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一種社交能力,能夠獲得更多機遇,如何讓寶寶樂於分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養成慷慨、樂於分享的品格,以便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

可是現在大部分寶寶缺乏「分享」意識,因為他們的需求能被家長及時關注和滿足,同時他們與同齡人溝通交流較少。

分享是重要的社交能力之一,一個樂於分享的人,才能夠得到更多的機遇。

那麼如何教寶寶學會分享呢?二寶來和您一同探討~

分享意識要從小開始培養

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清晰,寶寶在2~3歲時逐漸擁有了「物權」的概念,他們開始懂得:「這個是我的」。

這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寶寶太小還無法理解「分享」的概念,所以一些基本的規則可以從寶寶小時候教起,比如:「遵守規則,玩具大家輪流玩」、「這個玩具你不玩了,可以讓其他小朋友玩一會嗎」。

這些小事可以讓寶寶逐漸形成分享的意識。

家長為寶寶樹立好榜樣

模仿是寶寶的天性,家長的一些舉動往往會對寶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寶寶樹立好的榜樣:比如美食先分給家中其他的成員,快樂的事兒和家人一起分享等。

寶寶看到家長在分享、援助他人的舉動時,可能去模仿家長的行為,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其他人吃,或者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

及時鼓勵,及時糾正

一旦家長看到寶寶表示出或做出分享的行為時,應該及時表揚ta,並且用一些如「分享」、「快樂」、「慷慨大方」等詞彙,讓ta知道這是好的行為,把分享看成快樂的事,讓寶寶明白ta的這種舉動,從而再次或者重複這樣的行為。

寶寶因為喜歡別人的玩具,有時會出現不打招呼、直接奪取的行為。

這時,家長不能因為孩子之間暫時沒有發生衝突而聽之任之,而是要及時提醒寶寶去徵求玩具主人的意見。

用這樣的方式來告訴寶寶,要分享其他人的東西,必須通過正確的途徑達成,這樣才不會造成孩子間的矛盾、影響孩子未來良好品格的形成。

不比較,不強迫,不懲罰

積極的引導勝於消極的命令。

家長們要善用鼓勵的方法去引導寶寶學會分享。

如果家長對寶寶說ta太小氣,強迫ta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給別人,這樣做只會培養出寶寶的怨恨情緒,產生逆反心理。

甚至覺得父母不在意自己,自己的東西會輕易被奪走而缺乏安全感,就算寶寶在家長強大的壓力之下,無奈地表現出「大方」的分享行為,以後ta在下意識中也會更加努力地保護或隱藏自己的東西,會表現得趨向於「自私」,並做出搶奪他人物品的行為。

所以,在遇到寶寶不服從「分享」的指令時,家長不妨先尊重寶寶的物權意識,不動聲色地轉移ta的注意力,等待下一次機會再來練習分享。

只要寶寶對分享沒有心理陰影,ta就會順利地進入下一個成長階段:自願分享自己的東西。

教給寶寶分享的方法

現在,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寶寶沒有同齡的小夥伴,不管什麼東西,包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ta一個人的,因此「什麼都是我的」就是ta的理解。

有時候寶寶不是不喜歡與別人分享與合作,只是ta們不知道該如何與別人分享。

家長可以創造機會讓ta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假日裡帶寶寶到親友家去串門,請有寶寶的同事、朋友帶寶寶到家裡來做客,讓寶寶把自己的玩具、圖書拿出來與小夥伴分享。

開始可能會很困難,次數多了,寶寶不僅願意拿出玩具和大家玩,而且會很高興。

讓分享變得好玩

如果讓分享變成一件好玩兒的事兒,寶寶會更容易接受,並主動去做出分享的舉動。

家長可以時不時給寶寶一些東西,讓ta去和小夥伴分享,比如,帶一種特別的零食到幼兒園,或者一本可愛的貼紙等,讓ta去和小朋友們分享;還可以讓寶寶和經常在一起玩的好朋友約定,每周一次交換玩具,互相交換著玩。

讓寶寶知道只要肯分享自己的玩具給其他小朋友玩,就可以多出許多新奇有趣的玩具,分享是會讓快樂加分的,寶寶自然會喜歡上分享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0-6歲的孩子,需要媽媽們多呵護

不知道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現當成不乖的行為斥責孩子,違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隱患。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各樣的敏感期,所謂敏感期是指0-6歲的成長...

正確的方法,幫2~3歲寶寶度過物權意識敏感期

當孩子滿2歲後,很多父母會發現寶寶和別的小朋友玩兒時,表現得很不友好。公用的玩具他要搶著玩兒,自己的玩具更是要獨自玩兒,哪怕一個人玩兒不過來,或者本身就是可以多人一起玩兒的玩具,寶寶也不願意分享...

寶寶不喜歡分享就是小氣嗎?

當你想讓寶寶分享的時候,你是否這樣說:「把你的玩具給小朋友玩玩吧。」「把你的零食和分點給其他小朋友吧!」而寶寶的態度是:「不給、不給,這是我的!」寶寶這麼堅決,感到很尷尬,心中有個疑