭;

大觀家庭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解讀2-6歲孩子「愛插話」行為背後的秘密

伴隨著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不斷提升,哈哥平時在家就是個小話嘮,除了沉浸在接拼積木或者看動畫片的時候是安靜之外,基本上沒有停止過發問或者說話的。喜歡錶達是一件好事,只要可能,媽媽都會在第一時間放下手...

孩子說話口吃怎麼辦?

一般來說,孩子在兩歲左右時,只能說200來個詞。孩子的語言能力雖然在發展,但是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仍處在流暢表達的初期,所以他不能迅速選擇與他的想法相匹配的詞彙。而且,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大人說話小孩子聽,不要插嘴?!

相信朋友們對下面這樣的場景一定不會陌生:家裡來了客人,大人們正在聊天,家裡的小孩時不時地在旁邊插嘴打岔,大人之間的談話三番五次地被打斷。這時候,你難免會感覺到尷尬,甚至有點惱火,有的家長可能會...

孩子愛插話,家長怎麼辦?

光明網02-25 02:21顯示圖片很多家長對這樣的情形並不陌生:大人們在談論的時候,孩子總在一邊插話,讓家長覺得十分尷尬,又生氣,但是若訓斥孩子又擔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該如...

孩子愛插話爸媽該怎麼做?

孩子打斷別人的談話,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徵引起的,大體在以下幾種情況出現:1、孩子對講話中的部分內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決心中的「疑問」。2、別人談的或討論的內容,孩子曾經聽說過或有點似懂非懂...

和孩子溝通無障礙的父母,最擅長做哪件事?

1彤彤經常跟我吐槽女同學W。W愛找她麻煩:沒事推她一把,捏她的臉,有意無意取笑她……昨晚,她又來找我訴苦:「媽媽,W借我的橡皮,故意把有花紋的面摳掉了,真討厭!」沒等她說完,我也生氣:「哎,這女...

讓孩子別打斷別人說話 和孩子約定一個手語

有博友發紙條問我:「瑪希婭老師,5歲的兒子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嘴不停地說這說那,有時非常可愛。但令我頭疼的是孩子不分場合,有時家裡來了客人,或者大人講話時,他也隨心所欲地插進來:一會兒要我幫...

孩子的行為,你讀懂了嗎?

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行為,生氣,摔東西,打人等等。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因為,孩子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意願、意圖。但他們不懂得表達,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甚明白他們自己的意圖。兒童...

父母做好這4件事,孩子輕鬆學會尊重

很多次去幼兒園做正面管教的公益講座時,經常有家長會問我: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一點都不尊重父母,要不就是對父母大喊大叫,甚至動手,要不就是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這是不是現在所謂「愛和自由」教育的弊端...

不要輕易讓孩子「閉嘴」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新唐書·魏徵傳》每個家長都對孩子疼愛有加,但是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家長卻非常少。很多家長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由於家長和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就會直接打斷孩子的話,不讓孩子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